2005年全国信鸽竞赛工作会议在广汉市召开
2005-10-05 10:00:23
2005年全国信鸽竞赛工作会议,于9月6日至7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召开。会议就如何进一步做好信鸽的竞赛工作以及对信鸽公棚赛的管理办法等有关具体问题进行了研讨和座谈,并征求了对2002年版的《信鸽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修改和补充意见。 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主任、中鸽协主席李杰、四川省体育局副局长王建初、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中鸽协副主席公冶民、正大集团执行副总裁中鸽协特邀副主席谢炳、中鸽协秘书长杨曾秦和铁道部体协办公室主任、火车头鸽协副秘书长姜甫宁、中铁二局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火车头鸽协常务副主席耿立川、中铁二局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方国建等有关方面领导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上就座。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行业鸽协和主要信鸽媒体代表共70多人。第一天的会议由铁道部体协的姜甫宁主持。 四川省体育局副局长王建初以东道主的身份,向远道而来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图1:大会现场图片 火车头鸽协常务副主席耿立川代表会议的承办单位,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接着,中鸽协副主席公冶民作了发言,他说:“信鸽竞赛是开展信鸽活动的核心,而其中公棚赛对推动信鸽活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信鸽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养鸽水平的提高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他强调指出,信鸽竞赛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他希望有关媒体要宣传合法规范的信鸽(公棚)比赛,披露不合法、不规范的信鸽(公棚)比赛。 中鸽协主席李杰在讲话中肯定了信鸽竞赛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对一些存在不足的信鸽(公棚)竞赛,要“找出问题,不怕问题,不怕困难,不断地加以修改完善。”李杰强调,只要我们解决了管理问题,竞赛工作才能进展顺利,老百姓才会高兴,才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最后,中鸽协秘书长杨曾秦向大会作了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向每位代表送发了书面材料(略)。 第二天上午,会议特地邀请了三位经验丰富的国家级信鸽裁判员樊荣、刘兴科和李用才,分别就信鸽的竞赛规程;国家赛和公棚赛所存在的问题;对现行竞赛规程的理解和认识,竞赛中使用电脑的注意事项等有关竞赛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事例,先后上台向代表们作了讲解,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在下午的分组讨论座谈中,代表们畅所欲言,针对如何做好竞赛工作,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 中鸽协特邀副主席谢炳提出,对赛鸽公棚宜导不宜堵,可以用条件来限制。公棚的软硬件条件决定了比赛规模,让市场对它们作出选择。由于来自一个国际著名的赛鸽世家,而且本身在赛鸽这项运动上有着很深的造诣,谢炳先生具有很深远的战略目光。他独具匠心地提出,鸽界要创新赛事,打造有国际影响品牌。他说,就目前而言,北京众多的公棚赛、湖北的千公里幼鸽赛和上海的幼鸽特比环赛,再加上传统的二千公里比赛,都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赛鸽项目。只要我们认真规范地把这些赛事更进一步搞好,就会在国际上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创立自己的赛鸽品牌。 在讨论中,代表们还就繁荣比赛市场等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意见。如有的代表提出,向社会招标信鸽比赛的冠名权,一来可以提高信鸽的社会地位,二来可以吸纳资金发展事业。有的代表提出,对于比赛中出现的极个别作弊等丑恶现象,要严厉打击,决不手软。据透露,目前作弊的主要方式有:使用特殊工具把当年足环套在成鸽身上,集鸽司放过程中,在铅封上使坏。更有甚者,在电子计时器上动手脚…… 代表们还根据实际情况对2002年的《信鸽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提出了修改和补充意见。 两天的会议,开得紧凑热烈,富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