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統疾病

2011-09-17 22:45:32

【文:王振中】賽鴿健康指南-消化系統疾病 本單元以深入淺出的說明,為鴿友們強化醫療概念,維護賽鴿健康將更加輕鬆有效率。
鴿舍出現不正常的、軟的或水液的糞便,是很常見的問題,出現這樣的鴿糞很容易被鴿主發現,也意味著鴿群健康上的一種警示。正常的糞便常被描述成棕/綠色,似大理石紋,其上頭含有一種由腎排出的白色尿酸鹽結晶形成的帽狀物,而且糞便上常黏著軟毛,以上皆被視為健康良好。 出現不正常的糞便,起源於腸系統或泌尿系統,劇渴或上述的混合性問題;極度的軟便或水便,不拘哪一種形式,於本章節皆被認定為下痢。下痢症(鴿主常形容為溼性排出物、水性排出物、噴液、條狀便、綠色便、白痢便等等)隨著國內外比賽、展示的交流有漸次增加的趨勢,更由於各鴿會間彩金的加碼,導致鴿主對賽鴿過度溺愛,各類藥品、補助品被過量的給與,進而傷害到泌尿系統(腎本身的疾病),而所導致水樣下痢(多尿、劇渴、漸次性的食慾減退)的情形也比國外發生的頻率更高。一般鴿主皆寧願相信下痢症只是單獨的疾病,而非是疾病所引起的一種臨床症狀。 比賽鴿爆發下痢,很顯然有許多潛在的因子。另外,個別的鴿子或許也會出現多樣化的稀便,其原因諸如神經質、新生物、在消化道上的外來物、糖尿病等等。 本章節著重在群體性的下痢症,詳述如下。 巴拉米哥感染症 Paramyxovirus-1(PMV-1) 病原:副黏液病毒感染症,鴿主習稱巴拉米哥症(音譯),其正確分類如下: 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l Family),分3屬: 1.Paramyxovirus(PMV)計分9群,其中2群對鳥類有病原性。 ◎Parainfluenza-1,分為4株: ●Newcastle Virus(NDV新城病毒):禽類、鴿子、鳥、人類。 ●PMV-1(巴拉米哥):鴿子(常見)、小雞。 ●Sendai。 ●HA2:對鳥類沒有影響。 ◎Parainfluenza-7,分為2株: ●Tenn/USA/4/75:鳩。 ●Otaru/Japan/76:岩鴿。 ●Morbillivirus(M) ●Pneumovirus(P) 會影響鴿子的病毒株為NDV和PMV-1,兩者之間有極強的交叉免疫抗原性。 近幾年來,由於鴿隻的交流,集鴿數量龐大,以及免疫計劃的未被落實,是因PMV-1之感染而引起鴿子的下痢症變得最為常見;爆發本病的典型病例為突然開始出現口渴和下痢,病鴿呈多變的神經症狀,包括顫抖、斜頸、翅膀下垂、腳部虛弱以及沒有能力去正確攝食,平衡感失落,會做圓圈運動和側面橫臥;各年齡的鴿子皆可能被感染,視其免疫狀態而定。本病為一種法定傳染病,沒有特殊療法,應以防疫來控制。 腺病毒包含體肝炎 Adenovirus Inclusion Body Hepatitis 腺病毒感染症於1976年起,只是偶發的病例,但是自1980年後卻成為鴿子下痢症的一種重要疾病,本病亦被稱為鴿子的支氣管炎。發生於禽類的腺病毒,計有12種血清型,而發生於鴿子的腺病毒為Adenovirus serotype 8。 發生本病其典型的症狀,一開始為突然地出現水樣性下痢,接著體重急速流失,某些時候發生嗉囊空虛或嘔吐(或兩者同時發生);急性感染之病例,病鴿可能於24小時內死亡。本症的特徵為感染於一歲齡以內的年輕鴿子,好發於5~8月份之間。 剖檢時經常沒有發現任何變化,頂多只有中度肝腫大和針點狀的肝壞死點,於食道嗉囊和前胃的黏膜區域變得較為粗糙。 本病時常併發嗉囊念珠菌症、披衣菌症、鴿痘、鞭毛蟲症、毛滴蟲症、球蟲症,以及敗血性大腸桿菌症等。 於肝組織病理學的基礎診斷,可見廣佈的變性肝細胞,以及別具意義的細胞核內包涵體,包涵體大多數是嗜鹼性,其填塞物幾乎佔滿整個細胞核;也許還能見到嗜酸性細胞核內包涵體,呈乳暈狀而與核染色質的邊緣區隔。有確實需要的話,亦可嘗試由肝、腸內容物或糞便去做病毒分離。 本病沒有特殊療法,但是應針對併發性感染的確認和治療,以及妥善的照顧和支持療法,只要不引起脫水的症候群,大部分病鴿皆可耐過。 嘔吐綜合症候群 Vomiting Symdrome 1993年8月第19期的《鴿運》(Pigeon Sport)曾報導過:“一種新的病毒性感染症主要以年輕鴿隻為感染對象,十分高比率的傳染已經席捲所有國家的鴿子。”鴿群的衰竭為其特性,包括獨特的嗉囊空虛、嘔吐、極度地喝水和排出綠色下痢便;被感染的鴿隻通常在12月齡以下,而且時常是正在比賽中的鴿子或強訓期的鴿子;大部分病鴿在4~6天之間恢復。 處理上,首先應禁食24~36個小時,隨後給予輕食之穀類如大麥2~4天,另外補充電解質和氨基酸等類補助品以幫助病鴿的恢復速度。 嘔吐綜合症,它似乎像是非複雜性的腺病毒感染症,因強訓或比賽期的緊迫而突然引起。 .疹毒包涵體肝炎 Herpesvirus Inclusion Body Hepatitis 鴿子的.疹病毒感染會傷害到上呼吸管、上消化管和肝臟。其症狀包括眼鼻分泌物、口腔、咽頭、食道和嗉囊可見黃色膜或乾酪物,進而引起呼吸困難、嘔吐;嚴重感染的鳥將漸進而停止進食或只吃一些小種仁或穀類,體重流失,且排泄物變成綠色水便;死亡期多在48小時左右。 肝的組織病理學可見嗜酸性與嗜鹼性細胞核內包涵體。於腸道疾病之判定上,當有呈現口腔病變且引起下痢時,本病亦應被考慮在內。 輪狀病毒 Rotavirus 輪狀病毒是年輕鴿群發生下痢症時,可能被診斷出來的一種病因。本病除下痢外,其他症狀包括倦怠和食慾減退,病鳥最終可望完全恢復。 本病毒歸類於禽輪狀病毒A群;曾有報告指出鴿子於血清抗體檢測時,有68%的鴿子被檢出本病原之抗體。 治療時,以支持療法為主(各種輔助劑包括維生素、電解質和必需氨基酸),其他沒有特殊藥劑可供選擇治療。 環狀病毒 Circovirus 近來,於2~3月齡之幼鴿曾被描述感染本病,病鴿呈現下痢和能力的減退。 組織病理學的變化,包括淋巴球的萎縮和組織細胞增多症,以及在脾臟和法伯瑞可斯(Fabricius)滑液囊出現嗜鹼性細胞核內及細胞質內包涵體。病態的大體檢查方面,在消化管內沒有出現綠色的內容物。 本病在流行病學,沒有被很明確地記錄過。 沙門氏桿菌症之副傷寒 Saimonella Typhimurium-Paraty Phoid 感染S.Taphimurium(通常為抗菌素type 2或99)一般皆被稱為副傷寒症;在所有鴿病當中,本病最令鴿主感到困擾,其理由有三:1.本病會令許多鴿隻死亡或必須淘汰。2.本病會時常地、再次地、突然地爆發。3.本病可垂直感染下一代鴿子。 一個典型的被感染的鴿舍,其內所有年齡的鴿隻也許皆有下痢的病程;斷乳前的雛鴿死亡率最高,某些鴿隻也許會顯現出神經症狀,諸如斜頸和失去平衡感,左腿部以及羽翅關節的熱感和腫脹,體重急速流失,明顯嘔吐;因為會胎死蛋中,所以孵出率偏低也是本病之一大特徵。 治療上, 舊的報告在注射劑一般會推薦氯黴素( c h l o r amp h e n i c o l ) 或健他黴素( G e n t amy c i n ) , 而口服治療劑則推薦痢特靈( F u r a z o l i d o n e ) 、磺胺奎林( S u l f a q u i n o x a l i n e ) 、達美磺胺( S u l f a d ime t h o x i n e ) 和新黴素(Neomycin)。但依筆者臨床之經驗,以上藥物使用於鴿子,總合其缺點有:1.腎毒性作用;2.抗菌株的問題;3.造血機能的傷害。是故筆者於沙門氏菌之處理一般皆建議,以奎寧類(Fluoroguinlone)製劑如抑萬菌(Mequmelinco)來治療,並配合以下之預防控制措施: ●新引入的鴿子隔離觀察; ●餵食容器和環境的衛生管理; ●糞便勤於清除; ●野鳥、囓齒類、蟑螂、蒼蠅等的阻絕; ●良好適宜的營養、運動和日光; ●病鴿暫停繁殖,阻斷介蛋傳染; ●受污染的鴿舍以酸性硫酸鈉(Sodium acid sulfate)來酸化鴿子的生活環境。 其他的細菌性和酵母菌之感染症 白色含珠菌(Candida albicans)也許引起嘔吐,台有或無下痢症,主要描述於《賽鴿運動》雜誌2001年4月號第38期第237頁及第238頁之表二。 細菌包括假性結核菌( Y e r s i n i a P s e u d o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 、糞鏈球菌(St reptococcus gaecal i s)、假單孢菌屬( P s e u d omo n a s S P P . ) 和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也許皆會牽涉到某些下痢症的爆發,但通常皆為二次性的感染;而 分枝桿菌(禽)(Mycobacterium avium)和鏈球菌(牛)(Streptococcu bovis)引起鴿子的下痢較為罕見。 六鞭毛蟲 Hexamita columbae 近年來,因六鞭毛蟲引起鴿子的下痢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這種具鞭毛的原蟲類寄生蟲寄生在鴿子的十二指腸和小腸內,而且可排出進入糞便中;當鴿子偶然地攝入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時,即被感染;本蟲體於鴿子體內行二元性的分裂生殖。 六鞭毛蟲在成鴿雖呈無症狀的帶原者,但在一歲齡以內的年輕鴿子,則為一種重要的腸道病原,被感染的鴿子釋出泡沫的、水樣的下痢便,其他全身性症狀則包括脫水、體重流失、虛弱、羽毛蓬亂和死亡。隨著體重的下降,某些鴿子會有嘔吐和嗉囊內容物出清延遲。 剖檢的鴿子,其屍體顯示脫水狀態,十二指腸和小腸壁增厚,且當切開腸管時也許是外翻之現象;腸管內膜失去原有色澤,並可見小腸內有一層“外圍為透明的水狀黏液而其核為被膽汁污染的半固體狀物質”。 六鞭毛蟲可從極新鮮的糞便或極新鮮的剖檢後之腸內容物檢測出來,檢體以250倍鏡檢,可見到檸檬狀的原蟲於鏡下急促地移動;對照毛滴蟲(Trichomonas gallinae)於鏡下,則呈現較大而且更圓形,其運動性較不急促且呈螺旋形的游動。如果瀕死的病鳥或收集的糞便延緩太長的時間才去做檢體鏡檢,則很難檢出鞭毛蟲或毛滴蟲;因為當檢體冷卻後,這兩種原蟲皆會停止移動或死亡。 治療:巴提諾瑞(Butynorate)、氯四環素(CTC)和痢特靈(Furazolidone) 或佛喃他酮( F u r a l t a d o n e ) 皆曾被建議使用過; 但筆者建議平時使用羅尼唑(Ronidazole)做為預防劑,而以硝基甲嘧唑乙醇(Metronidazole)來做為治療劑。注意:並非每一種毛滴蟲治療劑皆可適用來治療鞭毛蟲症,可參考賽鴿運動雜誌2001年4月號第236頁。 毛滴蟲 Trichomonas gallinae 毛滴蟲症或稱口潰瘍,最常感染於口腔、咽喉、食道或嗉囊,而氣管、臍、肝或全身性的感染則少見。視感染的程度可分為急性感染和亞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包括口腔、咽喉、食道或嗉囊出現潰瘍,隨著病程潰瘍之病變連合而成黃色乾酪物沉積於上消化道各處之黏膜上,並妨礙攝食及飲水。這種病變也可能發生在年輕鴿子的肝、臍等處。 ●亞急性感染:以咽喉處的痰液(黏膿性)為主,並出現呼吸性嘎音。不管急性或亞急性的感染,鴿隻皆會呈現精神不振、羽毛縐褶和下痢。呈下痢的鴿隻取小腸之內容物或新鮮之糞便,可能可以檢出蟲體。 治療:有多種有效治療劑,包括迪美唑(Dimet r idazole)、卡尼唑Carnidazole)、二氨基一五硝基嘧唑(Aminonitrothiazole)、羅尼唑(Ronidazole)、硝基甲嘧唑乙醇(Metronidazole)和佛喃他酮 (Furaltadone)可供選擇使用,但應留意其抗菌株和毒性作用。請參考 《賽鴿運動》雜誌2001年4月號第236~237頁。 預防:比賽鴿的預防手段將視種鴿群被本病原污染的程度而定,受污染的鴿舍每半個月應固定投與有效藥劑2天,而清淨的鴿舍則每個月投與1天即可;一般筆者最常建議的藥劑為卡尼唑(Carnidazole)和硝基甲嘧唑乙醇(Metronidazole)。 球蟲 Coccidia 大部分的鴿隻皆攜帶有少量的球蟲( E ime r i a L a b b e a n a 和E .Columbarum)而不會顯現出臨床症狀;中度至高度的球蟲指數的負荷對比賽的執行能力將有不利的影響。在成鴿出現非常高的球蟲指數會引起糞便軟化和精神不振;5個月齡以內的幼鴿如果曝露在球蟲高量指數之下,則可引起嚴重下痢,有時並導致脫水和死亡。 雞之球蟲症曾有報告指出,低量的球蟲指數維持曝露於腸管中,於4~5個月齡以後針對此種球蟲株可獲得免疫力。比賽鴿舍一般皆維持良好的衛生條件,是故筆者建議除非在已顯現臨床症狀時(黃褐色帶有黏液的下痢便),或在鏡下檢出中度以上的球蟲卵囊(每克糞便3000個以上卵囊)時,絕不去投與球蟲治療劑;且歷經4個季節的比賽對照,尚未曾發現爆發球蟲症。 線蟲和條蟲 Nematodes and Cestodes 感染鴿子的線蟲有兩屬:Capi l lar ia(毛細線蟲hai rworms)和Ascaridia(圓蟲roundworms)較為常見,尤其毛細線蟲之感染更為常見;中度的負荷結果引起低度的行為能力,體重流失和精神不振;而嚴重時可引起黏液樣下痢便,有時連帶有嘔吐現象。高量的毛細線蟲感染其下痢便也許含有血液,如果第二階段大量的圓蟲之幼蟲穿過肝臟時,或會突然引起鴿子的死亡,剖檢時,可見腫大、易碎和出血的肝臟。 圓蟲類之毛狀圓蟲屬(Ornithostorngy lus quadriradiatus)大量出現的狀況較為少見,本類寄生蟲寄生於十二指腸和小腸,當其吸食血液後蟲體呈現紅色;本蟲體長為5~15毫米,重度感染可引起鴿子的出血性腸炎。 鴿子可感染許多不同種類的節蟲(Tapeworm),其感染途多半是食入中間宿主,如昆蟲、蝸牛等;中度感染鴿子呈現不活潑,而重度感染時則有黏液性下痢便的出現。比賽鴿在節蟲類的感染比線蟲類的感染少見,但野鴿的感染機率則非常大。注意:比賽鴿於訓練期若常於野裡覓食,其感染機率也會增加。 吸蟲 Trematodes 偶然的,在鴿子腸內出現吸蟲類(兩屬:Echinostoma和Echino Paryphium)的感染是有意義的;嚴重會引起出血及腸炎;病鴿食慾減退,嚴重迅速流失而且常引起死亡。 吸蟲長3~22毫米,從腸內容物取出製成之檢體,於400 被下鏡下很容易檢出蟲卵.吸蟲的中間宿主為蝸牛、蝌蚪和小魚類,鴿子感染吸蟲最主要的途徑為吃進蝸牛,尤其是為了補充鈣質,而以蝸牛殼作為鈣來源時。台灣鴿界較少見感染吸蟲,但訓練時會”野食”的鴿子則應考慮被感染的機率。 稍大,厚壁狀,呈橢圓形的吸蟲卵可進入糞便,使用標準的食鹽滲透吸出技術並不能檢出蟲體,必須以硫酸鋅滲透析出才可能發現吸蟲卵。 治療:參考本頁下方之表一。 ●芬班唑(Fenbemdazole):蛔蟲、絲蟲、毛細腺蟲、條蟲。換羽期、孵育期使用,阻礙羽翅成長。 ●依弗美丁(Ivermectin):線蟲類、吸血性外寄生蟲、嗉囔、氣管疥癬蟲。氣管疥癬蟲之清除,有3%~12%死亡率。 ●里分索(Levamisole):線蟲類。空腹使用:有嘔吐之報告;衰弱的鴿子禁用 ●甲苯嘧唑(Mebendazolie):線蟲類。在鸚鵡有引起急性的毒性的肝炎之報告。 ●巴拉圭特(Praziquantel):條蟲及吸蟲。 ●卡班唑(Cambendazole):線蟲類。 ●非班太(Febantel):線蟲類。 ●四嘧唑(Tetramizole):線蟲類。 ●驅蛔靈(Piperazine):線蟲類。 披衣菌 Chiamydia psittaci 披衣菌的傳染廣佈於全世界的鴿子,台灣地區隨著引起以及區內各樣的交流方式, 是故更為常見。本病又稱飼鳥病或鸚鵡併綜合症(Ornithosis),通常與呼吸道疾病或結膜炎有關,時長於結膜上與其他的微生物共同併發。 然而,披衣菌症於鴿子亦能引起綠色下痢便,尤其針對5個月齡以下的幼鴿,病鴿臨床上顯示精神不振,跌坐於圍欄上,厭食且體重流失,幼鴿群具高死亡率,眼和鼻的滲出液則同時發生。 剖檢病鴿可見肝腫大,有時有肝周炎和壞死灶,脾腫大、心包炎和氣囊炎;某些病例亦可見腎成蒼白色、尿石症或內臟型痛風的相關症狀。 以聚合鋂連鎖反應(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來檢查披衣菌抗原的呈現是最好的確診依據。另外亦可以ELISA(enzyme l inkedimmunosorbent assay)去直接查出肝、脾或糞便,但是如果單一的以糞便檢查可能產生錯的陽性反應。肝脾的壓片以修飾的Ziehl-Neelsen染色可能優失敗的陰性結果,另外糞便的染色檢查少具價值性。 披衣菌症的治療與控制詳見《賽鴿運動》雜誌2001年6月號“呼吸道疾病”之篇幅內文。 雛鴿十日痢 在加拿大和歐洲大陸包括台灣地區,一種感染於10日齡左右之雛鴿的下痢綜合症候群越來越常見,本病的起源被推論為食物性及荷爾蒙的聯合問題。 在泌乳激素(Prolactin)賀爾蒙之刺激下,父母鴿開始輪替著孵蛋;而這相同的賀爾蒙亦刺激雙親鴿的嗉囊上皮細胞而使嗉囊增厚,並且全漿分泌的嗉囔線體開始產出名為“鴿乳”(Cropmilk)的物質。當幼雛孵出時,充滿脂質的上皮細胞乃脫落而進入嗉囊,其狀極像脂肪類白色或黃色米漿;父母鴿並以此物質來餵飼幼雛。 初期,鴿乳的組成約為75%的水分和高量的蛋白質與脂肪;於幼雛孵出至10天左右之後,鴿乳的產出急速減少,父母鴿開始增加固體食物和水分的比率來餵食幼雛。 在某些原因之下,父母鴿開始去飲用大量的水,並以這些水來灌食幼鴿,因而引起幼鴿於10日齡左右的下痢綜合症候群;成鴿也因增加水的消耗量而致其自身發生水樣下痢。 因為幼鴿錯誤的去接受不平衡的食物和水,而且也由於牠們因下痢而喪失了電解質,是故幼鴿乃停止成長並可能被淘汰。於這個階段,如果成鴿宇幼鴿除餵養之時間以外,適度地隔離,則成鴿水的消耗量將轉趨正常且幼鴿的下痢也會因而停止,如果這種奘況已經顯現時,於成鴿的飲用水中適當地補充綜合維生素和電解質,並做好適當隔離,對幼雛的成長將有良好的助益。 成鴿的嗉囊因為生產鴿乳,因而會增厚和充血,以及其黏膜上會被類似於米漿的白色或黃色物質所掩蓋,此種狀況應與病厚性的症狀諸如念珠菌症、.疹病毒的傳染症有所區別。 下痢症爆發時之管理要點 ●預防疾病的蔓延,包括適當的隔離與消毒措施,皆應被徹底執行。 ●給與對症療法。 ●提供支持療法,包括綜合維生素、電解質和必需氨基酸的適當運用。 ●去證實或反證PMV-1(新城病和巴拉米哥傳染症) 。 ●降低未來幾年裡同樣疾病的再爆發,包括化學劑的定期投與、疫苗的防疫以及管理的配合。 依據實驗室的調查,額外的臨床檢查以及病歷的建立,是一個鴿舍所應 完成的疾病控制的基本工作,其重點如下: ●一隻或多隻典型的被感染的鳥應被檢察,收集眼、鼻、口的滲出液和口腔內側的病變。 ●嗉囊抹片鏡剪毛滴蟲(T.gallinae),以及從新鮮的排泄物鏡檢鞭毛蟲(H.columbae)和毛滴蟲;線蟲、條蟲和吸蟲的蟲卵皆應被區別以及檢查求蟲的卵囊指數。 ●如果沒有剖檢的病材可供使用,則應收集一隻或數隻病鴿的血液以提供PMV-1的血清學診斷;剩餘的血液應被冷凍貯存,以供稍後的沙門氏菌或披衣菌的檢查。 ●被感染的病鴿應隔離置放,並鋪放含油質的紙張來收集24個小時以上的排泄物;蟲卵的計數、球蟲卵囊的計數以及沙門氏菌的培養皆應被執行。這些收集的糞便樣本也能夠檢查PMV-1、披衣菌和輪狀病毒。 ●檢查毛滴蟲的嗉囊抹片亦能做念珠菌的培養或壓片以Diff Quik染色檢查。 ●一個完美的剖檢典型的病例可增加診斷速度,因此樣本的取得,寧可取自於剔除的或剛死亡的鳥。取自嗉囊、十二指腸、小腸中段和末端的濕性檢體,應例性行性地檢查毛滴蟲、鞭毛蟲、線蟲、條蟲和吸蟲,另外內臟應針對有意義的紐菌和酵母菌(yeasts)去做培養,包刮沙門氏桿菌、念珠菌、假性結核菌和大腸桿菌。 懷疑PMV- 1的感染時,應保留腦和小腸或其他的病材去完成深入檢查;如果懷疑披衣菌的感染時,則應檢查小腸、肝和脾並保留,並且其腸內容物應被保留至如果以上的檢查皆呈陰性時,可另做病毒學的檢查,例如輪狀病毒。 肝應被置進正常的沙林(Saline)中,而且包含體肝炎之組織學檢查切片應被完成。當初步的調查,其下痢的病因皆呈陰性或不確定時,則腦、小腸和腎的固定也許是有價值的。 ●從鴿舍內糞便聚集所收集的糞便,可檢查蟲卵、球蟲卵囊和沙門氏菌。多餘的糞便可貯存供後來的病毒性和披衣菌的調查。 特殊療法和未來的控制法將視診斷而定,當調查正在進行時,支撐療法應被執行,其細節將詳述於照護與食物之篇幅。電解質水溶液的供應是有助益的,綜合性維生素益有幫助,以及正逢恢復期時,使用促生素(Probitics)一個過程將可增進腸道微生物的重新建立。 【註】:促生素(Probitics)的定義:人何能幫助腸道減少病原菌而增強有益菌活動的物質,統稱為促生素,這些物質包括:活菌、死菌、活酵母菌、死酵母菌、真菌、化學物質(例如乳酸和其他發酵產物)等。國內鴿界皆有把促生素(活菌)過度神化的現象,筆者一般僅針對以下狀況才建議使用:1.化學製劑使用後,以及及病恢復期;2.各種緊迫產生之前一、二天;3.交車訓練,可能與他舍鴿子合併時;4.困難的翔訓或比賽歸返後之次日。 後記 鴿病的廣泛又精深,很慶幸已有一些學者及前輩在共同提升,筆者期望在短時間內能把鴿病理學做一正規的建立,以使鴿友能脫離目前對鴿病的疑惑。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