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鸽子
2006-04-03 8:46:46
坐在永和居的窗前,抬望眼去看一线蓝天过往流云,偶尔在月夜,卷起竹帘子,就可以玲珑望月了。住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你必须自寻闲趣,聊谴寂寥。 在屋脊挤屋脊的夹缝里,能挤出一线蓝空寄我遐思,自是乐事。甚至屋脊上一群鸽子飞去,也令人欣羡不以。云和鸽子,想必也是蓝空里最为活活泼泼的天使,让我没有翅膀无以飞翔的人,似乎亦偕情俱往,心地上忽觉得一片海阔天空了。 我喜辛弃疾那句“回首叫云飞起”的词,总觉那一刹那间,无拘无束地不为当前的局促不安而感到困顿。摩诘也有一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莫非他们如同我一样,坐此楼头,看云看鸽冉冉飞起,这般心情让云翼鸽翅随之流动了。 我有一句给自己的福音,“当你渴的时候,谁给你一匹云酿的水声,一粒海的结晶盐?”在绝望之中,总有一些期盼,水穷之处既云起之时,生命的源泉就因之无限的丰盈,当孔子遇到“不义而富且贵”的时际,就不得不说富贵“于我如浮云”了。 曾去阿里山看过浩瀚的云海。看云海要比看日出更有波澜起伏的壮阔。当你坐在观日楼前,你脚底下的尘世已被云海弥漫了,而数点青峰,就成了云海中半沉半浮的岛屿,此刻你真想一苇渡去,也无须一衣一钵了。 然而云霞的变幻,岂真如苍狗,追求得一刻的呈现,莫不是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事了。看日出于瞬间,只怕你失去那美好的机缘。莫等到云消烟散,你什么,,也没有见到,什么也没有想及,这眼前人事全非,而江山依旧。画家们最困于山水之描绘了,其艰难一笔在于流动之中,这生意盎然,应是山色有无中难以水墨渲染了。 记起“日边红杏倚云栽”,教人有出尘之感,既高逸又清绝,但也绮丽之至。唯读到青莲《听蜀僧浚弹琴》之后,“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那种心情和秋云无尽的深沉,无从探索,况乃“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乎?他那“白首卧松云”玄想,益感惘然。奈何毫发无遗憾胸际波阔无 老成,不免那山间云海诡无端了。 我想飄送一朵流雲給你,一似白色的玫瑰花,但願風使,讓它流浪到你的窗前,你的襟上,只恐不堪盈手相贈,當作你閒居生崖中的清供;否則就任它流連山中“白雲回望合,青藹入看無”算了。 而且我要在天空的田母上,播種一些地糧,讓我手心的鴿子去啄食一季秋天的收穫,你說這該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