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年历史的鸽哨白仓老人做的那叫个绝

2014-08-26 1:02:34

  碧蓝的天空中,一群鸽子优雅掠过,随之而来,一种琴瑟般的空灵之音灌入耳鼓,时宏时细,忽远忽近,亦低亦昂,使人心旷神怡。这种声音就是鸽子身上戴的鸽哨发出的。     鸽哨又名鸽铃,是一种民间风物,已有上千年历史。随着社会变革,如今的年轻人对鸽哨已经很生疏。近日,记者在大同县后铺村了解到,这里有一位手工制作鸽哨的坚守者——白氏鸽哨传人、78岁的白仓老人。     材料多是自家院里种     与大多数种满瓜果蔬菜的农家小院不同,白仓家的院子里别有景致。院中蔓藤架上,垂下一个个嫩绿的小葫芦,紧靠西墙,居然生长着一丛茂盛的苇。院里到处堆着竹子,比乒乓球大不了多少的小南瓜随处可见。     “这些都是做鸽哨的材料,除了竹子种不了,其它都是自家院里种的。”8月20日,记者造访时,白仓老人正坐在苇子前的一张小桌边,一刀一刀地刻着。桌上,锯、刀、剪等工具足有十多种,葫芦、南瓜、竹子经过多次的削刻打磨,变成了一个个小构件,穿插铆粘,再上两道漆后,一个鸽哨就成了。     白仓虽已年逾七旬,但耳聪目明,手脚麻利,他饶有兴趣地向记者讲解起了鸽哨的制作和结构。     竹筒削薄后做鸽哨的“嘧”;葫芦用来做“哨”,相当于乐器中的音箱,根据筒数多少,“嘧”分为二嘧、三嘧,哨则是单个的;苇做插在鸽尾上的“管”。另外,还要用竹子做放置在管和哨底之间的“斜”,“斜”的作用主要是保证鸽子朝任何方向飞翔时哨都能发出声响。     纯手工制作是最大特点     制作鸽哨是白家的祖传手艺,到白仓这儿已经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了,白氏鸽哨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纯手工制作。     现在有的工序可以用机器代劳,但是老人不愿意,“用双手一刀刀刻出来的东西,轻便,鸽子飞起来不累赘。更重要的是,手工做出来的原汁原味,有灵性。”老人拿出一个造型独特的鸽哨,颇为得意地说:“这个叫‘白氏十三太保鸽铃’,是鸽哨中的上品,能发13个音,重不过十几克,背在鸽子身上一点儿都不影响飞行,这就是咱手工工艺的优势。”     手工工艺虽“原汁原味”,但做起来并不容易。“普通鸽哨一天能做5个,工艺上再讲究些的,也就能做一两个。”一刀又一刀,那张已陪伴了老人三十多年的老桌子,桌面坑坑洼洼,边缘处的豁槽有一寸多深。     冲着鸽哨外村姑娘嫁入白家     在农村,除了种地,如果还能有一门手艺,那应是众乡邻艳羡的,白仓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二十岁出头的白仓虽痴迷于鸽哨的制作,但由于时代的原因,这门手艺并未给他带来任何生活上的变化。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人养起了鸽子,白仓的鸽哨跟着火了起来,一年能卖七八千块钱,不到两年就成了万元户。很快,白仓成了县乡致富典型。不仅当地人来买鸽哨,不少外地人也慕名而来,甚至还有外国人揣着外汇券来买。这段时期,一个越传越玄乎的传言,让四十岁出头的白仓娶到了媳妇。“在外村,就老听人说后铺有个姓白的后生,左手拿着一堆鸽哨卖,右手一把把往回搂钱。俺就冲这,找着白仓成了亲。”白仓的老伴说起这档子事,丝毫不避讳当时的“功利”思想,但话锋一转还是归了正题:“能把一门手艺做好,人也一定赖不了。”之后,妻子成了白仓的徒弟,夫妻俩共同干起了这行。     养鸽人少了鸽哨市场小了     近些年,这门行当日显颓势。养鸽子的人少了,鸽哨市场自然也就小了,白仓的绝技也就少有用武之地了。“虽然一年还能卖七八千块钱,但和当年的七八千,就是两个概念了。”白仓说,靠着这门手艺,目前和老伴养老还不是问题,他最发愁的是,他和老伴百年之后,这门手艺也就跟着没了。“其实,我家小子也会全套手艺,但这手艺养不了家啊。”为了能挣更多的钱,白仓的儿子空揣鸽哨手艺,长年在外跑煤车。     记者从大同县文广新局了解到,2010年,白氏鸽哨以独特的工艺、悠久的传承,成为大同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铺村挂职干部杨生贵告诉记者,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白氏鸽哨面临最大的困难同样是传承,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艺术生命力再强,也难以改变失传的命运。   本报记者 刘俊卿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