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 坛 拾 羽-2
2005-09-11 21:52:22
10、对鸽刊撰稿人而言,想写好但水平有限写不好是能力问题,而能写好却偏不好好写的是道德和思想觉悟问题。目前鸽坛有一些“缺德”文人,他们利用鸽刊编辑对撰稿人的充分信任之心和广大鸽友对鸽刊文章的认同之情,大势制造虚假文章和虚假信息,极尽吹捧之能事,将一些并不咋样的鸽棚说得好得不得了,使前去引种的鸽友大受其害。古人云:文以载道。没有道德,岂有文章?11、“成者英雄败者寇”。鸽友在总结成败得失时,总喜欢将“锦上添花”,将飞的好的鸽子归结为品种好、配得好、身材好......,而飞不回来的鸽子则是“雪上加霜”,一“劣”论之。12、有些鉴鸽专家鉴鸽方法的谬误在于他认为好鸽子身上具有某些他认为的体貌特征就断定有某些特征的鸽子一定就是好鸽子,孰不知他们犯了逻辑的大错误──有些逻辑是不能反证的。13、“小实验得出大道理”是当前鸽刊上不少理论研讨文章的通病。比如有的鸽友的棚中黄眼鸽比砂眼鸽飞得好,于是他就认定“黄眼鸽飞翔能力比砂眼鸽强”;有的鸽友实行“跳站式”训放法并取得较好成效,就得出“跳站式”训放法是最好的训放法,等等。14、俗话说“文人相轻”,但现在“鸽友相轻”也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不少地方的鸽友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成为鸽坛一大“污点”,而根源大多在于一个“钱”字。15、上网聊鸽,潇洒生活。在鸽友聊天室中,与天南海北的鸽友畅谈鸽事,日渐成为一种时尚,而遗憾的是上网聊鸽的往往是年轻的鸽友。16、数据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遗憾的是在这些方面我们还做的不够,建议作为信鸽运动“行政管理部门”的鸽协能够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实行“信鸽运动情况年报制度”,将涉及赛鸽运动的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