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鸽游棚的思考
2007-04-21 14:59:11
今年参加秋季俱乐部比赛的幼鸽已经50多天了,我的心也开始慢慢的悬了起来。因为每年总是在小鸽子长到50多天到70天的时候,也就是出去家飞一个月左右就经常有一些幼鸽在这个阶段出现游棚。到了70天小鸽子一般就不会丢了,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是更小或更大些的鸽子呢?所以我很纳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经过去年和今年的总结思考,找出了一些幼鸽游棚时出现的情况,做为以后养鸽的借鉴。 通常我都是早上和下午各让鸽子家飞一小时左右,而游棚的鸽子一般都发生在早上家飞的时候,并且都是比较爱飞和身体强壮的个体身上。时间不定,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幼鸽游棚当天天气都不好,冬天大风春天大雾或阴雨天气鸽子家飞后和本地几个鸽群混在一起飞。拆群后回来就发现50多天到60多天的鸽子还没回来,到喂饲料时才回来而且都会发现少一两只。刚开始我认为这些丢了的都是不好的,直到去年3月丢的一只60天的鸽子过了4个多月到7月回来了。秋赛放300公里它在我棚里第一个归巢,我才改变了看法。 幼鸽游棚当天一般都有其他地方鸽会来我地放飞(我地是福建南线和潮汕地区传统的放飞点),鸽子一放出去家飞后刚好和训飞或比赛的鸽群混在一起飞走了,成鸽和小鸽子一般在视线的范围内就转回来围着鸽棚家飞。而这些60多天的幼鸽要到很晚才陆续回来,有些要到下午或第2天才回来。而且能回来的都显得非常地累,像飞过两三百公里一样。一碰到这种情况我就知道完了,今天又要丢鸽子了。 我的鸽棚在顶楼,后面就是山。每年的春天和冬天我们这里就有猎食的鹰鹞,成鸽和刚出棚的幼鸽发现有鹞子就都回棚或躲到遮阳网下面。50多天到70天的和青年鸽就都飞出去和鹞子周旋,虽然每次鹞子都抓不住它们,养鸽这么久也就出现过两羽绛鸽被抓伤还都回来了。但是因为鹞子就住在后山,不像其他地方鹞子抓不到就飞走了。只要鸽群回来鹞子就出现,造成每次只有几只可以顺利回来其它的又都飞走了,到下午或第2天鸽子才陆续回来,每次出现这种情况都有一两只50多天到70天的幼鸽因为害怕发生游棚。 总结:因为我的鸽棚在顶楼周围比较开阔,小鸽子一般很少丢失。50多天到70天的鸽子飞翔能力已经提高了所以比较爱飞贪玩,造成了这个阶段出现游棚的现象。 改进措施:减少坏天气放鸽子的次数,尽量减少50多天到70天的鸽子早上放飞的次数。春天和冬天在一部分鸽子身上装鸽哨,减少鹰鹞的威胁。 养鸽真难啊,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让鸽子越来越好,让它们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