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点眼丛”

2016-01-04 15:39:39

再说“点眼丛” 时间:2016年01月04日    浏览:230评论:0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更 多0 再说“点眼丛” 关于好鸽子“点眼丛”的理性思考,越来越引起鸽人们的重视。说明“好鸽子点眼丛”的说法在实践中是成立的。对比,10年前本人就采访中所见所闻所感写了一些这方面的体会心得文章见诸各信鸽刊物,即时人们对此类文章似乎还不在注意。不久前《中华信鸽》又再次刊载了名家系列文章,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鸽友来电来信要再讲讲这个问题,欣然从命。讲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点眼丛”要注重从“色”“形”“光”“须”上科学把握。“色”即信鸽所具点眼丛的色泽,有黄色,亦有白(或蓝)色,黄眼瞳孔中多半是金灿灿的黄色。白(蓝)颜色则多半见证于砂眼瞳孔。有的双眼有,有的单眼存在。但无论如何,不论黄白点眼丛都要色泽优质才好,在后代鸽的育种和比赛中才有价值。“点眼丛”是珍奇可贵的,但一部分色泽劣质的是代表不了优秀鸽子的优秀遗传的。这样的“点眼丛”与普通眼砂没有什么区别。“形”,即“点眼丛”本身的生法形状形态应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多数样式为“圆点形”、“方形”、“三角形”、“菱形”、“多边形”、“丛枝形”。既是点眼丛,以“丛枝形”为佳,形同草丛堆积于鸽眼瞳孔中。为此,也该因其如枝丛繁复,婀娜多姿而来,丛枝形越明显越鲜活,且厚重粗壮不论种赛鸽都将表现出特殊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点眼丛”与一些病鸽的眼疾是截然不同的,比如,眼中生“白玉”,或白内障引发的“白点”后遗症。有的鸽友的鸽子一段时间看似有点眼丛,一段时间又看不到了,这就是点眼丛“假象”,多半是鸽子眼砂病变的反映。“光”,即是识别和衡量“点眼丛”的又一路径,不论是双眼或是单眼,也不管其是一眼中的多颗或单独点眼丛,黄色也罢,白色也好,都要求要光亮有神。认真仔细地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它如同天空的星阵,千星万盏都在闪烁,都在发光。与其相反的眼睛瞳孔中的流砂,飘砂,劣质插点表面初略看去是同“点眼丛”,但慢慢的观察久了,就会发觉它没有灵光神韵,全是呆滞死板的,好比死了的鱼眼。“点眼丛”的价值在它最能表现名鸽优秀基因的遗传,同时又是优秀鸽子强势特点的标识。有力地反映出眼砂的优劣,眼砂是信鸽唯一可从外表直观把握的核心。所以卡尔慕利门指出“好鸽子拼的是特点,而许多名种系中一定不乏有突出特点的鸽子”。这其中“点眼丛”就是一大特点,因为它的砂盘结构十分特别,因此,要看到好的点眼丛,只要多去关注那些真正的名鸽,一定不会少。像电脑家族的“秃头199”一系和胡本“索力号”名鸽后代鸽中,“点眼丛”时不时都会被大师们发现并加以运用。“须”,即是指“点眼丛”的根须。优秀“点眼丛”如同生命种子长在沃土中,必然根扎大地,不管是何种形状和颜色,亦不分大小,从不同的视角看去都是植于瞳孔深处的。通过科学实验切片来看,点眼丛又都是连接底砂、二层砂、面砂、外封砂的,根须无处不在,千姿百态,于是有了表现外瞳孔中各式各样的状态图形,只是一般肉眼难瞧。多半大块形的枝丛砂根经直连底砂,有的又变化为“飞砂”飘在瞳孔外环上,这种眼睛常常也为鸽友们看重。短程夺冠的不少也是这种眼砂的鸽子,因而它与点眼丛一样重要。 点眼丛既是优秀遗传的反映,那么它的遗传就是存在的。对此,还要这样的分析看待,许多名鸽中看不到点眼丛,只是遗传层次的直接性、隔代性、返视性规律应具的条件和机会不同。只要原始鸽子中有点眼丛,后代鸽中迟早都会出现,配对的种鸽条件符合了,点眼丛的优势就会立即表现出来。所以鸽友们认定有点眼丛的鸽子不一定是冠军,但一定能育出冠军。 总之,认识无止尽,实践无止尽。“点眼丛”作为眼砂的一种特殊表象,冠军拼的就是“特殊性”和“特点”,对它的功用认识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你怎么看待,它都是客观存在的。有用和无用,全凭个人参悟把握。 通联:贵阳市三江强戒所    周真龙 邮编:550018    电话:86283298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