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金字塔
2006-03-27 15:35:48
鸽子在鸟类世界中属于比较独特的一个物种,无论是野生岩鸽还是经过驯养的家鸽,都有相同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鸽子是群居动物,它们一起筑巢并成群飞行,只有在团队中它们才会觉得自在。
通常情况下,两只鸽子一旦交配便终生为伴,雄性鸽子用各种温柔的叫声求爱,它们用喙相互亲吻。如果双方都很满意,它们就结成一对,开始有规律地交配。
一周后,雌鸽回到巢内开始产卵,一次产两枚,随后便进入两个星期的孵化期。在这段时间里,雌鸽和雄鸽轮流孵蛋,巢和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一旦有入侵者打扰,便毫不留情。
随着第17天的临近,鸽宝宝开始在蛋壳里折腾。一旦蛋壳顶部被啄碎,鸽宝宝便破壳而出,来到这个世界。接下来的事情有些不同寻常,雌雄鸽子体内都能分泌乳汁来哺育后代,鸽奶极富营养,能促进幼鸽迅速成长。一周后,小鸽子开始长出羽毛,体重也增加了许多,有经验的养鸽人会及时为自己的幼鸽套上金属环,否则再大些就不太容易了。
随着翅膀快速地发育,幼鸽开始尝试飞翔。
经过努力,它们最终会冲上蓝天,展翅飞翔。
很早以前,当人们意识到可以挑选雌雄鸽子进行交配育种时,便开始选择育种的方法从原始岩鸽中培育出许多新品种。
位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纽伦堡,曾是古代贸易往来的必经之地,这里的许多鸽子品种,都是由两千多年前的商人带来的。像许多德国人一样,卡尔亨兹 ·索尔弗兰克也是一个鸽迷,从小就饲养鸽子。他的最爱是弗兰克尼安种鸽,以颜色独特而闻名于世。索尔弗兰克的职业是股票经纪人,但他一直用工作赚来的钱圆自己童年的鸽子梦。
通过起居室的一段楼梯,索尔弗兰克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有他的激情和毕生的心血,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鸽子博物馆。
人类喂养鸽子的历史悠久,但其中许多故事鲜为人知,索尔弗兰克的私人收藏向人们展示着上千年来人类对一个鸟类家族的迷恋。
在博物馆中央的玻璃罩下面,有一件被称为“鸽子金字塔”的藏品,展品顶端是一个古岩鸽造型。从顶端到底部,展示了人们如何将野生岩鸽,逐渐繁育成为现代鸽子的过程。
从对鸽子家族的认识和了解来看,鸽子品种的骤增显然不是自然繁殖的结果,而是在人类的帮助下才完成的。而人们热衷于鸽子品种繁育的初衷,竟然是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是一座在沙漠上崛起的城市。如果说古代商旅之路给纽伦堡带来了文化的交融,而凤凰城无疑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相互融合的例证。
大卫 ·麦凯尔维把自己称作鸽子小镇镇长。他的鸽舍可以称得上“鸽子联合国”。
对鸽子的热爱支配着麦凯尔维的生活。他利用闲暇时间到世界各地观察鸽子的习性,研究生物学、鸟类学,并为岩鸽的后代鸽种绘制图谱。
白天,麦凯尔维经营凤凰城一家很大的宠物商店。在这里,尽管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共同点就是对鸽子的喜爱。“鸽子金字塔”之所以能够迅速壮大,原因就是在凤凰城这类地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新鸽钟。
在凤凰城,人与鸽子的关系很难用语言描述。来自伊拉克的萨尔瓦在一家修理厂做维修工,生活并不富裕,只能与家人住在一间公寓里,但是他的生活中离不开鸽子。于是,他把鸽子养在了他的“移动办公室”里。
有人的地方就有鸽子,就像北京的这个“鸽市”,卖主和买主来自四面八方,大多数买主并不太在意鸽子的血统,他们只是喜欢鸽子而已。
像其他观赏动物一样,鸽子也以体型优美而备受青睐,不过这要经过多年的调养。为了让饲养者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官方制定了展示标准,而艺术家也将不同的鸽子形象绘成图画,作为评奖时的参考。
饲养者依据这些标准挑选最好的鸽子参加展览,展览规模有大有小,每个品种的比赛都有裁判,裁判检查每只参展鸽,并选出最接近展示标准的鸽子。
鸽子的饲养和展示是全球性的爱好,洛杉矶鸽子俱乐部就是一个爱鸽者的大世界。俱乐部每月聚会一次,在这里无论老少贫富,所有的人都充满着对鸽子的热爱。几个世纪以来在世界任何一个文化交汇处,都有鸽子和它们人类朋友的身影,而养鸽人之间的交流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几年前,当索尔弗兰克建造“鸽子金字塔”时,官方记录的鸽子种类不到三百种,如今鸽子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如果索尔弗兰克要想建造一个更精确的“鸽子金字塔”,那规模也许是原来的20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