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赛鸽胜负的因素

2005-09-12 12:31:16

          类似的题目是最吸引鸽友。读完内容后可能感觉失望。一年的赛事和辛苦暂告一段落,鸽友间私聊听到最多的是无奈和感叹,每当看到媒体上某某夺冠之类的报导,失败者除羡慕外第一反映就是怀疑自己的种鸽品质,其次才会在翔训上总结,总感觉自己缺乏足以制胜的良种和秘诀。这个题目吸引眼球也就不足为奇了。    “好种”“秘诀”有没有?在阐述这个问题前,想起王伟克先生在论坛里的一句话:“就赛鸽来说,除了三大平原,哪里也没真正搞定,只是有一点进步而已,实际已经到头了。总是认为种鸽的问题,钻牛角尖”。何谓好种鸽?每人都在苦苦寻觅,10万元的有人买了,100万元的也有人买过,西欧名家一羽小鸽要几万人民币甚至还多,可他送进中国公棚的几十羽参赛鸽,决赛前不少,赛后前600名内难觅其名,哪有最好?你告诉我,我卖了房子去买,准能保证成吗?咳,只是鸽商们投资的方式罢了。好种、好品系的标准和概念我也认为到头了。我的“好种鸽”观念:连续几代归巢性稳定就很高级了,快点、慢点有很多客观因素所决定,回归路上复杂多变的情况及赛鸽自身身心状态鸽主根本控制不了。有朋友经常与笔者探讨赛鸽眼睛、羽色、外观结构及上八辈血缘延续过程,只能用一个字回答“累”。其实,当确定下对一羽或一对种鸽的可信度后,精力应放在养 、训及参赛理念上,不要管种鸽出自何门、何派、何系,了解其个体特性足够,不必追踪上八辈的演变史。如你引进的是羽赛绩鸽,必须掌握它在哪种条件下获奖的,最好大体了解同时获奖的那些鸽子(100名内足够)的基本特征,如:雌雄比例,体型大小,实放距离,天气状况,赛线地理环境等。如你是直接引进种鸽,原鸽主会向你介绍许多许多该注意的细节,这是很关键的,一定要记在心里。自大是成功的天敌,哪一个输出鸽种的卖主都会拼命保住自己的名誉,但赛鸽活动永无“全晓”“先知”之人。尝试和验证是永恒的主题。    种鸽的血统只是称谓和“名字”罢了,世界上哪有纯正血统个赛鸽,我们所推崇的“鸽圣们”他们也在不停的引进,杂交,改良。如买胡本家的鸽子,胡本总不会在血统上注明由“戈马力、盖比、詹森”提供杂交而成吧?但一羽种精的作用是不可埋没的,种精(名鸽)是一个代词,即使已经杂合的滴血全无,还要坚持是吗?因此,我也总结了一个不成理论的理论:主血连绵不断,引进年年不断。所以,赛鸽胜负不要全部归责于种鸽,人们对赛鸽活动的充分认识和理解及经验积累是决定因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