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秋后引种

2006-02-12 19:31:25

             话说秋后引种                                                         芙荣       引种的模式有多种,其效果也各不相同。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对秋后引种略有感悟,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鸽友们参考。 一、名鸽展卖会是高起点引种的首选。名鸽展卖会上,赛鸽王国的顶尖人物亲自携鸽参展,其血统真实可靠。其间有后代冠军成群的元老鸽,有已经作出高名次鸽的黄金配对,也不乏经典赛事的高位入赏鸽、屡建战功的当红赛绩鸽,更多的是名系子孙名鸽后代。摆在展台上的都是真家伙,其价格自然不菲,万元以上极为平常,没有一定经济实力只能望而却步。几年来,大款一族高价引进的鸽子发挥甚佳,无论是公棚赛还是地方赛,捧杯夺冠者比比皆是,而用同等价格从种鸽舍引进的种鸽却会大打折扣。于是出现了名鸽展卖会上抢购的镜头,胡本、乔斯·托内等名家在展卖会的当天就已经鸽空人走。有经济实力的鸽友,最好是到名鸽展卖会上去选种鸽。 二、公棚拍鸽是上班族的最佳选择。一是公棚数量的增多给鸽友就近拍鸽带来了方便,二是公棚的高额加菜金刺激参赛鸽友们将舍中的精英送去参赛,所以公棚的选手鸽或是有优秀的血统,或平辈有优异的赛绩,一个选手鸽就是一个希望,选种、配对、育雏,无不凝聚著主人的心血。因此公棚参赛鸽尽管血统不同,素质有异,但都是鸽主舍中的极品。 公棚赛拼的是种气,打的是实力,只有个体素质优秀适应性强的赛鸽才能在比赛中取胜。一般而言,公棚决赛的高名次鸽及综合成绩高位鸽的拍价多在万元以上,工薪鸽友难以如愿,但几十名后的获奖鸽分速与冠军相差无几,拍价千元左右者甚多。再有从网上查询训放到预赛的公报,表现一直优秀决赛时未能进高名次鸽同样有价值值得一试。花上几百元、上千元拍一两羽自己中意的鸽子回家掺血,说不定明年比赛就捧回加菜金了呢。 三、到当地成绩优秀的鸽棚引种是最近的路。生活在同一地区,鸽友相互了解,鸽子也不存在适应性的问题。随著天气的变冷,大多数鸽友不会在冬季饲养太多的赛鸽,而是在秋赛后转让部分鸽子。其中有高位入赏鸽(价格较高),有多次参赛没能飞出高名次的赛鸽,也有没试出来的种鸽,还可能有一部分晚生幼鸽。对于刚玩鸽子的新手如能在连续几年榜上有名的鸽舍中选几羽转让鸽,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要是能得到成批的晚生鸽,或许就为你奠定了比赛成功的基础。 连续几年能在比赛中保持不败,棚中必有适合当地比赛的配对,棚中多次归巢没能抢进高名次的鸽子,表明了飞行的稳定性;冠军的子代、平辈不可能都飞出冠军,但血统是不可置疑的,算不上是好赛鸽有可能是好种鸽。用这样的鸽子同自己的种鸽交配,对改善棚内种鸽的质量也大有帮助。 现下养鸽人大都缺乏耐心,花高价引回种鸽后就急著配对出小鸽,接著就用小鸽比赛,结果不发挥就觉得种鸽不好,但是没有考虑过种鸽的状态、配对是否合适、小鸽的出赛年龄。或许换个配对就能超常发挥,或者到了孙代分速就上去了。名家手中不缺少种鸽,也不在乎钱的多少,只是耗不起时间,好鸽子被当作劣鸽子淘汰。在知根知底的情况下,再加上自己的眼力,能挖到这样的种鸽一试也是值得的,远比在鸽市的天落鸟中寻宝要稳妥的多。 四、成批引进幼鸽是通向成功的快捷方式。日本鸽界翔圣岩田诚三先生在回答为什么引进的名血后代表现不佳时告诫鸽友:“国外养鸽家很少从外舍导入一只获奖鸽,大多是在保持自己鸽舍主力系上,从他舍引进两羽以上少数幼鸽,收到效果时再引进大多有关联的血统鸽,这样会很快收到效果。”他还指出,买几羽血统分散的获奖鸽不如用十分之一的费用买同一鸽舍的几羽幼鸽,这样将会很快成功。老人的经验在我处已发挥作用,劝新养鸽者或成绩一直不理想的鸽友,到当地名舍订购一批幼鸽,精心饲养,明春投入比赛。将飞行稳定且有一定分速的归巢鸽互相交配,出鸽后再投入比赛选优。再将胜出的鸽子进行交配,自己手中就有了血缘关系、赛绩稳定的种鸽,不出两三年,一定能飞出好成绩。将上下代之间进行回交,远亲之间进行组对,形成一系也并非难事。关键是要有耐心,并且坚持用优秀赛鸽作种,用放飞比赛去淘汰弱者。 本文只对秋赛后引种发表个人见解,旨在帮助鸽友提升引种成功的几率,对其它季节的引种并未论述,没有否定其它季节引种、其它模式引种的意思。引种道路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