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赛鸽体内寄生虫病的中药药理
2015-10-28 14:42:26
赛鸽体内寄生虫病的发生一直是困扰鸽友的难题。因为稍有不慎使赛鸽感染体内寄生虫直接导致赛鸽竞翔能力的下降,严重感染时还可能导致赛鸽死亡。如何选择符合赛鸽特点的防治体内寄生虫病的药物,已经不能完全按一般家禽的防治办法,因为赛鸽体内寄生虫的发生不仅仅是与赛鸽争夺营养物质的问题,而是体内寄生虫在消化道争夺营养物质的过程中造成消化道和肠道的严重损伤。而采用现代医药在治疗和驱虫过程中,因药物的有毒成份造成体内某些组织和器官的损伤,直接影响赛鸽飞行运动能力的发挥。对现代西药的研究证明:西药对赛鸽的毛滴虫、蛔虫、绦虫等的驱杀效果较好,但对于因寄生虫侵害的消化道和肠道出血等病变的治疗作用不明显。加之赛鸽体内寄生虫的感染经常出现复合感染的特点:即已经发现感染了蛔虫病,但同时也发现感染了绦虫的复合病状。许多鸽友虽然有多年饲养赛鸽的经历,但作为鸽子的饲主正确判定赛鸽感染了哪种寄生虫病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对体内寄生虫的复合感染的掌握显得十分困难。
一、赛鸽体内主要寄生虫病的特性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以毛滴虫、球虫、蛔虫、绦虫和毛细线虫作为药理研究对象。
1、鸽毛滴虫病。本病是由一种单细胞原虫引起的原虫病。它主要寄生在鸽消化道内。主要症状是咽喉粘膜、消化道、肝脏等呈现黄白色干酪样沉着物。首先出现征兆的是7-12日的幼鸽,咽喉和食管上面覆盖黄白色干酪样物。成年鸽通常在喙角交界的口腔内侧有黄色干燥斑。斑点是虫体的聚集物,病变可持续很长时间,严重感染的成年赛鸽食欲下降,饮水量增加,出现粘液性水样腹泻。口腔、食道、嗉囔、肝脏有黄色干酪样坏死病壮。对毛滴虫的治疗一般采用的药物有“甲硝唑”。口服或按1∶2000加入饮水饮服3-5天。
2、鸽球虫病。本病也是一种单细胞原虫引起的肠道疾病。它有两种,一种是艾美耳球虫,另一种是鸽艾美耳球虫。症状主要是肠上皮细胞受到大量破坏,小肠出现不同炎症和病变,严重时病鸽肠粘膜脱落、出血。继而引起消化道机能严重紊乱,粪便稀薄或水样,带有粘液;或者粪便呈绿色或黑褐色,有的呈红褐色血痢。对鸽球虫病的防治一般采用土霉素。有便血的鸽采用维生素K3止血。
3、鸽蛔虫病。本病是由蛔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长度一般为1.9-3.8厘米,呈黄白色。雌虫日产卵达1-1.2万个,一生产卵多达一千万个。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鸽食入虫卵后,幼虫在十二指肠孵出,在肠内经21天发育成成虫。鸽子轻度感染一般无明显症状可见。但可引起肠壁损伤,造成幼鸽不明显的生长迟缓。重度感染的鸽子出现贫血、消瘦、拉稀。蛔虫排出的代谢产物使鸽表现出麻痹等中毒症状。对赛鸽蛔虫病的防治一般采用驱蛔灵,每鸽一次喂服1/4片或1片。或采用盐酸左旋咪唑1/2片进行驱虫防治。
4、鸽绦虫病。本病主要有四角赖利绦虫和节片戴文绦虫等。绦虫可在鸽的肠道中存活多年。轻度感染并不引起明显症状,仅表现赛鸽飞翔成绩不佳。严重感染病鸽有轻度拉稀、健康状况不佳。值得指出的是,上述两种绦虫各有中间宿主。节片戴文绦虫的中间宿主是蚰蜒和蜗牛等,而四角赖利绦虫的中间宿主是蚂蚁。鸽绦虫在体内每天都有一个或数个孕卵节片从虫体的后端脱落,随鸽粪便排出体外,有时能清楚地见到脱落的后端节片粘在鸽的肛门口,用手可以拉扯很长。对赛鸽绦虫病的防治一般采用鸽群定期驱虫,每年至少1-2次。驱虫药物如吡喹酮每千克体重用15-20毫克再混饲料喂一次。还可采用甲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30毫克混入饲料一次饲喂,连续饲喂三天。
5、鸽毛细线虫病。本病是寄生于鸽子小肠前半部的毛细线虫引起的最普通的蠕虫病。其中有鸽的毛细线虫、捻转毛细线虫、膨尾毛细线虫。幼鸽患本病一般不表现任何症状。严重感染时呈间隙性下痢,或排出红色粘液样粪便,还出现皮肤干燥和严重贫血。由于毛细线虫在肠壁内穿行,并分泌溶肠组织的物质,造成肠道严重炎症和出血。因此,直接影响赛鸽飞行运动能力的发挥。对赛鸽毛细线虫病的防治首先应避免鸽子与粪便接触,并且按每三个月全棚鸽子驱虫一次。赛鸽放飞训练前半个月驱虫一次。一般采用驱虫的药物有: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24-30毫克(一般使用时每只鸽子喂服半片)喂服。必要时隔一天再重复一次。
二、赛鸽寄生虫病交叉感染的特点
赛鸽在饲养、管理和训飞活动中与肉鸽的饲养和管理完全不同,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肉鸽场内鸽子感染体内寄生虫时明显表现出某一种寄生虫的特性。而赛鸽则完全不同,有的鸽子感染了毛滴虫而出现与该病相同的症状,而有的鸽子却呈现了感染蛔虫病的症状。甚至还有的鸽子肛门口有排泄出来的绦虫节片。这就给赛鸽寄生虫病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个问题。鸽友在饲养赛鸽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人并不掌握治疗赛鸽体内寄生虫病的相关知识,再加上当前有关鸽子体内寄生虫病治疗药物主要是针对某一种有效。这就造成了鸽友使用驱虫药物的困难,甚至出现用错药而没有效果的现象。还有个别鸽友使用过量驱虫药物导致心爱的鸽子死亡。
正因为如此,相当一部分鸽友害怕用药,以致将已经受到寄生虫感染的幼鸽送入“公棚”参加竞赛。据调查了解,每年送入“公棚”的幼鸽中有相当一部分因感染了寄生虫未能得到有效治疗而死亡。本人曾对某公棚赛鸽因感染体内寄生虫而未能采取有效驱虫治疗导致死亡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同一鸽主送来的四只到八只不等的幼鸽全部死亡的情况。经过解剖检查还发现,同一只幼鸽体内在感染了毛滴虫的同时,肠道还发现有其它寄生虫。如毛细线虫、蛔虫或者绦虫的尸体。这充分证明了赛鸽体内寄生虫交叉感染的事实。赛鸽体内寄生虫交叉感染的结果使得鸽友预防和治疗本病时显得不知所措。尽管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某种预防和治疗手段,但效果并不好。最终表现出来的结果是赛鸽竞翔运动能力的不佳。
三、赛鸽寄生虫病防治的药理学问题
我们根据前面提到的几种寄生虫的特点不难发现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体内寄生虫感染的种类不同,选择用药也不相同。如针对毛滴虫的防治主要选用“甲硝唑”。针对球虫病的防治主要选用“增效磺胺”或“痢特灵”及“克球粉”等药物。针对鸽毛细线虫和鸽蛔虫病的防治主要选用“左旋咪唑。”而针对绦虫病的防治是更有效果的药物“吡喹酮”。从上述药物的针对性来看,除鸽毛细线虫和蛔虫的防治可共同选用左旋咪唑外,其它寄生虫必须单独选择其它药物。二是赛鸽消化道和肠道内寄生虫对组织和器官的损害问题的解决,如肠道创伤的止血,炎症的缓解,被损伤组织的修复,寄生虫排泄有毒物质的清除等一系列问题。是上述驱虫药物所不能解决的。从而为我们研究赛鸽体内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赛鸽专用“清道夫”的理论研究与药理作用
我们已经清楚知道赛鸽体内寄生虫的感染主要有毛滴虫、毛细线虫、球虫、蛔虫和绦虫等。笔者根据赛鸽体内寄生虫病的防治,综合提出以下问题:
第一是赛鸽专用“清道夫”必须具有综合驱虫效果的药理作用。从赛鸽感染体内寄生虫病的特点来看,一只鸽子感染了毛滴虫病时,最常见的特征变化是口腔和咽喉粘膜形成黄色沉着物,病鸽因口腔溃疡而妨碍采食,在幼鸽生长期中可能引起 死亡率。但同时鸽子也可能感染了蛔虫或绦虫。因此,清道夫必须具有综合驱虫效果的药理作用,为鸽友的使用带来方便。我们根据西医药理学和中医中药药理理论的研究认为,将中医中药药理性质与西药药理作用相结合,能有效解决赛鸽综合驱虫的效果。
第二是利用中药导泻的药理作用,使赛鸽体内的毛细线虫、蛔虫、绦虫等直接排出体外。例如,我们将已经感染蛔虫病的鸽子选用左旋咪唑与中药配方同时喂服,一次驱虫实验表明,一只鸽子最多排出蛔虫多达32条。这说明了中药适当的导泻作用有利于体内寄生虫的排出。
第三,止血的药理作用。赛鸽感染体内寄生虫时,某些寄生虫会造成赛鸽肠道的出血症状。如感染球虫病的鸽子出现肠道充血或出血;感染毛细线虫病、蛔虫病和绦虫病等均可导致消化道和肠道的出血症状。因此,清道夫的药理作用还必须在驱虫和导泻的同时具有止血的作用。这有利于赛鸽病后治疗和康复。
第四,具有解热的药理作用。赛鸽感染体内寄生虫病时,由于寄生虫在体内排泄有毒物质,导致赛鸽的体温升高的同时,大量的能量物质随着高体温而被消耗。根据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证明,植物中药的连翘、苦参、黄芩等不仅具有抗体内寄生虫的药理作用,同时还具有解热的药理作用。这为我们研究赛鸽专用驱虫药物提供了科学的药理学依据。
第五,具有抗病毒的药理作用。赛鸽体内寄生虫排出的有毒物质直接损害鸽子内脏组织和器官。因此,缓解和消除有毒物质的侵害是提高赛鸽健康状况的重要内容。根据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证明,植物石榴皮和连翘不仅有驱杀体内寄生虫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病毒的药理作用。
第六,抗肠 炎和抗溃疡的药理作用。赛鸽的肠道是体内寄生虫争夺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感染体内寄生虫的鸽子的消化道和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溃疡。如果完全采用西药驱虫的效果来看,肠炎和溃疡的修复完全依靠赛鸽自身的能力来进行,从而延长了病症好转的时间。选用植物中药配置的“清道夫”能有效治愈肠炎病症和肠溃疡症。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证明,使用“清道夫”的效果使赛鸽排出的粪便成颗粒球状,用手指可以将粪球拈起来丢掉。经过镜检证明赛鸽肠炎和溃疡症状明显缓解。
第七,增强赛鸽免疫能力的药理作用。西药药理学的研究证明,左旋咪唑不但是驱除蛔虫的有效药物,同时还能有效增强有机体的免疫能力。赛鸽受体内寄生虫病的侵害,内脏器官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健康程度下降的同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提高赛鸽自身的免疫能力是抵御疾病最有效的办法。采用植物中药驱虫的药理研究证明,某些中药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如乌梅具有驱蛔虫的药理作用,仙鹤草芽具有驱绦虫和抗毛滴虫的药理作用,但这两种植物中药都具有增强机体免疫的药理作用。
由广东省江门市翔鸽禽类运动保健品研究所研究的“清道夫”经过多年的药理作用实验证明,充分显示了综合驱虫效果的药理作用。导泻见到毛细线虫、蛔虫和绦虫的药理作用;止血的药理作用;解热和抗病毒的药理作用;抗肠炎、肠溃疡和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经过长期的实验证明没有出现任何死亡和致畸的现象。
五、清道夫的适用价值和方法
我国中医中药的应用已经有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于中草药独特的药理特性,很适合在治疗赛鸽体内寄生虫病的过程中发挥特殊的作用。随着我国赛鸽竞翔运动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方式层出不穷,根据“清道夫”的药理作用,我们做了以下实验,供参考。
第一,对“公棚”赛鸽的保健预防作用。每年全国各地组织开展的“公棚”赛,由于全国各地的鸽友都可以送鸽参加,这就给公棚的饲养和管理带来相当的困难。因为每一位鸽友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的幼鸽是否已经是体内寄生虫病的感染者。我们对沿海某赛鸽公棚遭受体内寄生虫感染的调查发现,一些鸽友送入公棚参赛的幼鸽因感染毛滴虫病而死亡。我们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也证明,父母鸽表现很健康,也未见到明显的体内寄生虫感染的症状,但经过这对父母鸽哺喂的幼鸽几乎都出现毛滴虫感染的症状。调查还发现,公棚幼鸽的死亡原因与感染了体内寄生虫有一定关系,而感染的直接原因是相互交叉感染,其中以感染毛滴虫而出现病症和死亡的最多。对部分公棚的死亡统计表明,赛鸽在幼鸽期感染体内寄生虫而死亡的比率可以超过百分之十左右。实验研究表明,进入公棚的鸽子在入棚饲养之前,给幼鸽喂服清道夫一日一次,连用两日,能有效预防赛鸽体内寄生虫病的发生。定期对公棚赛鸽进行驱虫的效果明显,使用“清道夫”驱虫后的鸽子消化道和肠道炎症明显好转。粪便排泄成球状颗粒,为保证赛鸽不受体内寄生虫病的侵害,维护鸽子身体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第二,对每家每户的鸽群的保健预防作用。由于各棚舍都有不同年龄的赛鸽,幼鸽感染体内寄生虫病一般都是由成年父母鸽传播。成年父母鸽的体质较好,免疫功能较强,轻微感染体内寄生虫时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幼鸽则完全不同,它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质较弱,自身免疫能力较差,极容易受体内寄生虫的感染,出现的感染症状明显。因此,各鸽舍在进入幼鸽繁殖期之前,必须对全棚舍的种鸽和成年鸽进行驱虫处理。我们对“清道夫”的实验研究证明,每年繁殖季节前期的驱虫实验能极大地提高幼鸽出棚的质量。幼鸽感染体内寄生虫病的概率与没有驱虫的比较差距十分显著。不仅如此,根据鸽舍鸽群排出粪便的形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预防仍然很重要。因为清道夫的药理作用不仅具有驱虫的作用,还具有抗病毒、抗炎症和解热的药理作用,并且还能有效增强赛鸽的免疫能力。因此,根据赛鸽群体出现的某些病症及时预防显得十分必要。
第三,赛鸽竞赛前后的驱虫和预防作用。按照一般规律,赛鸽开始进行异地放飞训练之前的一个月左右,可以对每只赛鸽使用“清道夫”驱虫处理。赛鸽轻微感染体内寄生虫时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赛鸽没有得到及时的驱虫,等到放飞训练或竞赛前才发现,即使采取驱虫的措施已经迟了。因此,赛鸽放飞训练前一个月的有效驱虫,能解除体内寄生虫在体内与赛鸽争夺营养物质,缓解寄生虫病的症状,修复已经损伤的组织和器官,加速体能消耗的恢复速度。有利于赛鸽获得较高水平的体能素质去适应更远距离的放飞训练或竞翔。
赛鸽竞翔归巢后还可以用“清道夫”喂服起到预防的作用。赛鸽竞翔过程中必须经过长途运输的过程。众多的鸽子拥挤在鸽笼内难免与患病的鸽子接触。特别是长距离竞翔前的运输过程中,赛鸽进食和饮水是感染毛滴虫病的重要途径。许多优秀的赛鸽竞翔归巢后发现已经感染了毛滴虫病。因此,赛鸽竞翔归巢后喂服“清道夫”能有效预防毛滴虫病的发生。当然鸽友经过多年实验证明,喂服一周至3周之内的赛鸽继续竞翔更远的距离时,仍然获得优异的归巢成绩。
第四,对体内寄生虫病的治疗作用。赛鸽严重感染体内寄生虫时有特殊的表现,如鸽毛滴虫病出现口腔溃疡性病变,亦称为“鸽癀”。呼吸受阻,腹泻和饮水增加;球虫病症的表现为鸽拉水样绿色和红褐色稀粪;绦虫病能经常见到鸽的肛门口粘着绦虫后端脱落的虫体,下痢或粪便粘状或泡沫状;蛔虫病的症状是食欲明显下降,明显消瘦和体重减轻,粘膜苍白,便秘与拉稀交替,粪便中有时带血和粘液,羽毛松乱,趾部浮肿等症状。根据病鸽出现的症状,使用“清道夫”的加倍量能有效驱除体内寄生虫,其中蛔虫、毛细线虫和绦虫病的感染能见到寄生虫的尸体排出体外,这是由于清道夫具有明显导泻作用的结果。停药后即不再出现泻的症状。
本文提出来的观点仅供爱好者学习和参考,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