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種鴿630萬

2014-05-09 18:08:24

賽鴿貿易王國比利時 一隻種鴿630萬 撰文者:陳泳翰     有超過200年賽鴿育種經驗的比利時,一直以來,識貨的台灣人來這裡找種鴿,現在,中國的有錢人也來高價搶買了。 今年一月,一隻名為「藍王子」(Blue Prince)的賽鴿,以其純正優越的血統,在比利時的拍賣會上,以十五萬六千歐元(約合新台幣六百三十三萬元)的高價被中國買家帶走,將到中國以「繁衍」為任務度過餘生。   中國富豪搶一場拍賣會,總金額創世界紀錄   近年,比利時的賽鴿拍賣會,受到中國富裕人士的追捧,接連打破自己創下的里程碑。   「藍王子」那場拍賣會上,二百一十八隻鴿子合計拍得一百三十六萬八千歐元(約合新台幣五千六百萬元),寫下單場鴿子拍賣總價的世界紀錄。《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點明:如此天價,除了見證中國已成為世界種鴿需求的新中心外,也再次確認比利時在賽鴿育種上老字號的核心地位。   被稱為賽鴿王國的比利時,土地比台灣小,人口不及台灣的一半,卻是擁有兩百多年悠久歷史的養鴿、賽鴿中心。在全盛的一九五○年代,光是比利時皇家賽鴿協(KBDB),就有二十五萬的註冊會員,每個家庭幾乎都會至少有一個人,週末時光是在鴿舍中度過的。   在世界賽鴿的名人榜上,包括像是拳王泰森(Mike Tyson)、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達爾文(Charles Darwin)、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都是鴿子的愛好者,但是說起賽鴿育種的純正血統歷史,還是不得不讓位給比利時人。   歷史發源早 清朝嘉慶年間,就辦首場比賽   這一切可以追溯至十八世紀末,開始有比利時人研究如何讓鴿子飛得更高、更遠,他們從世界各地蒐羅不同品系的鴿子進行雜交,終於養出既能飛高,又能飛遠,還能夠抵禦惡劣氣候的中、長程距離鴿種,成為世界各知名品系賽鴿的發源地。   一八一0年,中國正值清炒嘉慶年間,雅培戰爭還是很遠的事,那個時間點,歐洲大陸仍在看拿破崙獨領風騷,當時的比利時人就已經舉辦了首場賽鴿競技,早早  就奠定了賽鴿中心的地位。而賽鴿育種的知識也就從如此古老的時間點,代代承傳至今。   十九世紀賽鴿運動之所以能普及,要歸功於科技的進步。鐵路的發展讓鴿群能夠以合理的價格安全的被帶到遠方放飛;時鐘工藝的精進,讓賽鴿飛行時間能夠被更準確的計算。然而,鴿子也回過頭來為現代進步做出了貢獻。   國際新聞先驅《路透》(Reuters News Agency)在靠近比利時的城市亞琛(Aachen)成立時,苦於喝比利時的金融總新布魯塞爾(Brussel)溝通不易,就是利用了鴿子當信差,協助了公司的早期發展。更早之前,金融鉅子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家族一夜暴富的崛起,據說也是靠著鴿子建立起的通訊網,迅速掌握歐洲各地戰爭的最新發展,比別人早一步在債券市場押注而大發利市。   所以,鴿子在新聞史、軍事史、金融史,乃至於人類得經濟史上,都扮演過重要的角色。 雖然日後鴿子在傳播訊息的重要性上,被電報、電話等新的應用技術給取代,但比利時人致力於完善賽鴿的賽事,將腳環研發在內的規則發揚到世界各地去,遂讓賽鴿在電報、電話都逐漸走向衰退的今天,仍能在世界舞臺上受到垂青。   臺灣大人挑 從陸翔改海翔,讓進口需求大增   臺灣和比利時雖然距離千萬裏,但,賽鴿同樣將兩國的關係緊密連接。從近十年臺灣從比利時進口種鴿的金額來看,最高達到新臺幣一千九百六十九萬元,最低也有五百三十二萬元。   臺灣開始向比利時購買種鴿,源自於賽制的轉換。   當由陸翔該為海翔止嘔,鴿子在飛行途中不在有樹枝、電線杆可以中途停歇、調整體力,因此,鴿友們對鴿子飛行的耐力要求便提高了,遂需要引進更有能力一口氣飛中、長短距離的鴿種,比利時的種鴿就此成為鴿友們競逐的目標。   臺灣一向有出口優勢,對外一致給人印象都是貿易順差,出多進少;但是,在鴿子這項“商品”的交易買賣上,比利時成為和臺灣在鴿子貿易中的重要逆差國,如果不是一身真本事,比利時很難在世界的賽鴿舞臺上居於領先的地位。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