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是导致游棚主要原因之一

2007-05-21 23:00:09

  今年开春以来,我出了很多小鸽子,加上原来的鸽子,我的鸽子数量一下就上去了,鸽棚也就显得非常的拥挤,因此开春以来我掉了不少鸽子。有人说是品种问题,有人说是配对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的鸽棚是两个,一个建在阳台上,一个建在楼顶上,阳台棚长2.5米,宽1.7米(加上伸出去的防盗栏0.5米),大概有三个多平方米。楼顶鸽舍要大点,长3米,宽2米,大概有6个平方米的样子。因为以前建鸽棚的时候,考虑到养鸽子要精养,养四五十羽鸽子就可以了,所以我的鸽棚一开始就建得比较小。   在日常养鸽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幼鸽没有自己的栖架,也没有自己的领地,在鸽舍中被其它鸽子欺负,加上对人的畏惧,幼鸽觉得这里没有其容身之处,于是就另寻他棚。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小鸽子丢失了,再也不回来了。我的有个鸽友,今年诱进了一只小鸽子,一说我就知道是我的。他的鸽棚离我的鸽棚也不是很远,可是小鸽子就是不会来,也许是我这里的条件让它伤心了,所以一去就再也不回头了。   其实很早以前,我下乡时看到野鸽子我就在想,这些野鸽子的窝是固定的吗?如果野鸽子繁殖到一定的数量时,是不是有些会离开出生的岩壁,另寻高枝呢?后来我请教了当地彝族老乡,才知道这些野鸽子一般都有自己的固定巢窝。如果受到其它动物和人的骚扰时,才有可能离开出生的岩壁。如果没有意外事件的发生,这些野鸽子就会一直生活在它出生的岩壁。另外有三种情况也会引起野鸽“搬家”。   1、 野鸽刚刚生长成熟,第一次发情选择配偶时,如果恰好另一个岩壁的野鸽与其配上对时,其中的一只鸽子就会随另一只鸽子,飞到另一个岩壁筑窝成家,就再也不回原来的岩壁了。   2、如果野鸽繁殖过多,原来的岩壁容不下这么多鸽子时,鸽子之间没有足够的容身之处的时候,这时候大多鸽子会争夺巢穴,占据自己的领地,不容许其它的鸽子占据自己的领地,因此会发生战斗,那些刚出生不久,没有自己领地的鸽子,这时要么战斗胜利以后拥有自己的领地,要么没有容身之处,另寻它处繁衍生息。   3、 出生的地方如果鸽子繁殖过多,鸽子的食物必然要受到影响,在引起食物匮乏的同时,还会影响到繁殖后代,鸽子为了寻找到更多的食物,就会飞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找食物,因此也会造成鸽子“搬家”到其它地方去。   从野鸽为什么要搬家的原因看,鸽子是不愿意离开其出生地的,家鸽也是这样,只有其它因素影响鸽子时,鸽子才会离开出生地,主要是为了生存。当这些因素是造成鸽子离家出走的主要因原,因此要想家飞不掉鸽子,就要从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查找原因,而不能简单的归结于:品种原因或配对说明有问题。   前段时间有位鸽友来我处玩耍看鸽子,当听说我丢了好几只小鸽子时,他马上就说:“品种有问题。”我说:“没问题,主要是鸽棚太拥挤了,小鸽子被大鸽子啄,加上人为和天敌的惊吓,鸽子受到的压力太大了,小鸽子觉得没有容身之外,所以才出现了这个问题。”   因此,鸽棚拥挤是幼鸽不断丢失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品种和鸽子的问题,要避免幼鸽丢失,就要给鸽子一个宽松的环境,给鸽子一个适应其生存的环境,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我总结出来丢失幼鸽的原因。希望大家今后养鸽要精养、少养,养鸽要讲究质量,而不是数量,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幼鸽丢失,赢得胜利。  

评论

魏腾  05-24 21:48:51

说的对,一定要保证每个鸽子都用一个巢格,才能保证鸽子不会迷棚,特别是幼鸽,特别容易迷棚.而且鸽子多难照顾,易生病,我们养鸽人都要知道,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少的鸽子少数就够了,不必养那么多浪费粮食!

章良  05-23 16:26:33

作者很善于观察,找出幼鸽游棚的原因,也根据野鸽子的习性,给予有力的论证,同时也让我们对野鸽子的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幼鸽游棚的原因有很多,鸽舍拥挤也是原因之一,另外还跟鸽子本身的品种、幼鸽开家训练、幼鸽平时的管理、配对情况、鸽舍周围的环境等等有关系。当我们发现幼鸽有游棚现象时,应该对其鸽子多加观察,找出原因,比如鸽舍周围是否经常有攻击性动物出现,使鸽子受到恐吓;鸽子是不是到了发情期,在外面有了“外遇”等等,另外,幼鸽开家非常关键,只有让鸽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有强烈的恋巢感,鸽子自然不会发生游棚现象。在平时的管理中,我们应该多加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尽量杜绝不良现象发生。

晏福伟  05-23 09:20:02

其实可以多做些巢箱那么可以容纳多些小鸽子呀那样才能更好呀,还有就是鸽子飞在天空不由主人丢几丢了呀,自己想剩下的都是好的鸽子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