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台湾天落鸟

2008-10-08 14:11:09

      关于争论台湾天落鸟的优劣在很多赛鸽媒体上见过许多,都各抒己见。鸽友们也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直没有一个相同的说法。说到鸽子的优劣避不开一个问题——血统。鸽界有个共同的认识,鸽飞一滴血,可见优良的血统在信鸽比赛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如今的中国赛鸽界(包括台湾),国血的鸽子已经是凤毛麟角,换言之,满天飞的都是国外血统的中短程速度型的鸽子。因此,外血系的鸽子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天落的台鸽属于隐性的血统,无人知道它的出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在激烈的比赛中丢失的,原因却不得而知。     想了解更多,我们不妨从台湾赛鸽的环境和赛制去侧面了解下台湾天落鸟的价值所在。     2300万人口的台湾岛,信鸽的从业人员高达3万,每一个人都是职业赛鸽手,每一个棚都是职业赛鸽棚。这三万参赛的鸽友,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以赛鸽为职业,而间接从业人员是这个数字的若干倍。赛鸽已经成为宝岛台湾博彩的工具,一夜暴富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集3000只赛鸽地方支会,台面的奖金已然高达80万美金,融合到南北总会的5万只赛鸽中,巨量的奖金推动了全世界最高水准的比赛。台湾的赛制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赛制,采用多关限时淘汰制的当年幼鸽赛。在每年三季的大赛中,赛鸽必须要在21天的时间里赛完5关,每关的距离递增,必须在鸽会规定的最低39公里的时速归巢才能计算成绩,否则就遭淘汰。也就是说赛鸽不能当天归巢,第二天归巢的也失去晋级的机会,被无情的淘汰。台湾的赛鸽好比一次性的筷子。赛鸽从出生到死亡,一生只有一次比赛的机会。高位入赏自不用说,哪怕是迟归一秒的赛鸽都变得一文不值了(种不能留种,赛不能再赛),其竞争的残酷可见一斑。相比较欧美的赛制分成幼鸽组、青年鸽组、成年鸽组、老鸽组、雌鸽组、雄鸽组,一个环可以比地方赛、省赛、半国家赛、国家赛、国际大赛等等,一只综合高位入赏的台湾赛鸽从赛制上看绝非偶然。欧美赛鸽只能说它的一生有很多机会让它功成名就。     我们再从台湾的赛鸽环境去了解一下台湾天落鸟的价值。     台湾四面临海,气候多变,季风,强对流天气是台湾岛的特色。比赛不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被终止,再恶劣的天气只要有一只鸽子回来,成为伯马,比赛都算是圆满成功的,并不是追求它的高归巢率。这就是为什么五关比下来顺利归巢的甚至不到百分一。因为众所周知的网鸽勒索事件在台湾赛鸽界频频发生,从80年代起台湾信鸽比赛从陆翔变成海翔赛。陆翔与海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养过信鸽的人都知道,信鸽天性畏水,长江黄河都有可能成为陆翔鸽不可逾越的心理屏障。在无风三尺浪的大海上,没有任何坐标,没有任何参照物,没有任何可以停靠喘息的地方。赛鸽只有靠精准的定位,超强的体能冲破云层,顶着强风一口气飞完赛程中海翔的部分,成功登陆才有可能不被淘汰。大多数赛鸽葬身大海,小部分停靠出海渔船成为天落。相比陆翔的鸽子是幸运的,飞累了可以找个山头或田间小野歇歇脚,喝几口水,运气好的还可以吃到免费的“工作餐”,迟归巢的还可以领到一张叫归巢证的“文凭”。     台湾鸽友不惜巨资引进种鸽,精心作育、科学饲养、严格训练,从软件到硬件都堪称一流,做出的赛鸽却在大赛中因为不可预知的原因成为天落鸟。可以说每一只台湾天落赛鸽都带有优秀的血统,凝聚着主人所有的辛劳。试问,如果知道这只天落的出处,无论如何你是不可能从鸽主手中买到的。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台湾天落鸟最大的受益地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福建的鸽友对外籍名血鸽不屑一顾的态度了。在福建大名鼎鼎的“二名母”父血就是来自不知名的台湾天落鸟。真正在福建地区推动赛鸽水平的交流与发展的不是高价引进所谓的外籍铭鸽,而是简简单单的天落鸟,来自海峡东岸的名鸽缔造者。  

评论

李中原  10-27 16:43:23

台湾的鸽子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就算是再不好也是好的,因为赛事太过残酷,鸽子再好的体质也会吃不消的

小兴  10-21 09:11:35

哦是 CHN -2008.06 180 393

小兴  10-21 09:10:58

我这个有鸽子不知道是哪的~!哥们帮我找下 CGN-2008.06 180 393 上面就写这些~我也不知道怎么找~! 帮忙解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