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欲乘风冲云宵 —— 杨传道创新信鸽产业纪实
2007-10-09 17:15:22
奇迹 闯大漠越戈壁八千里路云和月, 新鲜 建分棚搞连锁遍及华夏海内外, 高深 探鸽道研鸽艺锦绣文章皆公认,开拓 吐华章举木锤信鸽拍卖创新业,壮举 跨海峡飞千山艰苦赛事汝领先。 此乃何人?可能不说大家都已知晓,此人乃居孔孟之乡的山东人氏杨传道是也。爱好信鸽的业内人士多敬佩他的竞赛业绩和大胆开拓信鸽产业的精神,业外人士不知内情,称其为“鸽痴”。建分棚播撒优秀基因 要说痴,杨传道在养鸽子上真够痴的。其秉承家族4代养鸽传统,从少年时代就对鸽子有兴趣。上世纪80年代末,辞去公职,专职养鸽子。由于家族传统深,基础好,又善于学习,养鸽初期在各个级别的比赛中轻易便夺得魁首。之后到他那里买鸽子的人便络绎不绝,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此时国外发展信鸽产业的一些消息他已有耳闻,产生了发展信鸽产业,走专业化道路的想法。他琢磨着:既然已经专门养鸽子了,就走一条正规的产业化道路,把信鸽培育、比赛、交流用一条龙的方法串起来,开个信鸽连锁店。因其鸽子继承了传统的国粹高家绛血统,故其鸽棚称为“G绛交流中心”,建成那的连锁店就称为XX地“G绛交流中心”分棚。1997年他在安徽建立了第一个“G绛交流中心”安徽分棚。这个类似于商业连锁店的信鸽育种网络,由各地愿意加盟的鸽友一次投资2万元,从“G绛中心”拿回10冠军鸽子代进行育种繁殖,获冠军后,再将冠军的父母借于分棚,使分棚保住冠军血统,每年定期转借分棚冠军及种鸽无偿使用,半年后将鸽子交还本棚,再取其他鸽子育种。每年各地分棚获得的冠军鸽子或前名次鸽子要拿回交流中心,供中心和其他分棚育种选用。基本形成了聚全国各地冠军鸽于一棚,进行育种繁殖的良性循环的态势。形成了一个以主棚为中心,向全国辐射扩散的信鸽培育、比赛、交流、研究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主棚及各地分棚每年都能产生数十个不同级别的冠军鸽。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局面。目前,杨传道的信鸽分棚已经开到了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正在筹划向欧洲国家发展。在总结分棚发展近十年的历程时,他说“搞信鸽分棚的主要意义在于把优秀信鸽的基因扩散到全国各地。目前它或许起不到主导作用,就好象撒调料一样,少了它,就觉得饭没滋味,加上它感觉就是不一样,我就想达到这个效果”。搞拍卖拓展专业道路 信鸽事业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唯有不断创新,方能常胜不衰。基于这个认识杨传道开始了全面的信鸽产业化道路的拓展,这次他把目光放在了信鸽拍卖上。其实信鸽拍卖早已有之,起初我国的信鸽拍卖师很少是业内人士,对拍卖的鸽子说不出个所以然,也拍不出好价钱。杨传道懂鸽子,他从专业的角度来诠释着信鸽拍卖的过程和意义。“大家看,这羽雌鸽子,是北京某名家正宗的克拉克詹森鸽,血统纯正,骨架硬朗,肌肉丰满柔软,羽翅是标准的快速鸽子的羽翅,高贵的血统,优良战绩,买回来做种,来年说不准给你出两个冠军,你就偷着乐吧!哪位先生喜欢?这儿可是真正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稍一预豫别人就拿走了。好,哪边出800,还有没有?那位900,谁还想要,出价慢了就是别人的了。明年这羽俊美雌鸽就是冠军的母亲了,谁还肯出价,快,1200、1200,那边有人出1800,好,就给你了,不好意思,刚想敲给你,那边有人出2000元了,好东西就是好东西,它值那么多,看来大家都是养鸽的行家里手,嘿,看那边,那位老板一口喊到了5000元,还有没有人再加价了,看来,这羽优秀的赛鸽就是你的了,5000元一次,5000元两次,5000最后一次。恭喜你68号先生,5000元中标”。这是笔者看到杨传道主持的一场拍卖会,只见他左手指着鸽子笼,右手把拍卖木棰举在空中幌动,口若悬河,神采飞扬,每句话都有蛊惑力,每个动作让养鸽人感觉到熟悉亲切,行业术语用的恰到好久,让鸽友感觉到真实可信。才下午五点多,所有鸽子已被拍卖一空。近10年的信鸽拍卖经历,使他具备了一流的信鸽专业拍卖水平,创下了2005年山西省拍卖单鸽80000元的最高记录,05年辽宁省盘绵捷威公棚一场拍卖会拍到85万元人民币的最高记录。笔者撰写此文时,又从四川传来消息,06年4月18日,杨传道在四川都江堰南桥公棚的拍卖会上,把一羽冠军鸽拍出了10万元人民币,共251羽名次鸽,总金额拍出115万元,又创造了四川省信鸽史上的两大信鸽公棚拍卖之最。一是公棚拍卖总金额之最115万元之多;二是公棚单鸽拍卖之最10万元。他因此被南桥公棚的老总周碧洪聘请为该公棚的终生拍卖师。06年秋北京侨友公棚,前150名拍卖69万8千元、近70万,亚军10万元成交。06年江西省井冈山公棚拍卖会,再创江西省拍卖总金额之最。辽宁省鸣威公棚07年迎新春欧洲名鸽拍卖会,一羽海尔曼比佛丹姆的灰雄,再亠次被拍到了10万元。因此杨传道被众多信鸽公棚经营者,尊称“金牌拍卖师”。目前杨传道正在向有关部门申请,开办专业信鸽拍卖师培训班的相关手续,有望成为我国第一个经官方认定开办的专业信鸽拍卖师培训班。祝愿他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一流的信鸽公棚金牌拍卖师,更好的为中国信鸽事业做贡献!著华章丰富信鸽文化 杨传道始终认为,信鸽产业化的创新之路,一是在实践,一是在总结,在理论上的探索发展。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为理论提供检验的依据。他继承家族四代养鸽子的经验,吸收现在先进的信鸽管理、训放、育种、比赛的理念,从组织信鸽比赛的经历入手,研究总结信鸽培育的经验。由于自幼生长在孔孟之乡,受传统文化熏陶,积淀了扎实的文化功底。写文章形成了措辞激昂,热情迸发,言辞优美的风格,习惯引经据典,借古引今,既表现出文章的华美精致,又不失养鸽之道的严谨务实。他撰写的关于信鸽的培育的名篇《鸽之道》,把信鸽的比赛、管理、育种,划分为21个指标,17项工作程序,14项条理步骤,可谓句句金玉,字字珠玑,倾其多年积累,概括出养鸽真经,被广大鸽友称之为鸽坛的葵花宝典、至尊密笈。言为心声,文为心智。在《和平天使促和平》、《冲云天再塑苍穹》、《席卷沧海走磅礴》、《沧海桑田百舸争流》、《过伶汀洋》、《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写的有关信鸽比赛的文章中,杨传道怀古抒情,大气豪迈,以文言志,不仅透露出他过人的综合素质和优美的文笔,更可敬的是他在这些文章里,反映出其远大抱负和爱国报国的美好理想,把中国鸽友的文明素质展示在世界鸽友的面前。飞极限再创世界殊 在当今鸽坛,杨传道的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可谓独树一帜。他在鸽界的创新与探索正应了那句:处非常之时,干非常之事的古语。在杨传道看来,当今世界鸽坛顶级赛事大多以1000公里为基础,逐步向前延伸。国内超远程比赛处于2000公里上下徘徊的非常时期,应该以超常规的惊人之举来推动整个信鸽事业的发展。把我们国宝级的超远程信鸽种群发展壮大,推向世界。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在组织了六届异常艰苦的跨海超远程信鸽比赛之后,经过多年酝酿,于2005年秋,联络浙江、山东的部分鸽友举办了石破天惊,飞越大漠戈壁,行程达4000公里的超远程比赛,再次为中国超远程信鸽比赛树起了新的里程碑!这次创世之飞的成功,必将永载史册!传道的那羽足环号为CHN2004-32-380686的雄鸽,飞越了上千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中千里走单骑,横穿死亡之海罗布泊,越过浩瀚茫茫的戈壁滩,经过千山万水,躲过鹰击人捕,冲出十面埋伏,历尽艰辛,用38天时间飞行3645.091公里,横穿中国东西版图,成为当今中国飞的最远的鸽子,此伯马神鸽创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被封为中华鸽王,创下中国鸽史最远翔程的又一里程碑。正欲结稿,又喜闻杨传道的信鸽勇夺两家公棚总冠军,指定鸽冠军,另外三家公棚的5名,6名,12名,18名,21名,39名,86名,92名,105名,120名,145名,148名等优秀赛绩,足以见得,其在各距程均能攻城拔寨,夺金摘魁,养鸽之功底,非常人所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杨传道极为信奉的格言。他说,现在不论从信鸽产业的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鸽友对鸽子的挚爱程度都是最好的时期,我们要善于借发展的东风,一飞冲天展宏图,把我国的超远程神鸽铭系,推向世界鸽坛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