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四利”避“四害”
2011-10-11 8:53:57
趋“四利”避“四害”促赛鸽业发展
我国的赛鸽事业在近20年的发展中,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让赛鸽事业百花齐放,是我们当前必须面临的选择。随着国外品系和一些赛制的引入,使得我们的赛鸽事业出现了四大怪现象。
一是养鸽贵族化。铭鸽铭血动则上万,各类高档粮食、药品层出不穷,处处大手笔,使得过去的市井小人,没有了底气,一项应该普及于民众的活动变得离我们越来越远。
二是赛制单一化。以300、500公里当日归为主要比赛体制和竞赛目标,成为当前各项赛事的主流,我国的、民间的、特有的很多老品系为此被痛下杀手。
三是比赛过于市场化。市场经济诚然让信鸽比赛空前繁荣,但背后却存在着过于对金钱化的追逐,一些地方的普通鸽友连普通比赛的参赛费都交不起,也是不争的事实。
四是普通鸽友十分茫然,在赛鸽中的兴奋剂、AB棚、公棚的黑幕等等,让真心热爱这项活动的人们伤心又伤钱,真是“伤不起呀”,而所能做的却很少很少。
如果对于上述的问题不重视,不加以思考,我国的赛鸽事业发展将会遇到更大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还是要立足于普通群众,因为这是一项群众体育项目,要扎根于普通鸽友。如何确保我国的赛鸽业务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我觉得作为管理部门要有所“担当”,要真正组织各省信鸽协会发挥作用,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做好各地特有品种的保护工作。如果可能,最好也能够把那些遗传稳定、特点突出的品种像文化一样进行“申遗”,确立中国名鸽名录,加强保护。很多品系一旦不进行复壮、提纯,就会消失殆尽,到那时再想起保护将悔之晚矣。对于很多品系要给予“正名”,这样才会让民间的高手有热情参与到鸽子的繁育中来,才能诞生具有中国特色的鸽种。
二是加强南北方交流,建立鸽子品评体系。中国地大物博,如何利用好我们自身的鸽种十分重要。养鸽人都知道杂交出优势的道理,但纵观国外,很多养鸽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着自己的品系,最终获得成功。国内,为了出成绩,更多的是进行杂交、混血,最后的结果,就是小品中的话:“知识都学杂了”,就算出了成绩,也不会延续多长时间,我看养鸽也要守住自己的“道”。当前鉴鸽活动很多,虽然有一些专家,但真正的品评标准,更多的是凭借个人的经验,这种品评需要书面上的认定和确认,比如羽色、身长、翅展等等,只有这样,我们的鸽子才会越来越定型。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谈飞翔成绩,可能有的人会认为这样教条,但没有集中管理,就不会有后面的“百花齐放”。
三是加强赛鸽市场管理。这种管理我认为是宏观的,要不断强化,特别要强调信息媒体的管理,如对权威杂志、网站、信息发布媒体等等,都需要进行确认。然后这些媒体也要进行自律,对自己的“话语”负责,在原则面前,要坚持正道,对一些炒作和误导要进行抵制。当前,最有意思的是某些媒体两眼向“钱”,很多人经常自己说自己是“中国***”并以此自居,最后搞得大家都互不相信,像开玩笑一样。
四是创新体制,激发活力。市场化运作不是不管理、不规范。当前各地鸽会要学习新的市场化运作手段,要学习国外,开展信鸽市场和文化的开发。当前国内有农博会、花博会等等,其目的都是发展经济,扩大影响,而信鸽界却很少有规模大、权威性高的展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最后,还是要说,作为普通鸽友不希望这个市场太功利化,还是要抱着“玩”的心态,去调节生活情趣。想一想,清晨,伴着耳悦鸽哨声,一群快乐的鸽子在上空回旋,新的一天在阳光中开始。好心情自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