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秋赛失鸽因素

2007-10-11 13:04:31

      秋赛已至,根据网上各地鸽友反馈的消息来看,今秋的训赛不尽如人意,赛鸽短距离大量丢失,真的让人心寒不已,秋赛大有狼来了的感觉,说到比赛更是一个“怕”字,这样的比喻也许有些过了,但是大量丢失鸽子的事实,的确能说明很多问题,单纯说是天气不好,已经无法解释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大量失鸽说明我们的比赛出现了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事关赛鸽的成败,不少鸽友也发表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看来大量失鸽的问题,已经不是哪一家,哪一个协会的问题了,如果不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势必会影响到今后的比赛,影响中国赛鸽事业的发展。  其实,失鸽对于养鸽人来说很平常,每年损失点鸽子也是正常的,但是像今年这种训赛距离不远又大量失鸽的现象,还是令人难以接受,不少老鸽友说:“老子养了几十年的鸽子,从来没有丢得这么惨。”是赛鸽水平倒退了,还是天气变化越来越复杂了?赛鸽似乎让人有点越来越搞不懂了,在这种现象面前,那些所谓的“鸽经”似乎已经变得一文不值,连基本的归巢都保证不了,谈何速度,谈何鸽经。秋赛就像是寒冷的秋风——让人心寒。  在这种情况下,鸽友们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太阳磁暴,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得越来越多变,放鸽时明明是风和日丽,转眼就是大雾、大雨,高空气流变化大等等,对鸽子的归巢造成了诸多困难。也有的说是鸽子质量下降,当日不归巢的鸽子,第二天基本上就不再回来了,不像以前养国血,几天几十天都还有鸽子归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量鸽子的丢失呢?我们今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其实,赛鸽之所以大量丢失,主要是很多工作没有做好。找出大量失鸽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是减少赛鸽丢失的关键因素。分析今秋多起大量失鸽的原因,结合我的看法,我认为赛鸽大量丢失,主要有以下原因。  1、归巢和速度同样重要。  众所周知,赛鸽归不归巢靠血统,赛鸽速度快不快靠养功。具有越远程血统的鸽是与不具有超远程血统的鸽子相比,含超远程血统的鸽子更易超远程归巢,反之没有超远程血统要想超远程归巢是很不容易的,换句话说就是:超远程血统的鸽子归巢的可能和概率,肯定比不含超远程血统的鸽子高。这个理解思维方法,对于中短距离鸽子同样适用。在养鸽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鸽系速度很快,缺点就是容易丢失,有的既有速度,归巢性又强。我认为要得到速度快,易失的鸽子容易,要想得到速度快归巢性强的鸽子就难了。那些速度快,容易丢失的鸽子,是快刀易折,快鸽易失的表现。因此在选种留种时,要充分考虑赛鸽的归巢性,没有稳定的归巢,再快的速度也可能会是昙花一现,那些大名鸽的成功,是建立在稳定归巢的基础之上的,名鸽并非一次比赛就能造就,多次稳定快速的归巢才是名鸽的基本要素,所以现代赛鸽归巢和快速才是决定成败的主要因素。育种和选留种鸽,只考虑其中一个因素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同时具备两个因素成功才会具有连续性,否则也只是昙花一现。  2、天气情况决定参赛鸽类型。  这个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因素,鸽会训赛天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鸽会一般只有尽量避开较坏天气,不可能完全避开所有坏天气。因此,鸽友选择鸽子训赛时,要充分考虑天气问题,选取适合当时训赛的品系和赛鸽进行训赛。各种鸽系有其擅长的竞赛天气,有的适应大风或逆风天气,有的适应闷热天气,有的适鸽阴雨天气,所以要尽量选择适合秋季比赛的品系。海霸王拜访詹森时,海霸王庄总对路易士詹森说道:“你的鸽子在大晴天时飞得很好,但是天气不好时飞得并不是很好。”路易士詹森回答说:“这很正常啊!因为它不是那一类型的鸽子,为什么一定要在坏天气放呢?”其实詹森鸽中也有一部份是适应恶劣天气的,海霸王就印证了这个事实,海鸽有部份取得好成绩的鸽子,都是在恶劣天气下取得的,不过我们不要因此就得出结论海鸽适鸽恶劣天气,因为这只是较少的一部份,所以我认为大多数海鸽晴好天气下表现更好。  3、秋赛过早换羽还未结束。  秋赛是每年一度的大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鸽友都很重视,每年一到秋赛时节,催促鸽会早日训赛的电话连续不断,赛鸽还未换羽完毕,大赛却已到来。有些鸽会和鸽友不是根据是否换羽完毕来安排赛事,而是根据鸽会利益和一份按捺不住的心情来安排赛事,训赛日期一再提前,八九月份的赛事此起彼伏,你追我赶生怕落后。待换羽完毕,再进行比赛有何不可?这种做法有违自然,有违科学赛鸽的精神,鸽子不丢岂不是怪事?这又是何苦呢?今年我地有的鸽协训赛鸽子过早,基本上都掉得很惨,几十公里的训放全军覆灭,惨不可言,鸽友只有对天长叹,连呼:“这是怎么了,难道我们现在就只有这个水平?”有些鸽舍满棚名优种鸽,加上精良的养功,也一样大量失鸽,其实都是参赛过早的原因。  其实丢失鸽子还有其它因素,如疾病、哺育幼鸽等等,但是现在这些都不是主要因素,因为鸽友的训、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大家在这些方面非常重视,做得也比较好,所以不是丢失鸽子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失鸽原因具有多样性,但是目前大量失鸽的原因,主要还是以上三个方面,经过分析失鸽的主要因素,找到了主要因素,为秋赛积累了经验,减少赛鸽损失,确定培育、引进和努力方向,提高整体竞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评论

苏步勇  10-13 22:00:46

好东西自然会留下.(不刻意追求)适度失鸽也不是坏事.

红顶屋鸽舍  10-11 23:21:37

我认为疲劳是失鸽的主要原因。无论其近程、中程、远程和超远程,在赛鸽飞行中都会产生疲劳,都可能因此造成失鸽。近程、中程鸽一般是爆发力好、体力足、归巢心切,若于天气不好,或是赛线艰难,容易耗失体力产生疲劳;远程、超远程则赛线漫长,天气变化异常,必经山区绕弯飞行,途中缺食少水,乃至空气稀薄、缺氧,更加容易疲劳。赛鸽在疲劳后不仅飞行乏力,更严重的是会方向失误,愈飞愈错,愈疲劳愈不能归巢的恶性循环,最终非丢掉不可。 特别是近程赛鸽,无论是中还是洋,若要飞得快尽早归巢,争得上名次,非得吃好、养好、家飞好,否则是痴心妄想。正因为这个原因,赛鸽于飞行困难而较疲劳时,最容易见棚就钻被他人捕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