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赛鸽归巢动机和归巢欲望产生的原因和方法

2007-12-28 11:43:43

   我们主要应抓住赛鸽的一些天性。赛鸽归巢动机和归巢欲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有五性。这五性是:     A、赛鸽的领地性。     B、赛鸽的恋偶性。     C、赛鸽的恋窝性。     D、赛鸽的恋蛋性。     E、赛鸽的恋仔性。     这五性常被我们统称其为赛鸽的恋巢性。     6、如何创造和利用赛鸽的归巢动机     如何利用和创造赛鸽归巢动机和归巢欲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呢?     就是围绕赛鸽“五性”,在其五性中的重点上做文章。     赛鸽的五性是先天就有的,在个体间强弱有很大的差别,各方面的影响也会使它发生很大地变化。因此,我们应抓重点,抓主要问题,抓有利的影响因素,避开不利的影响因素。     A、 赛鸽的领地性:赛鸽的领地性,就是赛鸽出生后没有特殊原因和特殊情况它一生都不会离开出生地或者家。如果因人为的原因,敌害的原因,自然界的原因,自身的原因使它离开了出生地或者是家,无论到了多远、多么安全的地方,它都会产生恐惧感,感到新的地方很不安全,一有条件它就要飞回出生地或者是家。     赛鸽的领地性中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赛鸽的恐惧感;一个是出生地。因此,鸽棚的安全问题不可小视;也不能人为地对赛鸽造成家中有恐惧感;尽可能地让赛鸽在原鸽棚中参加竞翔,避免移棚或者少移棚。如果实在需要移棚,也应在25--45日龄以内不让其上房(楼)见天时进行移棚。否则会影响赛鸽领地性中的归巢动机和归巢欲望问题。     参加公棚赛时,尽可能地选择本地公棚参赛。这不仅能保障赛鸽适应环境等问题,对于保持赛鸽领地性中的归巢动机和归巢欲望,提高选手鸽的竞飞速度是相当的有好处的。     B、赛鸽的恋偶性:赛鸽的恋偶性,就是成年赛鸽在繁殖季节里,由于性激素分泌活跃和增多,使赛鸽产生一种求偶和交配欲望的心理。赛鸽的恋偶性是产生赛鸽归巢动机和归巢欲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和条件,其中“情”是重点。赛鸽在发情高峰期,每天的交配次数明显增多,夫妻间行影不离、亲亲密密,追蛋现象出现,此时赛鸽已具备了最佳归巢欲望的原因和条件,参加竞翔正是时机。特别是雄鸽参赛效果会更好。     对于分棚赛的雌雄选手鸽或者使用鳏夫制竞翔法的鸽舍,同样离不开“情”字。从情字上着手调整选手鸽的竞翔状态是使成年选手鸽达到竞翔颠峰期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     如,在调整选手鸽竞翔状态期间,也可使用一些补助方法,适当地增加些黍子(北方称糜子,是黄粘米的原粮)、麻子的投喂量。黍子不仅可提高竞翔鸽的抗饥饿能力和增加竞翔鸽的体力,它和麻子还是一种食物催“情”素,它们虽然与性激素类药物的催情作用无法比拟,但是它对于鸟类催情是最适用的方法。养鸟人为了提高鸟的鸣叫声就用此方法。制作的蛋小米喂鸽也有催情功能,但是蛋米的配比量一定要掌握在恰到好处上。蛋米的比例1:1为宜,既1斤小米1个鸡蛋拌均晾干后即可使用,而且不能多喂。多喂会造成鸽子的胃肠道不适,严重者会引起胃肠炎而造成鸽子拉稀。     在情字上下功夫,还有一些其它方法。如选手鸽出赛时适当的让它与配偶见面,但是不能让它交配。这样做不仅可节省参赛鸽的体力,更主要的是为了增加其恋偶性,使其开笼后急于回家见到配偶与之交配。        C、 赛鸽的恋窝性,赛鸽的恋蛋性,赛鸽的恋仔性是赛鸽天性的重要表现。     由于赛鸽传宗接代的需要,它们必须具备这方面的天性。由于其天性的存在,鸽体内也存在着与之相适应的功能。这些功能其中有生物钟,用于掌控各方面所需的时间。如孵蛋时间需17-18天,有的鸽子多一天都不孵;泌乳问题也有一定的时间性,一般的高峰期是前2后6。既雏鸽出壳前2天和后6天,而且无论怎样雌雄鸽均会按时分泌鸽乳。还有雄鸽的追蛋行为,表明雄鸽已预知其配偶的产蛋时间了。所以“时间”是我们必须抓住的重点。    如,在泌乳的高峰时间内让选手鸽参赛,获奖的几率就大。由于泌乳的生理作用,选手鸽的归巢动机会更加积极和明确,归巢欲望会更加强烈,恋仔的心情和想见到亲子进行哺喂的心理会更加迫切,这样开笼后它肯定会加快飞行动作,全力、全速地向家飞,到家后它会很快地入棚。     在利用“时间”上,根据各种情况的不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孵假蛋的选手鸽的上笼时间最好调整在雏鸽出壳的前一天,既不能超过18天。如果超过了18天,生物钟灵敏的鸽子不仅会失去恋蛋、恋仔性,还会失去恋窝性。如果选手鸽失去了内在的心理动力,想拿到好成绩是比较困难的。     使用假蛋时,可在雏鸽叨结的时间内,将假蛋换成电子模拟鸽蛋或者人工模拟鸽蛋,其作用不亚于孵真蛋的效果。     探讨和研究赛鸽的天性因素、心理活动因素,掌握和利用赛鸽的天性因素、心理活动因素,是我们提高赛鸽竞飞速度的重要方法、核心方法。请新入门的鸽友想办法提高赛鸽竞飞速度时不要忘了赛鸽的天性因素和心理活动因素。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