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失的海霸王詹森鸽

2008-04-12 18:53:32

    用鸽币换的三只海霸王詹森鸽,来我舍已有半年多了。鸽子刚拿回来的时候,正赶上秋季繁殖鸽子的大好时光,在鸽子刚到的第三天,两只海霸王就坠入爱河,第十三天就下蛋了。弟弟拿去一个,我留了一个,让两只海霸王自己孵,目的就是让海鸽适应我的鸽棚和本地气候,为开家和下一步育鸽作准备。因为种鸽不适应新的环境,身体状态不好,肯定会影响作育幼鸽的质量,所以及早让种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留下的那个蛋,出壳时情况不太好,虽然蛋壳中无明显血斑,但是蛋壳啄齿并不是很整齐,感觉有点不太理想。其它感觉还比较正常,体型偏大,在我的精心照顾下,显得就更大了。上房后一切都还不错,不过心里开始有些担心了,因为大体型鸽子在我们高寒山区表现并不好,归巢都很困难;不少世界名系在这里就和肉鸽差不多,归巢率非常低,和上海放3000公里差不多,这样大体型的鸽子能归巢吗?     从内心来说,我真的很担心,有鸽友也提醒我:“刚引进的鸽子,虽然血统比较硬,但是在我们这里边,能不能归巢都还说不清楚,因此不要抱太大的希望,等几年适应后,才可能有不错的表现。”事实上我也这么认为,不过我认为外血鸽适应要比国血鸽快,也许育上几窝幼鸽,半年左右就可以适应了。     幼鸽四个月的时候,换了一身新羽毛,看了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由于前段时间鸽子换羽,因此没有训放过。考虑到詹森鸽是早熟品系,其他鸽友的鸽子参加300公里都可能归巢了,四个月的鸽子早就应该训放了,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决定让这羽鸽子参加鸽会组织的训放。     由于是临时决定,没时间训放更近的距离,第一站直接就放了30公里,因为鸽会第一站就是30公里。鸽会早上10点放飞后,由于当天中午有场结婚酒席,放飞当天中午吃完酒后,匆匆忙忙赶回家,结果鸽子早已回到家中,我认为速度还是可以的,毕竟是第一次训放,估计是第一批归巢鸽。     直到此时我才觉得,先前的担心好象显得有些多余了;但是我知道,30公里并不能说明什么,真正检验鸽子是50公里。因为我们这里训放50公里,赛鸽才会真正的翻山,很多鸽子丢失都在50公里;突破了这区区50公里,放到200公里,归巢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在高原山区,鸽友可以保证200公里归巢百分之八十,但是不敢保证50公里归巢百分之八十,这是大家多年训赛试验的共识。可以这么说,这50公里训放,对筛选优秀赛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训放50公里时,多云有风,天气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风对鸽子归巢有一定影响。放飞当天下午,天气开始变环,有复放鸽至今也没有归巢,此次训放损失两只主力鸽,海霸王子代鸽也没有回来。     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让人有些伤心,让人失望。总结失利因素,我认为有三种可能:     1、种鸽刚拿回来还不适应我的鸽棚和当地高原气候,调养不到位,种鸽缺乏良好的状态,因此作育的幼鸽质量较差。     2、配对采用的是海鸽配海鸽,作出的鸽子身体条件较差,配对上出现了问题,导致作出的幼鸽因此而丢失。通过这段时间对海鸽的使用,我认为用海鸽杂交效果要好些,能提高作育出的幼鸽质量。当然,海鸽配海鸽也有出成绩的,但是不具有普遍性,今后作育赛鸽,要以杂交为主,系内差异配为辅,避免出现这个问题。     3、海鸽归巢性较差,天气条件不好或者在归巢难的山区,归巢率偏低,也是很正常的事。     今年这对鸽子我已经套了四只特比环,是在种鸽调养一段时间后出的,有两只看着还不错,不过还是很担心秋季300公里比赛能否归巢。使用海鸽的朋友,不知你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希望多提宝贵意见,以求共同进步。  

评论

凯旋  04-13 18:04:09

海鸽不是只只都好种鸽的, 要看你拿到手的是不是好货啊!所以不能定论什么啊!!

邱枫  04-13 15:45:48

恭喜你又解决了一张吃饭的嘴,海霸王的鸽子不太好,我那只奖品鸽也不好,35天就开始训放50公里,非常让人失望,次次都是第一个归巢,速度太快了,实在是让我失望,这么快,这么好的鸽子,你怎么有这么大的本事,给玩丢失呢?高,老弟你真是高手,祝你的中国育种大师之路走好。

潘相禹  04-13 10:42:45

第一,你拿来的时候,根本就是没有好好调养,最起码要适应一段时间, 第二,海霸王鸽子是短距离快速鸽系,飞你们哪里,最好配本地鸽子,走一代再用为佳!本地适应的鸽子,我们山区50公里回来以后的鸽子到300公里基本上不会丢,海鸽直接下来的鸽子估计就很难飞,山区气候异常。 我今年也有两羽母的海霸王鸽子,一只还在本地飞过大奖赛的(小鸽子直接海霸王哪里套来的)。适应比赛的海霸王我出了窝,套了个特比,还有只我也是出了一个,自己喂,主要是让他们定棚,秋赛结束再出鸽子!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