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决定赛鸽速度的因素

2007-04-24 18:16:58

      在赛鸽比赛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是赛鸽的速度,对于赛鸽速度的研究,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赛鸽如何能够快速归巢,成了赛鸽研究的重中之重,多少鸽友研究了一辈子,也常常是不得要领,不知其所以然。      赛鸽的魅力在于速度,这是广大鸽友的共识,如果赛鸽没有速度,那么赛鸽事业不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水平,赛鸽赛的就是速度,速度是赛鸽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提高赛鸽的速度,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促使赛鸽快速归巢,以此提高比赛分速,赢得最后的胜利。    各种促进赛鸽速度的方法,起了辅助的作用,但是赛鸽是否本来飞速就快?比赛时的状态如何?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哪些因素是次要的?哪些是育种、选种需要考虑的?哪些是比赛时需要考虑的?这些影响竞赛速度的因素,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比赛速度,如果正确的加以利用的话,对于提高我们的竞赛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些决定赛鸽快慢的因素。    一、 主要因素    1、 赛鸽的品种    大家知道速度快的鸽系,有快速的基因,一只鸽子能否快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遗传,没有快速基因的鸽子,要想在比赛中取得高分速是比较困难的,速度慢的鸽子始终是慢的,虽然可以经过培育提高速度,但毕竟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而且不是几年几十年就可以达到的。所以为了让鸽子飞得更快,在引种时必须要引进速度快的优良种鸽,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得到速度快的赛鸽。    2、 赛鸽的性格    赛鸽的性格是决定赛鸽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一只鸽子归巢时不慌不忙,那么再好的鸽子也不会飞出高速度,只有那些想快速回家的鸽子才能飞出高速度,所以速度还和鸽子想不想马上回家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快速鸽中有些鸽子的性格温顺服贴,有的性格暴烈,但总的来说都有快速归巢的意识。没有性格的鸽子是不会让人喜欢的,这就如同人类一样,有性格的人做事成功的比性格一般的普通人更容易成功一样。成功的人都有他的特点,尤其是在性格上。    3、 良好的状态    好的赛鸽有着良好的身体状态,保持着良好状态的时间较长,在比赛和训练时身体的恢复能力非常强。这样的赛鸽在比赛期间,良好状态比一般鸽子保持的时间更长,所以赢得好成绩的机会比其它鸽子多得多。    4、 超强的定向能力    赛鸽在比赛时首先要归巢,然后才是速度,一只鸽子如果拥有以上所述条件,但如果不能稳定归巢的话,那么拥有再好的条件也是无济于事。因为鸽子都飞不回来,还谈什么速度呢?所以好的赛鸽要有超强的定向能力。    二、 辅助因素    1、 良好的翅膀、肌肉、骨骼  对于一只赛鸽来讲,光有了良好的内在素质还不行,因为良好的发动机,还需要良好的车架和行走系统来保障行车的快速,所以光有好的发动机还不行,还需要其它的辅助条件,这样赛鸽才能在比赛时飞出高速度。如在某次比赛中某只鸽子速度很快得了冠军,当鸽友们上手时却说:“体型太丑了,体型不太理想”。这其中就说明了,这只鸽子内在素质很好,但是缺少好的辅助条件,如果这只鸽子拥有好的辅助条件的话,这只鸽子一定比这次比赛飞得还快。    2、 促使快速归巢的诱因    促进快速的诱因很多,如孵蛋法、寡居法,鸽子的亲和性等等,我们在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了许多可行而有效的方法,诱使赛鸽快速归巢,取得好成绩。这些方法的应用,对于提高分速,促进赛鸽归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了解影响赛鸽快速归巢的基本因素,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响赛鸽归巢的这些因素,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辅助因素。通过对快速归巢因素的了解,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用到实战中去,能为赛鸽快速归巢,提供坚实有力的理论基础,最终取得好成绩。    在此分析速度因素的目的是:为了让鸽友清楚的知道,你的鸽舍中缺少哪一种因素,是什么地方没有做好,而使赛鸽不能快速归巢,问题出在哪里?知道症结之后,我们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进和补救。    经过分析我们也知道,哪些因素是导致赛鸽,飞出高速度的因素?知道后我们就要充分进行利用,更好地为赛鸽事业服务。知道这些因素之后,也就能很好的解决,为什么有的冠军鸽体型不好,貌不惊人却得了冠军,经过分析我们知道了,这种冠军鸽之所以得了冠军,是因为具备了主要因素的缘故。    这里分主要因素和辅助因素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问题,让大家一看就懂,这样分析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对赛鸽竞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因素离不开辅助因素,辅助因素也不能离开主要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    最后,我总结为:主要因素是基础,辅助因素是手段,主要因素是先天性的,辅助因素是后天性的。我想只要广大鸽友利用好这些因素,相信一定会为你的赛鸽事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评论

章良  04-26 23:20:14

鸽主说得比较全面,赛鸽的速度涉及到鸽舍的硬件环境、信鸽本身的素质及训练程度.鸽主首先要具备饲养和管理信鸽的条件,如有可供建鸽舍的住房条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一定的时间管理和训放信鸽;还需要有一定的悟性。如果缺少这些条件,那么要想取得成功,我们认为是“先天不足”。因为,赛鸽取得成功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比如某鸽友尽管有许多优秀血统的鸽子,但苦于居住城市底楼而无法放飞,只能关养欣赏,当个“收藏家”。又如某鸽友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好鸽子,尽管鸽子血统再好,鸽舍条件也不错,终因管理跟不上,无法赢得赛绩,等等。本舍之所以还有要求鸽主需有一定的悟性,因为信鸽的鉴别和育种,没有悟性是难以长期取胜的。偶尔的成功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这方面,鸽界不乏其人。   其次,鸽舍也很重要。本舍认为养鸽要成功,必须要有宽敞明亮的鸽棚,鸽棚太小,养鸽太密,好鸽子也会放丢。南通有位鸽友,名家支援的鸽子每次放飞,总是丢在附近5公里处,就较好地说明这个问题。鸽棚太暗太潮湿对信鸽健康不利,也无法保证飞出好成绩。 如果上述要求比喻为“先天条件”,那么信鸽本身素质及多次训放就可以看作是“后天因素”,后天因素也很关健。关于信鸽本身素质《翱翔》杂志上许多名家及有识之士多次作过论述,在此,我们不重复,一句话,信鸽要具备好的血统和身体。这里,我们着重谈谈信鸽的训放。   幼鸽正式上天飞满3-4周后,就可以进行5公里左右的训放(初级训放)。每次都进行单个训放,以利提高幼鸽的定向能力;每次训放方向都不同(东、西、南、北);每次放飞间隔6天,最好是星期天,且选择晴天。然后进行10-20公里的训练,同样是从东西南北几个方向进行。经过这种基本训练后,既可以把幼鸽放醒,又可以让幼鸽熟悉四周围的地理环境,同时也提高幼鸽的定向能力和竞翔力。在这样训练的基础上,再时行一次特殊气候的训练,让每羽幼鸽选择在阴天、小雨、大风及傍晚,在距离鸽舍3-公里处有意识训练一次,以提高其恶劣气候下的归巢率。   初级训练后,就进入中级训练阶段了,也即定向训练过程。这时,幼鸽也满了月龄了,可以随鸽会放,有条件的也可以自己训放,距离为50-100公里。让每羽信鸽能训练2次以上(注意,幼鸽在长血管翅时停放)。通过这阶段的训练,可以说,幼鸽的素质如何,鸽主基本上上中有数了,一些素质差的已被淘汰了,另一些优秀的“苗子”也脱颖而出了,鸽主应该珍惜和保

火箭鸽舍  04-25 09:17:31

此文综合了很多决定鸽子速度的种种原因,分析的有条有理,值得我们去探讨、学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