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遗传变异[下]
2015-06-28 10:36:31
遗传与遗传变异[下]
自六十年代养鸽以来,我从未想过要养黑色鸽子,大家都叫他“油黑” ,它的羽色像老鴰子(乌鸦)一样乌黑乌黑,我称呼它为“黑老鸹”。传统观念这种颜色的鸟是不祥之物。相反我酷爱白色鸽子,曾用了五年多时间刻意育成了能适应本地区赛线属于自己的白色种群。但我在本文中要说的是由于遗传变异而产生的“黑老鸹子”。曾记得在八十年代初我一相知鸽友吴先生的鸽舍就是以“油黑”为主力参加比赛。那个年代的竞翔距离都以中長程、远程、和超远程见长。吴先生获得过千公里冠军等殊好的比赛成绩。据当年他介绍他家油黑鸽时,他说:曾来过一只載湖北某地足环的不知底细的油黑雄鸽,而育成了他自己的“油黑”精英。尽管油黑鸽子在国内竞翔中有过姣好的成绩,但我仍存羽色偏见对它敬而远之。
在十九世纪初,欧洲诸多信鸽以育种者姓氏、人名而命名的“外籍鸽品系”先后流入国内,黑色鸽子也隨之被国内养鸽人引进,如黑色桑杰士、彼德米卫黑鸽等,它们子裔都能翔出很好的赛绩,如冠军之类,尤其体现在公棚赛。(下附收集到的几張资料图片2—5)但上述这些黑羽色鸽子与本舍无任何纵横关系和牽連。本舍的“黑羽色鸽子”可说是无意中先由遗传基因变异,而后刻意育成,从无意到有意。
由于对“黑羽色鸽子”的偏见,我养鸽数十年就从不饲养黑色鸽子,棚中是清一色的灰、绛红雨点(包括紫绛色二线)和白羽色群体。一次无意间的机缘巧合,使我一反常态地去育种“黑老鸹”和作育它们的子裔,去研究探索它们的遗传之谜,这似乎难以令人置信。为什么呢!这还要从2012年秋说起,当年我舍中配对的两只绛红雨点,均是黄眼。(见资料图片1)以往它们育出子裔的羽色除了绛红雨点和红棱(红二线)外,就从未育出过其它羽色。可就在那年秋,这对鸽子作出的两只十多天的小鸽中,竟有一只的羽色类似白色,当时也没太在意,认为可能是绛雌“红杏出墙”了。快满三十天的时候,发现它竟是一只没有红(黑)二线的类似白色的小鸽。对这只小鸽变异的羽色真弄不清是它的亲鸽出了轨还是“遗传变异”,但我非常关注这只小鸽,将它纪录在簿并标注为(F1)。三个月后它的羽色变得很漂亮,似银灰而无红色二线,似白又罩有浅浅的红晕,全身飘着一缕淡淡的红云,一身银羽浑然天成,我叫它“银白”。
此后一年中这对紫红绛雨点没有规律地偶尔又出过三只这样的“银白”, 在家飞时被重伤一只,救治无效还是死了。这时第一只银白也成年了,是只沙眼雄鸽。由于年龄的增長,它的羽色也加深了许多,有些像红轮(红二线)了(见图1)。由于“银白”的羽色隨着年龄增長的变化,因而动摇了我当初对它“遗传变异”的认定。虽说F1银白雄己成年,因此我没有使用这只银白,而听之任之闲置了下来。这样无意间又给与了它自由择配的空间。凭它年轻血气方刚和強健的身板,竟抢佔了一个窩、拐帶了一羽有赛绩的灰雌在窩里哼哼唧唧,我还是没太在意,要哼唧你就哼唧去吧!很快灰雌就产下两个蛋,由于原窩主灰雄不断骚扰,第一窩只出了一只小鸽,六天后发现这小东西全身连皮帶脚全是黑呼呼的,像是一个黑煤炭团。由于原窩主灰雄不断地侵入打斗,这只刚出生几天的小鸽就被踩夭折了。至此,这只银白公见着入侵灰雄就追着啄打,最后入侵者只能是鼠窜了。那年冬季F1银白雄与灰雌育出了第二窩,是一对油黑色小鸽,一对同边雄。其中一只黑色挿白条(见图3、18)另一羽全黑(见图21)。我将这遗传現象登记在簿;黑羽白条为:(F2—1),纯黑色为:(F2—2)。
这羽(F1)银白雄配灰雌所作出的这对黑色小鸽,它的的性状表現全异于亲鸽,无疑是遗传变异或遗传基因突变重組所致。在这对亲鸽的延续作育中,其羽色的性状表現是没有规律的,时而一羽是银白另一羽是黑色,(见图5)银白羽色小鸽呈父本显性遗传,黑羽色为遗传变异,呈双亲隐性遗传。有时两羽全是黑色,呈亲本的隐性遗传。从未出过灰色小鸽。由于遗传变异(或重组),同一物种中产生了黑羽色的新个体。F1雄这种无意“偶尔巧合”的自由结合所育出的黑羽色有延续性,于是我萌发想育成一线黑羽色鸽子,也许这有些自不量力,原因是即算育成了一线黑羽色鸽子,但它能否适应本地区赛线,能翔多远!这些都是未知,尽管如此,我还是按自己的想法做了,經历了三年四个年头、目前己形成了为数不多的黑色小群体,能有参加今年的秋赛和冬赛测试的机会,它们的年龄都在半岁左右,其成败实难预料。这些能参赛的黑鸽子都是F2—1和F2—2采用杂交所育出的子裔。
这种由杂合子杂交后因遗传变异而产生的黑色个体,怎样去命名和称呼它,说它是甚么“品种”吗谈不上,叫什么“品系”么也不妥,原因它本身就是个“杂种”。 赏它个好听的名字吧,诸如甚么黑金刚、黑天鹅、绝色黑后等等又早都被养黑鸽子的前輩们用去了,想來还有一个既霸道又好听的名字还没人用,就是“黑霸王”。但这个名太大,我的那些黑玩意尚是黄口孺子,当不起霸王名。我觉得叫它“黑老鸹子” 比较合适。相形之下比叫它“杂种” 要雅得多了。
目前这些黑羽色深浅不一的小群体,还有待改良;改良后是否还能具备适应赛线赛距环境的特质呢?又耐人探索,这是个看不见的东西,还需时间去不断测试;这该死的“变异诱惑” 不知还要耗去多少时间才能完善这“黑老鸹”。
1) 成年后的“银白”羽色加深了,又类似红二线。
2) 半岁的“银白”羽色要浅得多
3)(图1)F1沙眼雄配羽灰雌作出的第一羽黑色白条雄
4) 黑色白条雄(F2)侧面
5) 图3F2-1所育出的同窩小鸽,一只银白一只黑鸽
6) 雌很矯情,凰求凤
7) 求偶
8) 与图3全兄弟同边雄F2-2(右一)
9) 三者说不完窃窃私语
10) 遗传变异后的黑羽个体
11) 遗传变异后的黑羽个体2
13) 黑色小群一脉相承
14) 半兄弟姐妹群
15) 黑色小群体3
16)F1子裔与F2子裔群
17)黑色小群与窗外的白鸽
18) 同边雄F1-1黑挿哺小雏
19) 在哺幼雏的黑雌
20) 同边雄F2-2配一羽700公里归灰雌
21) 同边雄F2-2出了两羽黑小鸽
资料图片1;双绛红雨点育雏[简称双绛]
资料图片2:CHN2011-10-448205雄
资料图片3:NL09-1196779雄
资料图片4:CHN2008-32-954827雄
资料图片5:CHN2006-01-141122 特比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