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实力与竞翔成绩(下篇)

2008-05-25 21:00:51

      信鸽运动的发展在经济这个大背景趋势下,一些事业成功的人士,因某种因素喜欢上了养鸽,这些经济实力雄厚的老总自加入了赛鸽运动行列后,使赛鸽运动原有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同时,也因他们的经济实力推动了竞赛运动一个质的飞跃。这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也是赛鸽运动上可以肯定的。假如没有他们的参与,现今的竞赛水平也不会达到如此高速飞跃的前景。        尽管经济实力在人们意识中与知识的概念很难融为一体。其实,经济实力的多少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而智慧却又是知识的结晶。也许这种说法有些欠妥,但确实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养鸽业也与此同理,假如你有了财富不敢大量投入,同样也不会有大的作为,那些一出手就几十万引进种鸽的人,可他们深知养鸽的血统是最最关键的,再加上现代化的管理和科学饲养方法的结合,想竞翔成绩不好都难。以上这些,没有经济作为基础是很难做到的。例如我国养鸽大师李梅龄博士,要是他当时因缺乏经济实力,而引进不了优良种鸽,那么恐怕知识再丰富,也不会培育出现今的品系“李鸟”。正如“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所以,知识与经济实力在竞翔运动中是缺一不可的。        有了经济实力,我们可以不断地从优秀种鸽中筛选引进,也可以拥有最好的管理和饲养条件,还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鸽界奇才当顾问或来此亲临指导。不过,有经济实力丰厚的人最容易产生一种依赖思想。会使人与鸽子之间 感情也会随着经济的巨大投入而逐渐越来越远。因此,对养鸽的兴趣也随之而慢慢淡化,也有些人以至于会逐渐慢慢放弃。       以上这些只是我的一些狂想,也许有些不切实际。不过,这些都是现实。有些鸽友只是不敢面对罢了。那么,我们这些工薪层该怎样面对现今鸽界挑战呢?我将在下次会作更进一步的探讨阐述。      

评论

邱枫  05-26 23:57:39

资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东西,知识是资本转换的根本,没知识,哪来资本呢?有经济实力,可以加速鸽友成功的速度,却成不了鸽友永久成功的保障,事实上,是知识推动了社会资本的累计,归根结底,知识才是财富转换的第一生产力,事实上有钱的鸽友,不成功的冤大头比比皆是,钱少的成功者不乏其人,如果有钱就可以称霸赛鸽天下,那我们没钱的鸽友久不要玩了。如今的赛鸽界,那种“海战”夺冠的大家们,我也不知道该羡慕他们的钱呢?还是该羡慕他们的鸽子飞的好。如果有的选择,我宁肯选择没钱小鸽友的一只参赛前名次的鸽子做种,要不要“海战:夺魁的大家冠军。有钱不是过,没钱照样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