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育鸽札记(24)

2007-11-11 21:55:56

通过前几章介绍过优秀栉膜的基本特征后,已将所观摩见到的众多有影响有代表性的种赛鸽的栉膜特征介绍给大家,相信已经引起一些有心鸽友们研究兴趣。下面我将针对鸽友来信内容,具体的简单明了的解答几个问题: 1.是不是有栉膜脉线的鸽子都是飞得快的鸽子,或者有的鸽子有亮线,为何飞不快? 回答:不是。 为何?大家首先要明确栉膜板面上的亮线是何物(是大脑神经感应末梢的外露),明白了这一点就确立了栉膜板面上有亮线,有脊隆起现象的赛鸽,与栉膜板面平淡的赛鸽其脑神经和视神经相比就发达。 大家都知道一羽赛鸽夺冠是多方面因素相聚而促成,同时栉膜脉线和栉膜隆起亮脊也会受到赛鸽体能生理周期高低潮的影响,平常单单观察赛鸽外表眼神的光亮度也会让我们看出赛鸽的精神状态好坏。试想两羽血统一样优秀(同父母),它们栉膜板上都有亮线或亮脊,其中一羽体能不佳(脉线隐退或暗淡溢出较浅没有力度),另一羽体能处于颠峰状态(脉线明亮凸显)的赛鸽哪羽会飞的更快呢? 所以建棚初期,针对优秀飞行遗传特质的定向引种就非常重要。而平时保持赛鸽优秀特质的遗传和保持促进体能的生理颠峰+运用适当的诱激手段+适飞的天候就决定了它是否具备了快速飞行夺冠的潜质。 2.鸽子栉叶排列的疏密有何关系? 回答:栉叶要求饱满起皱粗糙发达挂霜有色彩,叶根与栉杆连接处要粗壮扎实,叶与叶之间和两侧排列对称要疏密整齐,过于疏散的不适于作种(栉叶排列稀疏的栉杆相对也纤细)。如果将单侧排列栉叶数以10个叶片为分界线,小于10的适飞中短距离。大于10的为中长距离。特别要强调:不管叶片多少,从栉板头部伸向栉尾方向的栉叶,一定要饱满排列紧密。栉叶饱满有尖有猩红色彩,似橘红色亮珠或紫葡萄色亮珠和上面有亮斑闪耀的为种赛鸽首选。 3.怎样才能看出这只鸽子是以速度为主,而另一只是以稳定为主呢? 回答:飞行速度和归巢率稳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养赛鸽追求的是(600-400公里赛距间)在归巢稳定的前提下发现和培养能快速归巢的鸽系。速度的提升需要自然外部条件与自身内部条件和飞行思维意识的统一。单从栉膜而言,栉膜整体色彩偏浅的(姜黄,浅黄,色泽质地饱满)栉干窄细整齐,栉叶色彩明亮饱满有尖的,栉尾过渡形状尖细挺拔形似军刺的,通向栉尾区的栉板中间必须有发亮的脉线或带有色彩的脉脊,这些都是速度的特征。而栉膜整体宽厚栉尾部粗壮(栉膜整体形似长葵花子),栉膜尾角尖处粗钝的,或形似胡芦的大多飞行速度及归巢率相对稳定。对于一羽栉膜仅有一根细长的亮栉脉线,而另一羽栉膜有长脊隆起或栉膜脉线呈复合型脉线的(在浅咖啡色或姜黄色的栉膜板面中间,脉线总体呈:宽青色正中间又有生出一条有厚度的白色及牙黄色脉线),这两羽相比较而言,有长脊隆起及有复合型栉脉线的比仅有一条细亮线的既有速度又有耐力,同时对天候的适应性也更胜一筹。这一点请读我文章的有心鸽友们特别留意,因为在现实中具有优秀栉脉亮线的赛鸽比率本来就很小,具有长脊隆起和脊脉闪耀(黄色或红桔色)亮丽光彩的及复合型栉脉线的赛鸽就更加少之又少。 如果您有一羽栉叶饱满有尖,整体呈猩红色彩,叶面上还布满耀眼的亮斑,同时又具有闪亮的通向栉头的宽阔长脊复合型栉脉线的赛鸽,恭喜您有了一羽超级种鸽。 4.分析赛鸽的定向能力看哪里? 这个问题我一直不愿意回答,因为回答起来容易给人误导的印象,讲起来对于初学者似乎也很抽象,这里我只做简单的回答: 首先要知道栉膜可以分为两个区域,栉头前半部位和栉叶的特征侧重于育种能力,栉尾部位的特征侧重于飞行品质。不同区域不同位置不同的特征揭示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相信看过上述所讲也就基本明白定向能力的区域。其实解释也可从其整体去综合论述。因为赛鸽定向功能,是眼表神经组织和眼底内各个神经组织将外界映象汇聚到栉膜发达的感应神经组织上,经过感应神经再传输至大脑思维神经,然后完成对外界信息的综合感应分析,从而快速做出对身体各部位神经的行为指令。如果哪位鸽友非要钻牛角尖,非要让我指出是哪个位置,请你把眼底镜档位调至最低档(必须认真观察),就会看到那个就好像包裹在蚕茧内的栉尾的尖尖头(形色似生锈的螺丝钉头)。此时观察要点:挺直的尾干,尾尖居于椭圆形蚕茧(奶白或奶黄色光圈)小尖头上似铁棒粘满了黑色磁粉,(似被黑色斑点包裹,越多越密越好)。在尖头与椭圆形拱壁之间也漂浮着黑色似磁粉般的微粒。对于这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个人将它叫作地磁场感应磁粉,这也许就是赛鸽对赛途中磁场感觉强弱最敏感的器官特征。经观察磁粉黑色微粒的多少同栉膜脉线浮出的明暗强度与赛鸽生理周期体质状态密不可分(有人给赛鸽喂磁粉或铁粉是否会对该神经器官产生影响,我没有试验过)。我只讲优秀赛鸽最具代表性的形状(观看中:栉尾头无力度,不尖挺弯曲,不居中的淘汰)。当然看的鸽子多了慢慢的你还会在这个“磁棒”的头部区分出几个不同的栉尾头部形态(如丫字形等)因为我不想引导大家去钻牛角尖,造成按图索骥的本本主义的印象,使研究思维陷入仅重视局部,顾此失彼造成思维认识僵化。不过我还是要再次强调:研究赛鸽栉膜定向优劣问题,思维一定要活跃,知道了局部特征后还是要考虑从栉膜整体和各个部位的形状特征、质地、色彩,以及栉膜的背景光颜色、面砂形色,及赛鸽的健康状态、体形、羽形,适飞的天候等角度由点到面去综合加以评价。 5.我喜欢既有优秀的栉膜特征同时栉膜又摆动频繁的鸽子,眼球表面组织的快速特征及灵活与眼内栉膜组织的快速灵活特征是内外统一的关系。尽管有不同观点认为眼表特征与眼底特征没有关联性。可那镶嵌在眼表底板面沙之间及眼志上的闪耀着金色光斑的粒子(眼表组织优秀育种特征)与镶嵌在眼底栉膜组织(板,叶,齿)上的耀眼的银色光斑粒子(育种和快速特征之一),还有眼底栉膜的摆动与面沙抖动瞳孔收缩之间的同步现象等等,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它们是有关联,是有相同意义的吗?其实看眼底比看眼表所不同的是:眼底比眼表揭示的意义更具体更明确,这是因为眼底栉膜是所有眼表组织对外界感应向大脑传递信息的汇聚点,是大脑思维神经末梢在眼底栉膜组织上的外露。 6.栉膜不同的色彩对揭示适应天候的意义。 首先要明确的是:栉膜的整体色彩和其相应的不同背景光色彩揭示了该羽赛鸽适飞的地理天候,这是许多研究栉膜的先驱者们经过长期观察不同地区地理天候下的优胜鸽栉膜色彩概率后得到的经验,同时也是部分鸽友在引种时强调选择自己地区适飞的鸽系来定向引种的理由。栉膜的色调笼统的讲有四色之分:金(草黄,老姜黄),银(银白,雾白),铜(古铜,紫铜)铁(棕铁锈,黑铁青),是栉膜的基本色彩(不过我认为分四色太过于笼统。单说黄色就有,皇帝穿的明黄色与50年代将校呢的黄色就相差很大,而且表达的飞行距离耐力,也各不相同)。我之所以在文章中将栉膜色彩形容为加入牛奶的咖啡色的原因就是加入牛奶的多少决定了栉膜的色泽。同时也决定了适飞的程距。以栉膜的色彩和背景光色可大至划分相应适飞的天候。但也不可教条的套用。因为相对于判断杂交鸽栉膜色彩而言就是显得比较模糊(届时还要看栉膜特征遗传的走向)。 大体上讲: 黄姜色栉膜同时背景光色彩呈晚霞红色的,对于晴好天气比较适应,在飞平原500公里左右距离的赛鸽中发挥较多。 银白色栉膜是栉膜中比较少见的色彩,具有银白色栉膜的赛鸽通常飞速较快,适合400公里之内短距离赛,但适应的地理条件天候与黄色栉膜相比较广。 铜色栉膜是界于黄色和铁色之间的色彩,适应性很强。在晴好天气和阴雾天气不同程距都有好的发挥。如果有垄脊,自身条件很好,加之适当的诱激,在600公里之内会有高分速的上佳表现。 铁锈色栉膜大多质地较粗厚,同时背景光色彩呈冷月光色的较多,对于阴雾天气比较适应,在飞60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赛鸽之中较多。 上述是针对鸽友们的来信提出的问题来解释我对栉膜的认知,在本文结尾我还要进一步强调:大家研究栉膜千万不要认为掌握了栉膜的某一点就可以“以一点而窥全貌”发现超级鸽。其实评价一羽赛鸽栉膜的飞行和育种优劣同评价眼外表组织一样,需要点点相加综合评价。 研究栉膜特别讲究分辨“质地与色彩之间的相互搭配”,而这种搭配关系就是一种对现实栉膜形色的发现以及在育种前再设计创造的艺术。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