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遗传学看信鸽近亲选配 -3
2005-09-11 22:02:51
优秀鸽的品系培育方法之一,是通过近亲遗传来发展巩固稳定的。生物体遗传是很复杂的,但也有规律的,人们一旦掌握它,就能达到预期效果。遗传学家孟德尔在进行遗传研究时,他从种子商那里弄来三十四个豌豆品种,从其中挑出二十二个这些品种可区分的性状稳定的进行试验,得到完全一致的结果。例如当他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时,不论高矮的为母本,产生的杂种一代是高茎,即高茎为显性遗传,矮茎为隐性遗传。再由子一代中进行相互杂交产生杂种二代,会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类型,即显隐性两类都在二代中出现,两种类型比例为高3比矮1。对第三代的遗传观察结果,他看到在第二代为隐性状的类型,在后代中不再进行改变,也就是在二代的矮茎相互配种的后代都是矮茎。而二代中带三分之二的个体所产生的后代再次分离出显隐性两种性状。这说明在表面上完全相同的显性二代,实质并不一样,在它们的基因中有高矮基因存在,在遗传学的语言中就叫“表型”(或表现型)相同而“遗传型”(或叫基因型)不同,所谓表现,就是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类型,而遗传型就是生物体的内在遗传依据。 根据上述原理,我们进行信鸽培育,两个杂交亲体(本地种)都是优良的,在子代应搞清父母鸽谁是显性或隐性遗传。可从眼砂、外表和遗传的伴性规律选定。这是关键的第一步,根据遗传的显隐性规律,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它。看准显性规律,更要看好隐性规律,两者相互结合,培育在选择好对象。因为按孟德尔定律,隐性规律在其二代遗传中更稳定。如两羽优良父母鸽都是好的,我们应更注重隐性遗传的现象体,在培育优良鸽中,它反而更容易被人们掌握。第二代为隐性状的交配在后代中不再进一步改变,所以我们要抓住父母鸽某方隐性在第二代出现,让它们近亲同质相配,出现的第三代是基因较稳定的鸽体。 隐性遗传还有一条规律,当用杂交一代和隐性亲本进行回交时,它们的后代将出现1:1的分离。也就是说植物中红花×白花,亲本杂交,子一代全是红花,再用红花子一代回配隐性的亲本白花,它们的后代会出现红与白1:1的分离。信鸽杂交一代的显性鸽与亲本隐性鸽(没有在子一代表现出来的父母某一方)相配,而我们又正想得到这一隐性亲本体,其后代会出现1:1的比数,这样在我们还留自己想要的鸽体中,相对来说比有些方法快一些,而又缩小选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