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翔之翼─能飞就能比赛吗

2005-12-07 19:44:44

竞翔之翼─能飞就能比赛吗? 有四种力量直接影响翅膀的运作:                               一是重力,它会把鸽子往下拉,二是扬升力,它让鸽子能够继续停留在空中,三是后拉力,它阻碍鸽子前进,四是推进力,它把鸽子往前推进。     因此,理想的翅膀必须能够提供扬升力和推进力,并能在需要时,中和掉“所有鸽子都能飞,但是它们都能比赛吗?”看过我各系列文章的鸽友可能会很惊讶我怎么会有这个疑问,特别是我曾在不同场合里一再强调说过,鸽子比赛时回来并不是为了回家。请容我解释,不过让我们先来简短的温习一下我之前文章里的一些内容。当鸽子整批一起被释放后,它们会根据自己的舒适飞速成群结队的往家的方向飞翔。为了要待在群体里面,落后的鸽子会尽可能的用比自己的舒适飞速还要快的速度加紧追赶。疲倦感来袭后,它们会放慢脚步或者是干脆完全放弃。像是风、雨等的外力或许会妨碍它们无法以舒适飞速飞行,不过这点在这里并不重要,所以我们不予讨论。                               鸽子天生具有不同的飞行模式,每种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状况,像是比赛时快速拍翅前进、起飞、翱翔、慢飞、滑翔、俯冲、特技飞行、降落、逃窜(机动性)和其它等。可是鸽子只能靠一双翅膀来执行所有这些功能!因此,今日我们所看到的赛鸽翅膀就是鸽子为了满足所有这些不同的需求而演化的结果。赛鸽的翅膀纯粹是为比赛,不为其它而设计的吗?如果真是这样,它们的翅膀就不会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因为我们都是鸽友,所以我用“比赛”这个字,其实正统的说法应该是鸽子为了回到获得食物的地方,“急速拍翅飞行”某个距离。)                               这解释了一个鸽族的翅膀是很难定型下来的,因为自然总是会驱使它们的翅膀回复以前的野生型式,而今日所有的赛鸽都是野鸽缓慢进化而来的后代。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有鸽友经过严厉汰选和耐心育种后,能够成功把自己鸽子的翅膀定型,这种翅膀比野鸽始祖的翅膀设计更适合用来比赛。只要我们拿现代赛鸽的翅膀跟野鸽或岩鸽做比较,就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分别。野鸽之间的翅膀只有很小的差别,但是现代赛鸽的翅膀却有许多不同型式的设计,从跟野鸽非常相似的翅膀,到比较适合比赛的翅膀都有。这说明鸽友要获得正确设计的翅膀,还有许多择选和育种的工作要做。(赛鸽的翅膀朝理想设计的演化过程之所以会很缓慢,我相信是因为即使它们的翅膀不完美,依然能够获胜所致,这点我们将在稍后解释。不过也请牢记,鸽子若要获胜,精神条件是重要过生理条件的!)那么,怎样才算是最理想的翅膀设计呢?就是必须能够执行许多功能,而且能够在各式恶劣状况下飞行的翅膀。                               有四种力量直接影响翅膀的运作,一是重力,它会把鸽子往下拉,二是扬升力,它让鸽子能够继续停留在空中,三是后拉力,它阻碍鸽子前进,四是推进力,它把鸽子往前推进。因此,理想的翅膀必须能够提供扬升力和推进力,并且能够在需要时,中和掉其它两种力量的影响。我相信检视翅膀的正确方式只有一种,就是要尽量把翅膀拉开成它正常飞行时的样子。如此一来,翅膀的构造就不会歪曲掉,翅膀之间的差异也可以比较出来。把翅膀大大拉开(鸽友爱做的一个动作)是可以强调出某些特点(甚至能创造出某些特点来!),但同时也会隐藏起某些特点。(如果你想看翅膀的某个地方,你便可以把翅膀大大的拉开,但是看整只翅膀就不适合这么做。)拇指和食指抓住第9和第10根主羽,然后轻柔的把翅膀拉开成它正常飞行时的形状。这个姿势让副羽的尾缘跟鸽子身体的轴线约呈一个四方形,使得鸽友可以进行适当的评估。要加强扬升力,翅膀就应该要──呈“碟状”。碟状表示翅膀的形状看起来几乎像个倒放的碟子一样。不松弛或不下垂。有许多翅膀中间的地方,也就是主羽和副羽会合的地方会松弛或下垂。要加强推进力,翅膀就应该要──羽毛呈“阶梯状”排列。副羽和主羽之间的羽毛长度相差1~7厘米,这个特点在两岁鸽和老鸽身上比较明显。    第 7、8、9和第10根主羽特别长    这个特点非常重要,翅膀很大部分的工作都得靠这四根主羽。    最后4根主羽的末端之间有“空隙”。(主羽看起来像是用钝了的菜刀一样。)                                主羽末端显得比较窄,不宽阔。主羽较宽的翅膀通常显得“紧闭”,也就是说最后4根主羽末端之间间隙不是很小,就是根本没有空隙;有这种翅膀的鸽子比较适合飞吹顺风的比赛。                                其它较不重要的特点包括:副羽这边的翅膀不应该往后“掉落”(会增加后拉力);体羽必须紧密靠拢和光滑,以减少摩擦力;翅膀下面的腋毛要完整(或许可以协助增加扬升力);上臂(指靠近身体这一段的翅膀)要短,翼托上的羽毛要完整和光滑,以减低摩擦力。                                到这里各位心里或许会有个疑问,就是我们经常说精神比生理重要,那么我们何必要花这么多工夫在翅膀上头呢?找到回家的路线和有尽快回家的欲望左右着一羽比赛鸽能够获胜与否,那么翅膀有何用途呢?                                 一羽翅膀不理想的赛鸽依然能够在短距离赛里获胜,不过它得比翅膀完美的对手消耗更多的体力。这也许会让它的体力来不及恢复,以致于无法参加一个星期后的比赛;严重的话,它可能永远都无法完全复原,影响了自己在未来的表现。(不过,如果比赛的型式和速度对这羽鸽子特别有利的话,那就得另当别论了。)长距离赛会让一羽翅膀不够理想的鸽子疲劳过度,这羽鸽子可能没办法撑到最后,或者它可能压力太大,同年里再也无法做出理想的表现。翅膀拍动的频率我在研究鸽子翅膀的时候,有机会看了一卷很棒的录像带,片名叫“天空的马拉松”(Marathon of the Sky),由美国导演吉姆。詹恩(JimJennings)摄制。(如果各位还没看过这部片子,我强烈推荐一定要看。)里面有以慢动作拍下鸽子飞翔时翅膀拍动的镜头,这些画面让我惊觉,即使到现在,一些有关鸽子飞翔方面的问题要不是没得到正确的诠释,就是没有受到应有的注意。     诸如下列:                               1明显的,鸽子快速拍动翅膀飞翔时(比赛的时候),它们并不像我们一般想的那样是“划动”着翅膀前进的。当它们张开翅膀,开始由高处往下拍时,翅膀是直接被带往下方的。后退的动作不过是为接下来拉起翅膀的动作做准备罢了,以让整个飞翔的动作能够一气呵成。鸽子的翅膀并没有做“挖空气”的动作,不然它们真的就是“划动”着翅膀前进了。                                2当鸽子拍动翅膀前进时,像是以舒适飞速飞翔时,主羽表现出来的韧性着实让我叹为观止。这更加强了一般我们认为主羽必须健康和柔软的信念,同时也显示出主羽在制造推进力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一个角色。许多比赛鸽从吹逆风的比赛回到家里后,主羽的弧度都会显得跟正常时稍微不一样,它们会变得笔直,或者甚至往后弯。这显示出这些主羽曾经多么卖力工作过,不过,只要我们稍微把它们扳回原位,通常它们在几分钟之内就能恢复正常。    3不过,我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是,尽管同一群的鸽子都以相同的速度飞行,                                 可是它们拍动翅膀的频率却不尽相同。这不是什么新发现,但我问自己,“我们对于这个现象有足够的关注吗?”这些鸽子拍翅的频率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一秒可以拍动10次,最慢的鸽子一秒拍翅7次。                                如果我们以为这些镜头不是专为计算鸽子每秒拍翅的次数而拍摄的,我们大可假设鸽子的翅膀可以拍得更快,有些鸽子的翅膀也可能拍得更慢。                                现在各位心里也许会想,“这有什么重要性?”请思考一下:“如果两羽鸽子以相同的速度飞翔,A鸽翅膀每分钟拍动420次(每秒7次),B鸽翅膀每分钟拍动600次(每秒10次),你认为那羽可以飞得比较久?”                                对来我讲,真正的长距离鸽就必须从这里开始找起。为了要跟上群体,翅膀拍动较快的鸽子自然会比翅膀拍动较慢的鸽子花费更多的体力。    这种体力的“浪费”可以持续多久呢?这些拍翅快的鸽子能够保持一样的拍翅频率10~14小时吗?                                在我们能够做出结论前,还有许多其它类似的疑问需要思考;这些疑问可以为鸽子在飞行时速度加快和慢下来提供适当的解释。    我们也必须拍摄下鸽子起飞后不同阶段的飞翔画面才能回答一部分的疑问。                                举例而言,鸽子起飞1小时,6小时或14小后,甚至隔天后,它们的翅膀每秒拍动的次数依然能够维持一样吗?翅膀拍动的次数有没有可能跟飞行时间有关(或许是呈反比)?简而言之,如果一羽鸽子每秒拍翅7次,而另一羽鸽子每秒拍翅9次,有没有可能拍翅快的鸽子能够维持7小时,而拍翅较慢的鸽子可以维持9小时呢?要回答这些和其它类似的问题,我们就必须追纵一些鸽子,并拍下它们做长时间飞行时的画面。这些被拍摄的鸽子必须做好记号以兹识别,不管是用电子装置或时其它方式都好,如果这些鸽子是比较容易识别的鸽子,像是红色、银色、斑色或翅膀有白羽的鸽子,做记号显然不会对它们造成任何伤害。                                比赛或飞行结束后,我们便可以检查那些拍翅频率大不相同的鸽子,评估是哪些生理条件导致它们的飞翔有所不同。拍翅频率有可能是跟翅膀构造或跟其它生理条件有关吗?这时我们只能拿它跟鸽子的体型、翅膀构造和肌肉等来做比较,或者是它取决于鸽子的精神(心里状态),而这则是由鸽子的血统表或祖先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最大的可能性是生理和心理这两者都影响着鸽子的拍翅频率,不过我们还是不知道何者的影响比较大。这些崭新的事实能够对赛鸽的育种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不幸的,拍摄这类录像带不仅花钱同时也花时间,或许当有电子装置可以追踪鸽子的飞翔纪录时,说不定赛鸽运动的神秘面纱就能揭开。我相信跟着就会有许多崭新的改变和令人振奋的发展接踵而至。                                就跟大部分的科学发现一样,每个问题获得解答的同时也会衍生出新的问题。如果我们真要细心质问每个跟赛鸽有关的疑问,情况也没什么不同,所以在鸽子拍翅这方面,我盼望不久的将来能有令人振奋的新发现。这些新发现将需要用到更好的摄影设备,还要有直升机追踪鸽子,也就是必须更全面的拍摄下赛鸽飞翔的面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