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为什么不迷路

2006-03-10 15:26:36

         动物为什么不迷路                                                       来源:江苏公众科技网       一些研究人员曾经认为,迁徙类动物靠山脉、河流、海岸或其他一些可见的路标识别路线。但是,在广阔的海域上空,在阴天或漆黑的夜晚,上述手段显然会失效,它们却并不因此而迷路。这是什么道理呢? ■靠感觉器官识别路线 科学家推断,许多动物会综合运用各种导航手段,采用一系列方法,从空气、水流、温度变化、可视标记、气味等多种途径获得有关的蛛丝马迹,综合判断,从而不使自己迷路。而像夜间迁徙的鸟类,会利用落日的余晖在起飞时定向西的方向,在夜晚则通过辨别夜空中的星星导航。蜜蜂和信鸽利用太阳作为罗盘确定自己将飞往何处,依靠太阳每日的运行规律,利用体内的生物钟,计算出飞行距离。蜜蜂还有计算距离的能力,所以它们不论飞多远,总能飞回自己的家。 ■靠动物头部的独特“罗盘” 在阴天或漆黑的夜晚,飞行员利用雷达定位飞行。在没有星星的夜晚,那些夜间迁徙的动物为何也不会迷路呢?研究发现,诸如海龟、鲸、某些鸟类、某些鱼类和鼹鼠,可利用地球磁场进行导航。这些动物的头部有含有磁性物质的特殊细胞,这些磁性物质受磁场的影响而会按磁力线的方向排列。这些排列信息可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大脑将这些排列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就可发出指挥动物行进方向的指令。生物学家发现海龟就是通过感应地球磁场进行导航的。幼龟在美国佛罗里达海岸破壳而出后,在大西洋里生活几年,成年后回到出生地进行交配、繁殖,靠的就是头部的磁性“罗盘”。 ■靠能“看见”地球磁场的眼睛 科学家将鸟类头部中连接大脑与磁性细胞 的神经切断,结果发现鸟类并未因此而丧失导航的能力。科学家由此推断,鸟类除了靠神经联系外,它们还可能用另一种方式感知磁场。科学家推测,它们或许能用特有的X线视觉系统“看到”磁场。将刺歌雀放在红色灯光下,它失去了方向感,而置于绿光、蓝光或白光下,则方向感很强。因此,一些鸟类的眼中含有能检测磁场的光感接收器,它们眼中的南方和北方可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