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鸽病防治
2006-03-23 17:42:26
关于鸽病防与治,在养鸽活动中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甚至于可以编一本专著,本网站现搜集整理的多为常见疾病,其用药物也尽能为一般市场药店较容易购买的人用药,同时也建议广大鸽友可选用兽药店给鸡、鸭使用的药品,或专用鸽药更好,但不主张购买高价格药物,对于常见鸽病,一般药物都很便宜,对症下药即可。
1 鸽新城疫:亦称“Ⅰ型副粘病毒”。1981年在苏丹鸽群中流行,后传至欧美国家。病毒通过饲料、饮水、鸽具等接触性传染。其症状为羽毛蓬松、精神萎靡、呈阵发性痉挛,头颈歪斜、颤抖,一翅或双翅下垂,脚爪麻痹,飞行失控,排黄绿色水样粪便,食欲差,体温高达摄氏43度。此病对鸽群的危害最大,多发病于春季比赛期间,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注射疫苗预防。
2 鸽痘: 病毒性传染病,要为接触性传染,幼鸽的感染率最大。潜伏期一般在4—8天,病程一般3—4周,愈后有免疫力。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
3 流行性感冒:亦称“单眼伤风”,病毒性传染病,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幼鸽的感染率较大。其症状为单眼或双眼肿胀,流出胶状分泌物,鼻瘤呈粉红色,流涕、鼻塞、打喷嚏,呼吸困难,常扭动脖子,怕冷而蜷缩在一角。治疗方法为隔离,喂服呼吸道消炎药。
4 副伤寒:亦称“沙门氏菌病”。属于细菌性传染病,是最严重、普遍的鸽病之一。其病症可分为肠型、关节型、神经型。肠型为肠道炎症,腹泻,粪便粘稠或水样的带泡沫的褐色或绿色液体。关节型症状为脚和翅膀关节肿胀,翅膀关节有黄色的硬物,导致无法飞行。神经型为脚、翅膀、头部神经麻痹,使翅膀下垂,脚无法站立,头部晕眩,形成头颈斜,机体失控。防治方法为注意鸽舍卫生,保持通风干燥,防止病鸽和外来鸽的进入,用加强金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素投入饮水中,一旦发现病鸽,一定扑杀深埋,并做好环境消毒。
5 大肠杆菌病:细菌性传染病,致病原因是饲料管理不良,鸽舍污秽潮湿,气候突变,及应激因素增多。症状为肠炎或下痢,粪便恶臭,呈灰白色或青绿色,并带有粘液。防治方法为搞好饲料管理,防止霉变,不定时的在饮水中加入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
6 鸽霍乱病∶亦称“鸽巴氏杆菌病” 、“鸽伪结核病”和“鸽出血性败血症” 。细菌性传染病。致病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或天气突然变化。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主要症状跛足、关节肿大、慢性呼吸道炎症、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大量饮水、不进食、拉稀。发现疫情,对病鸽实行隔离,未病鸽每羽每天服用一片土霉素片,服用三天,对病鸽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各2万单位混合注射,早晚各一次,连续三天。
7球虫病∶原虫病的一种,各种鸟类均受侵害,几乎所有鸽子都是带虫者。常用药物为“球速杀” ,大多数鸽药店或兽药店有售。但此鸽使用时应防止过量。
8毛滴虫病∶也是原虫病的一种。主要寄生在鸽消化道上,与球虫病一样,是鸽子最易感染的一种疾病。用1/1500锍提或1/1500的碘液加入饮水中钦用,或在鸽药店、兽药店购专用毛滴虫药。每年春秋季必须要专治二次。
9蛔虫病∶勾体内传寄生虫病。是最普遍的一种病。寄生在鸽小肠中随鸽粪便排出,肉眼可见。3月龄幼鸽最易感染,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鸽体有寄生蛔虫2-5千余条,生长停滞,明显消瘦,贫血,成鸽重症时失去性欲,雌鸽停止产蛋。最好办法是在每年比赛结束后进行一次驱虫,目前鸽药、兽药店均有驱虫药出售,在无鸽药、兽药店的地区,也可以在中药店买中药“使君子” 小量煎汁供鸽饮服。
10毛细线虫病、四射鸟圆线虫病、绦虫病等鸽体常见寄生虫病,均可用此办法防治。
11羽虱病∶体外寄生虫病。寄生在鸽子飞行羽毛及层羽的下方,靠近羽轴和羽枝之间,食羽枝和小羽枝,危害羽翼影响飞翔能力。防治办法,用“灭虱灵” 擦洗鸽体或兑水鸽子自浴。每年必须二次以上的清除。 或用5%的“敌百虫”溶液洗浴,注意不要使溶液进入鸽眼!
鸽病的简易诊断方法
鸽病的简易诊断方法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即视、触、嗅、听、剖。就是用人的感官对鸽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判断、分析,对其病症作出诊断。
视即视诊。就是用人的眼睛对鸽的群体和个体进行观察的方法。群体检查的内容包括静观察、动观察、粪便观察及饮食观察4个方面。静观察是在鸽群安静状态下观察鸽体的精神状态及体态,被毛是否有异常;动观察是在静观察之后轰起鸽群进一步观察其运动、飞翔状况,对周围的反应敏感与否,有无离群独立,跛行斜走的情况。与此同时观察鸽群的采食、饮水状况及粪便的性状有否异常。在群体观察中若发现有表现异常者,随即剔出进行个体检查。
个体检查时,首先观察鸽的头部,看其喙、鼻瘤及其他无毛部位有无苍白,发绀及痘疹等,眼、口、鼻孔内有无异常分泌物流出;打开口腔看其粘膜是否苍白,有无充血、出血变化。口腔粘膜与喉头部位有无假膜或异物附着;然后看其胸肌、腿肌的肥瘦丰满程度,关节有否肿大、骨折等现象。最后,看其被毛是否清洁整齐,有无光泽,同时注意观察泄殖腔周围有无粪污。
触即触诊。就是用手触摸被检查部位的质地、较硬度。如可用手触摸嗉囊,感触其充实度,判断其内容物的性状、触摸其胸肌、腿肌的厚度,有时还可用手伸入泄殖腔内触摸腔内器官有无肿胀、病理结节及腹膜炎等。
嗅就是用嗅觉来判断鸽体的分泌物及排泄物的气味是否异常。如鸽患肠炎时,其粪便恶臭;有机磷或有机氯农药中毒,可闻到农药味。
听即听诊。就是用听觉来判定鸽体的鸣叫声是否异常,呼吸时有无喘鸣或呼噜噜的异常响出现。
剖即剖检诊断。为了对患鸽的病情有一个全面了解,仅在生前作临诊观察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病死鸽或重病于濒死期的鸽体作剖检观察,以了解内腔器官的病变情况。剖检诊断时,应对被检鸽的心、肝、脾、卵巢、腔上囊等器官作全面检查,同时要注意观察胃、肠粘膜有无异常变化。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诊断法,只能对鸽病作出初步诊断,鸽病的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作病原学诊断方可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