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天地》之赛鸽饲喂技巧的理论研究一文的读后感
2005-09-03 20:25:22
今天看了赛鸽饲喂技巧的理论研究的文章觉得对赛鸽饲养有一些指导作用,故而将读后的一些感想写下来,以后在实际饲养中运用并观察效果同时进行改进。
一.赛鸽饲养的一些理念
1. 赛鸽饲养对赛鸽体能储备的影响。赛鸽不能饲养的过于肥胖,这样的结果会使赛鸽飞行负担过重,提高双翅振动的频率,增加机体无氧代谢供能的比率,降低有氧代谢供能的比率,导致赛鸽持续飞行运动时间的缩短。赛鸽饲养的骨瘦如柴就更不用说了,一个病人怎么能够完成比赛呢?这就要求赛鸽饲养一定要达到如下的水平:赛鸽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和正常的体能储备需要既不能喂的过多也不能喂太少。结果就是要均衡。
2. 赛鸽饲养要注意饲料的营养搭配。赛鸽主要需要的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同时不能够忽略了维生素,铁,钙等微量元素的提供。这就要求赛鸽饲养一定要:饲料种类多样化,营养成分科学化,适口性吸引化。
3. 赛鸽饲养是培养赛鸽恋巢性和亲和力的最佳方法。饲养工作是一天必须的工作也是接触赛鸽的最佳时间。提供良好的喂食环境是取得效果的重要手段,用手喂食将是不错的方法。
4. 赛鸽饲养中量的控制和时间的控制。这就要求了解赛鸽机体的一些特性。研究表明赛鸽进食后的消化与吸收阶段,副交感神经系统处于优势兴奋状态,以加快食物营养的消化与吸收,促进体内糖元,脂肪和蛋白质等能量物质的储存,此时赛鸽主动飞行运动明显减少。而赛鸽处于饥饿状态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活动处于优势状态,主动飞行运动时间就比较长。
5. 利用赛鸽生理特性运用饲喂控制激发赛鸽情绪。赛鸽在饱食后还未开始进行消化时心理状态时满足和愉快的,此时赛鸽交感神经系统处于优势兴奋状态,此时放出赛鸽其能够飞行很长时间,这是因为赛鸽的情绪得到激发的原因。
二.赛鸽饲养理念的运用
1. 种鸽配对前的饲养:种鸽配对前的饲养对将来的选手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此时的要求是:提供种鸽足够的糖,蛋白质和脂肪,同时增加营养品的使用和微量元素的提供。这种喂法一直到幼鸽离巢。幼鸽离巢前享受同样的待遇。
2. 选手鸽主动家飞的饲养:如下表
喂食时间 |
喂食种类 |
喂食量 |
清晨家飞后进行喂食 |
碳水化合物类,小种子类,减少豆类和脂肪类 |
保证选手鸽在下午放飞前不饥饿素囊内又没有什么食物为佳 |
下午家飞后进行喂食 |
综合性饲料即赛飞料 |
保证选手鸽第二天清晨放飞前素囊内无任何食物 |
清晨家飞后进行喂食 |
碳水化合物类,小种子类,减少豆类和脂肪类 |
保证选手鸽在下午放飞前不饥饿素囊内又没有什么食物为佳 |
3. 一种测试选手鸽归巢能力的一种方法:即减食训放法
时间 |
喂食量 |
训放前第十天 |
平时喂食量的50%进行饲喂 |
训放前第九天 |
平时喂食量的30%进行饲喂 |
训放前第八天 |
只提供水不喂食 |
训放前第七天 |
平时喂食量的50%进行饲喂 |
训放前第六天 |
平时喂食量的30%进行饲喂 |
训放前第五天 |
只提供水不喂食 |
训放前第四天 |
平时喂食量的50%进行饲喂 |
训放前第三天 |
平时喂食量的30%进行饲喂 |
训放前第二天 |
只提供水不喂食 |
训放前一天 |
平时喂食量的50%进行饲喂 |
早上进行100公里的训放 |
|
如果不能够经过这一考验就证明此选手鸽没有培养前途了。
4.选手鸽归巢后的饲养:选手鸽无论比赛还是训练都有一个归巢后饲养的问题,这个工作也非常重要,只有体能的超量恢复才能够飞行更远的距离。归巢后第一要点是休息,满足第一点后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