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山上观林海,磨子咀上训信鸽

2013-09-22 17:03:29

  中秋节想去米仓山,观景训鸽兴致勃勃。结果,雾绕山城阴雨连绵。22日下午,云开雾散艳光四射,天晴了。下午15时半,我们装上四笼信鸽,驱车前往米仓山。   米仓山位于陇南市武都区北部,相距武都城40多公里,属西秦岭山脉支脉,平均海拔2000米。也是白龙江与西汉水两个水糸的分水岭。从略(略阳)武(武都)公路米仓山顶上有一条乡村公路直达鱼龙乡。我们从米仓山顶开车爬坡上山,山路弯曲,坡徒路险,行8公里山路,从秋林坪梁再上山就到了与云雾山相邻的磨子咀山。云雾山、磨子咀山是米仓山糸的最高峰,海拔约2100米。我们的车开到山顶场院,几个军人询问我们干啥?我回答:是不是走错路了?我们在这里训放鸽子。一名象军官的说:那好,不打扰你们了。随后我们将车退出院外,才看到一间烂房子墙上挂有“军事禁区”的牌子。我给军人们说:37年前我在这里看过军区文工团的慰问演出。这里已荒废了30多年,如今,又派上了用场。   我们在山顶场院边休整了一会儿,于16时50分开笼训鸽,蓝天白云,高山林海,鸽子绕了两圈就直插云霄,直接向西东面的武都城迅速飞去。   我们在山上远眺,正北面相距10公里的牛蹄关清晰明显。西东面也是武都城南面3600米的擂鼓山隐隐约约凸立群山之上,与磨子咀山空距36公里,这样的能见度,可见天气真好。17时我给85岁的老母亲打电话,让注意一下鸽子啥时归来。15时14分母亲打来电话:5点12分来了两只,刚刚到了一大帮。听电话里小文和文豪两小侄直嚷,20几只了,30几只了,都到了。我连说:好,好,好。回家后,测了一下空距:25.679公里,单程沿路43.813公里,往返87.626公里。开车三小时,鸽子飞了22分钟,山区训一趟鸽子,山路弯弯真不容易。   我们站在山顶,眺望米仓山,山青土红,林海郁郁葱葱。我感叹,米仓山变了,变成绿山了,青松、刺愧、白杨满山遍野,米仓山林海太美了。   1975年10月起,我在鱼龙乡卯家庄村插队锻炼三年,从安化镇到鱼龙乡50里的山路不知走了多少遍,当时荒山秃岭、山岩裸露,雨天路泥泞,鞋都被红泥脱走了,路,真难走。想当年,我步行焦家碾村、刘家湾村、石大坪村到安化镇的樊家坝村走30里的山间小路,到安化镇座班车进城赶考;大雪封山时从鱼龙乡翻瓦房山村,大雪漫无边际,看不见山路,30里的小道,一步一滑,几乎是连滚带爬经一整天才走到了隆兴乡,在乡上蔡书记生上木炭火,帮我们在火盆上烤化裤腿胶鞋处的冻冰,随后,走遍各知青点,清理财产;那时,我找叔父帮忙派车,翻山越岭160里从马营乡的龙沟煤矿给鱼龙乡卯家庄村的乡亲们拉了两车煤取暖过冬;想到当年在鱼龙小学当了一年多代理教师,夏初,学生们采摘来一束束红的白的草莓送到我手上的情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车行至米仓山林荫道上,路两边的松树已长成椽子样粗细。路幽林密,难辩东西。我给二弟、表弟讲:我插队时米仓山到鱼龙没有林,仅李家庙路上一些白杨树,知青烧火做饭都要去接近康县的刘桥村砍伐,来去近60里,知青生活也艰难啊。米仓山林带是在1983年武都县成立北峪河治理管理局后,才迎来了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好时节。当时连片治理,乡村齐头并进,全民动员在荒山野岭上植树。在第一任局长刘尚文带领下,安化、鱼龙、龙凤、马街等乡镇的群众在北峪河流域植树造林,经过30年的努力,米仓山造林18万亩,森林覆盖率迖到了百分之八十五。树上的松子、坡上的蘑菇,山间的野鸡,林中的鸟声,地里的药材,村民的笑声,村间院落的鸡鸣狗叫,砸洋芋较团的木锤声,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举目崇山峻岭峰峦叠加,满山草深林密青松油绿。五凤山也修有庙宇,但说不准庙宇名称。但位于米仓山上的武都区鱼龙镇焦家眼村,有一块石碑上刻着:全国林业劳模刘尚文功德之碑。碑的正面,记述着刘尚文用毕生心血绿化米仓山的感人事迹,碑的背面,刻着自发立此碑的160名护林员和当地群众的名字。有功于米仓山,就有功于人民。米仓山真是个好地方,如果你去米仓山,也去看看。   回返路上,从米仓山远望安化镇,八一中学分外醒目,对面山上的黎家湾村也修建的整整齐齐。一片彩云像凤凰一样,飞向五凤山麓,真是仙山有仙境,谁看了都吉祥。虽然辛苦,但城区方向,南天白云,晚霞初现,顿时让人心旷神怡。 磨子咀山远眺 米仓山上观林海 米仓山上观林海 磨子咀山训鸽 磨子咀山训鸽 磨子咀山训鸽图示 磨子咀山训鸽 磨子咀山训鸽 从磨子咀山上远眺擂鼓山 米仓山 米仓山 米仓山山麓村庄 米仓山、安化镇、黎家湾村 凤凰飞向五凤山麓 凤凰飞向五凤山麓 城区方向南天白云 城区方向南天白云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