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 防 寄 生 虫!

2005-10-11 8:13:59

     近日,记者在北京蓝天信鸽养殖中心采访时了解到,夏季由于高温高湿的天气,会滋生各种细菌引发疾病,这个时候是鸽子寄生虫病的高发期,虽然少量的寄生虫并不会对鸽子造成伤害,但当有大量寄生虫寄生时,则会带来疾病,甚至死亡,专家提醒鸽友们一定要做好寄生病的防治工作。鸽子的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1.蛔虫:寄生在鸽子的肠道,虫体呈淡黄白色,粗线状,虫体长约2-7厘米。成熟的雌虫体内充满虫卵,虫卵呈椭圆形深灰色,壳厚而光滑,对化学消毒药的抵抗力很强,但在直射的阳光下1-1.5小时,或沸水处理或堆沤发酵均可死亡。蛔虫病是常见的鸽线虫病,病鸽呈现明显的消瘦、消化机能障碍、生长发育受阻,寄生严重会导致鸽的死亡。2.毛细线虫:寄生在鸽子的食道、嗉囊或小肠黏膜内,虫体呈淡黄白色、比毛发还纤细。病鸽表现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头低眼闭,贫血消瘦,腹部不适,排带红色黏液的稀粪,严重时脱水昏迷,衰竭而死。3.球虫:一种原虫,整个生活周期为7天。鸽子的球虫主要有二种:E.necratix 和E.labbeana。其中E.labbeana 是鸽子最常见的球虫,对鸽子伤害最大,夏天及秋天因气温较高,是球虫活动力最强的季节。病鸽感染球虫时会出现排带有黏液的水样粪便、下痢或血痢、食欲下降、脱水消瘦、虚弱麻痹和精神怠倦等症状,会引发鸽子的下痢及肠炎,雏鸽、幼鸽和信鸽都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4.毛滴虫:一种单细胞鞭毛虫,虫体呈梨型,有四条鞭毛用来运动,通常会在病鸽上、下颚,食道,喉部或內脏出现黃色病灶。鸽子感染毛滴虫之后病变多局限在上消化道,如果仅有感染毛滴虫并不会造成死亡,但如果有其他的病原协同感染(如鸽副伤寒)则会加重病情。鸽子感染毛滴虫后可造成三种不同的病型:咽型(Pharyngeal form)——病变主要是在上、下颚,食道及喉部;脐型(Umbilical form)——在雏鸽脐带周围出现黄色硬快,会造成幼鸽发育受阻;內脏型(Organ form)——病变会在內脏造成明显的病变,通常在肝、肺可看到黄色干酪样的局部病变。一般症状包括下痢,瘦弱且容易感染其他的病原。在临床症状方面,病鸽会出现体重下降,羽毛逆立,生长不良,食欲不好,口腔有黏液,眼角有时会出现分泌物,上、下颚,喉头,食道有黄色干酪样沉着物和溃疡。5.绦虫:虫体呈扁平、乳白色,呈分节带状,由头节、颈节及链体3部分组成。绦虫必须有中间的宿主,如螺、蚱蜢等,这些中间宿主食入绦虫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在中间宿主发育成为幼虫,鸽子因食入这些中间宿主而感染了绦虫,幼虫进入鸽子肠道并在肠道壁上吸收养分,成熟的虫体节片会由病鸽肠道脱离并排出体外,再继续感染其他鸽子。病鸽除一般性诊状外,还可见腹泻,在血色粪便中有大量黏膜,有时夹杂细小的乳白色虫体节片,病鸽表现贫血、消瘦、呼吸加快、行动迟缓和衰弱,或有自两腿开始逐渐向全身其他部位扩展的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6.吸虫:外观呈扁平状,和树叶形状相似,长有一个或多个吸盘。吸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寄主,如:蜗牛、螺、鱼类等。病鸽感染吸虫后,病情根据吸虫的多寡有不同的病症,严重者会出现肠炎、血痢、严重贫血、体重下降、胸肌委缩、身体非常虛弱、不耐长途飞行等问题。7.血液变形虫:寄生在鸽子血液中的红血球,造成病鸽出现严重的贫血及內脏、肝肿大,血液寄生虫的生活史可分有性生殖及无性生殖期,无性生殖期的裂殖体是在內皮的血管上皮细胞中进行的,而配子体则是在血液的红血球中。本病原可经过多种昆虫(如蝇、跳蚤)来传染,病鸽在感染血液变形虫之后会出现贫血、消瘦、羽毛失去光泽、肺肝肿大等症状。鸽子的体外寄生虫体外寄生虫对鸽子影响较大。寄生虫会摄食鸽子身上的皮屑,死亡的细胞碎片或皮肤上的羽毛及其他附着物。有些则只吸食血液或体液或淋巴液作为它们的营养,体外寄生虫不但会使鸽子的皮肤受伤,还会造成鸽子精神不安和生长受抑制,母鸽产蛋率下降或受精率下降等其他问题,有些则可能将病原传给下一代。1.蜱:蜱的体形较大,体长8毫米,宽5毫米,厚1毫米,成虫的特征是八只脚,无翅膀,幼虫则是六只脚,蜱可把卵产在周围的环境中或鸽子羽毛上,夏天高温高湿很适合蜱虱的大量繁殖。成年蜱能吸取0.3毫升血液,10只蜱所吸取的血液约占一只幼鸽总血量的1/10,其危害及其严重。幼鸽受大量蜱侵害后引起严重的爬行性瘙痒,被叮咬的患鸽常表现痛痒不安,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受阻,皮肤损伤,很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并形成小脓肿,或失血死亡。吸血导致别的传染病很容易发生,如鸟疫、鸽痘等。2.鸽虱:因为它可以寄生在鸽子的羽毛上,故又称为羽虱。羽虱很小,身长在6毫米内,有的甚至不超过1毫米,要非常仔细才能看到,正常寿命有几个月之久。羽虱不吸血,羽虱吃鸽子身上的羽毛、羽粉、浮皮、皮屑和皮肤上的死亡细胞碎片等。羽虱会在鸽子羽毛间乱动,使鸽子不能安眠、心情不好、食欲下降、羽毛快速掉落、羽毛成长不良及母鸽产蛋率下降或受精率不高等问题。3.恙虫:吸食鸽子的血液、体液、羽毛等物质为生。恙虫的生活史可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目前已知对鸽子最具威胁性的有红恙虫、疥癣、鳞脚恙虫等种类。鸽子红恙虫(Red mite) :吸血,可将卵产在外部环境中,会引成鸽子贫血,生长缓慢等问题。疥癣(Body mange mite) : 以体液或组织液为生,在被咬的地方会出现红肿及发痒,羽毛掉落等问题。鳞脚恙虫(Scaly-leg mite):以组织液或体液为生,多寄生在脚部,造成脚部脱皮、红肿。4.臭虫:吸食鸽子血液的禽类昆虫,腹部平坦,白天躲进墙壁或地板的缝隙。大量臭虫寄生会造成幼鸽贫血,被咬的地方由于唾液进入,伤口会出现红肿及瘙痒。5.甲虫:是一种昆虫,对鸽子伤害较小,但它是绦虫的中间宿主,有时会叮咬鸽子的皮肤或脚部。6. 跳蚤:是一种红色无翅膀吸血的昆虫,成虫身体呈侧面扁平。它们会在鸽子身上乱跳,能跳至另外一只鸽子的身上来传播病原,会把卵产在鸽子的羽毛上。狗、猫身上的跳蚤有时也会攻击鸽子。寄生虫预防及控制原则上应避免密集饲养,鸽舍要保持干净,通风良好,粪便每天要及时清理,饮水及饲料不要被粪便污染。定期消毒,清洗鸽舍的地板,所有的角落缝隙打扫干净后再使用消毒剂,用温水清洗的效果更佳。饲料营养平均也是不可忽略的,平时多添加维生素可增加鸽子的抵抗力及免疫力,能预防其他疾病的入侵。部份寄生虫需要中间宿主,所以清除这些可能携带虫卵的中间宿主(如蚯蚓、田螺、昆虫等)也可达到预防的目地。有机磷、杀虫菊脂等药物是常用来消灭体外寄生虫及蚊蝇等的杀虫剂,也可以用在鸽舍及鸽子的身上。在使用杀虫剂时,必须小心谨慎,有些药物会对人有毒性或刺激性,特別是有机磷类的药物,必须很了解及清楚这些药物的成份、使用的方法、剂量、浓度及有效期,必要时要请教医生,以对症下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