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血繁殖的思考

2008-07-22 10:53:57

   
    本人在2007年秋季,协会三关(300公里、500公里、400公里)赛中,有一只幼鸽,仅6 个月年龄,竟飞出综合亚军的成绩(300公里15名、500公里16名、400公里15名),作为一个六楼底层且四面高楼掩档的小鸽棚,本身比赛报到就不占优势,它能飞到如此,已经算是个不错的成绩。经查该鸽是一只2003年秋季市协会1000公里冠军的儿子与其重孙女近血做出。多年来,关于近血繁殖,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退化说,有稳定说。     本人翻阅有关资料,著名强豪艾迪·夏拉肯的NL98-5812162雄鸽,其母鸽95-2067350是“丝丝”的直女,其父鸽96-5660145是“丝丝”的直孙,此鸽在2000年5月时赢得布拉邦省赛冠军,克服了极恶劣的天气归返,击败13200羽以上的选手,且比亚军领先7分钟,其赛迹分别为:     布拉邦 省赛1位(13200羽)     莫林区 1位(901羽)     莫林区 1位(2573羽)     伊坦普斯 1位(405羽)     伊坦普斯 1位(1114羽)     克雷伊 5位(904羽)     艾迪·夏拉肯作出的另一羽NL98-1015141雄,其父鸽97-1740980是“丝丝”的直子,其祖父92-1339002也是“丝丝”的直子,换言之,“980”是“丝丝”交配直子“002”所作出,“141”也是一羽超级鸽,它的成绩是:     奥尔良595公里1位(1270羽,领先亚军22分钟)     图尔 685公里1位(702羽,领先亚军15分钟)     波治 678公里3位(830羽)     作为一代强豪,选择近血繁育,就有一定的道理。无疑,以上两只赛鸽都是超级赛鸽,艾迪·夏拉肯用事实证明了近亲繁育的无限潜力,给我们每一个养鸽人上了一课。     据以上佐证,本人认为,作为小鸽棚,特别是无力引种的工薪阶层养鸽人,要用好用足本棚的每一羽赛迹鸽,先有一个稳定的血统血系,再将自己的钱花在刀刃上,引种掺进去,相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这不能不是一条成功的捷径。     愿广大鸽友都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