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病毒感染症
2005-11-08 0:33:29
線病毒感染症--------------------------------------------------------------------------------【编辑录入:孤寂星辰】腺病毒感染症感染的最大原因为抗生素及磺胺剂使用过量或赛鸽太疲劳(肝脏负荷过大),造成抵抗力下降而感染。其实小孩及老人也一样,每当台湾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时,政府都会公告疾病老人优先由政府补助注射免疫蛋白,其目的为加强免疫力。或许各位先进曾碰过或听过已曾经注射,[四合一、六合一苗]后,仍得巴拉米哥或腺病毒,并非疫苗无效,而是饲养过程错误,降低赛鸽抵抗力,其实只要饲养过程正确,赛鸽保有一定程度抵抗力,即使感染病毒,发病机会亦随之减少。病 原:由腺病毒感染引起之急性传染病,也称为“幼鸽下痢症”,是近年来引起赛鸽急性嗉嚷炎、肠炎的元凶,令鸽友深为所苦。腺病毒常与大肠杆菌或球虫混合感染发病,本病全年度皆有可能感染发病,尤其好发于春夏冷热交替。鸽车训练的紧迫阶段时,传染速度快。传染途径:粪便、食入患鸽吐出之饲料或鸽车中与病鸽接触皆会传染。症 状:赛鸽出现呕吐、消化停滞,病况较轻者仍能进食,但消化速度很慢,吐出之饲料或排出之粪便皆含病原菌,多发生在赛鸽归返后,潜伏期3-5天,发病后呈现脱水现象,体温上升,体重减轻,排绿色水便、粘便甚或血便,严重者2-3天内急性死亡。愈 后:感染过腺病毒的鸽子通常会产生很好的抗体保护,在短时间内不会再重复感染,但仍要注意是否产生复原,如肾脏及肠管的功能有否因其他并发症或处理不当而影响恢复。本病尚无疫苗,平时须做好健康维护,勿让鸽子过度疲劳,注意鸽舍通风、干燥及定期消毒。赛鸽腺病毒感染症常发生以当岁幼鸽为主,也常引起其他的并发症,在治疗上必须针对每个鸽子的状况,及并发症作不同的治疗与处置。 今年由二月初开始,全省的鸽友绝大多数都被肠炎所苦,感染发病的比例更甚于往年,以下我们针对此一疫病探讨赛鸽腺病毒感染症亦称为幼鸽下痢症。此病症主要是由腺病毒(Adenovirus)感染发病引起,通常发生以当岁幼鸽为主,腺病毒经常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发病,也常引起其他的并发症,端视鸽体当时的状况、抵抗力及该鸽舍内潜存的问题,如合并念珠菌、原虫性疾病(如毛滴虫症、球虫症、鞭毛虫症等)、沙门氏菌、及其他呼吸道症,因合并症的不同,故而当鸽子发生腺病毒感染发病时,所呈现出的症状亦有所差异,并非腺病毒有很多种不同的形态,在治疗上亦必须针对每个鸽子的状况及并发症作不同的治疗与处置。本省约自十年前开始出现流行病况,一般好发时间约在每年二~七月间,当气候由冷开始转暖和,天气忽冷忽热、加上密集的私训或鸽车训练造成了腺病毒的活跃与快速传播,有些急性型病例甚至造成急性死亡,腺病毒感染症无疑的已成为许多鸽主的共同恐惧。★症状鸽主经常会发现赛鸽训练归返或中网后,会突然出现呕吐、消化缓慢或停滞,排绿粘便或水便,吐出之饲料并未发酸或发臭,病况轻微者仍能进食,但消化速度很慢(此时应停止喂食,待其自然消化完毕后在开始喂饲),其所吐出之饲料及粪便内皆含有病原菌,皆具有传染性。症状的严重程度与鸽体的体能,体质及抵抗力有关,还有就是先前所提到的是否有合并症的发生,症状较轻的通常是体质对腺病毒本身较无感受性,即亲和性较差,平时体能状况好,基础健康佳,不滥用药物,不过度密集训练,能给予适度休息,患鸽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轻微呕吐、消化速度减缓,排水便或轻度软绿便,经处理即能迅速复原,体重亦无减轻,飞行欲望很快即提升至原来程度,相反的,有些患鸽则显现出很严重的症状,如体质对腺病毒特别具有亲和性者,先天健康不良、营养不均衡、药物使用过度(包括类固醇类药物、抗生素、磺胺剂类、驱虫剂等)、过度训练以致体能虚脱、中网鸽所受之紧迫与感染,患鸽可能会持续呕吐、脱水、消瘦、消化缓慢、体温上升、精神活力变差、排粘绿便,有些状况特别严重的则排青苹果绿(青草绿、非深绿)粪便或血便,这些比较少见,但死亡率极高,严重患鸽意味着很有可能已合并其他问题发生,一如前面所提的念珠菌、寄生虫或呼吸道疾病,如此将使问题更形复杂,也更难治疗或无法治疗,一般腺病毒感染的死亡率约在二~三%,但如有合并症发生,则可能达五~六%,当然有些病例是单纯的念珠菌感染或球虫发作,其症状亦相当类似,须特别小心作类症鉴别。白色念珠菌在鸽体是一种自然常在菌,即平时由口腔或嗉囊中即可分离得到,但如遇鸽体抵抗力下降或药物使用过度时或其他疾病发生时,念珠菌就会迅速的增殖,严重时在口腔可见到黄白色薄膜物附着嗉囊触摸的感觉则是软而厚,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另外再举一例说明,腺病毒常并发球虫感染,因此原虫性寄生虫原本即普通存在于鸽体肠道中,遇有机会时即大肆繁殖产生危害,球虫的生活周期为七天,包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一颗卵粪在极短时间内即能繁殖至数百万,而单纯的球虫感染发病鸽子会产生水便、耐翔力降低、紫胸、恢复缓慢、食欲减退(不喜吞食粗料),当发生腺病毒感染时应一并检查球虫卵囊的数量,如有必要最好能同时处置鸽腺病毒肠炎---病理学之研究前言 近期,笔者於遍访各地区鸽店、鸽友时,常於病理性方面之问题探讨上,普遍有一共同之病理现象,持继的於本岛各地区,陆续的发生。其共同之特徵为: (1)水痢。 (2)病鸽厌食(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於两~三天後急速消瘦,甚至死亡。 (3)呈现食滞(涨归)之症状,尤其於比赛期,当比赛鸽返回後,可见嗉囊空虚,仅见少量水份凝集於嗉囊内。 (4)高雄地区与台中地区幼比鸽其发生率与死亡率偏高。 (5)运用食滞之处理方法,配合抗菌剂之处理,与活菌类之补充,其恢复并不理想。(注:七日龄以上之赛鸽,其耐过之比例则较高,而种鸽感染後,经正常之处理方法,施行後,大多数皆可耐过。) (6)鸽友们於此等病理现象,大皆反应为疑似鸽腺病毒之感染。 针对此点,笔者尚持保留之态度,盖因经笔者探访屏东技术大学~蔡信雄博士,据蔡博士所言,於屏技方面,本年度尚未接获本疫病之病例;是否於中与大学或其他相关之研究单位,已经有证实本疫病确实於本年度初开始流行,因笔者尚未正式获得此类讯息,是故不能很武断的下结论说,上述之综合症状即为鸽腺病毒之感染。但经蔡博士提供资料後,笔者认为,由於台湾鸽界目前之赛制,鸽子间相互交流频繁,相关人员之互访,鸽舍与饲养鸽只之密度,等要因可能会让本疫毒再度发生与流行。是故乃徵得蔡博士之首肯,将其於1986年,本岛首次发生之鸽腺病毒感染之书面报告整理、编译出来,以提供各地区鸽友,於有疑似本病发生时之一参考范例;并期盼常有疑似病例发生时,能提供病材给蔡博士(或连络宏佳公司)来作确疹,期望本疫情能迅速抑制下来,幸甚。以下为蔡博士提供之全文文稿。鸽腺病毒肠炎病理学之研究 两个不同鸽舍之病鸽呈现水样下痢、急速死亡及高度致死率。十二指肠及空肠前段的绒毛吸收性细胞发生凝固样坏死,并见嗜酸性核内包涵体。电子显微镜检查绒毛上皮细胞的胞核内发现多数腺病毒颗粒。这是本省首次鸽腺病毒肠炎之发生报告。尽管在台湾已有许多的鸽病发生,但是只有少数的文献报告。下痢是幼鸽常见的病症之一,引起的原因复杂,也很难确定是那种原因造成的。诸如沙门氏菌、毛滴虫、大肠菌、球虫、肠内寄生虫、副粘状病毒、病毒性肠炎皆可以引起下痢,在台湾不同种类的病毒性肠炎在家禽类已有许多文献报道,但是很少在观赏鸟中发现,特别在鸽子的病例更少。 在1986年的一月,台湾全岛幼鸽发生水样下痢,引起许多死亡病例,此篇主要介轺腺病毒引起鸽子病毒性肠炎的病例,腺病毒的感染在此之前,尚未报道过。病史 八只三月龄的幼鸽从两个不同鸽场送至解剖房解剖。这些鸽子有水样下痢、脱水、精神萎靡、沈疹,并且引起急性死亡,鸽主叙述在幼鸽舍很快蔓延,并且有95-100%发生率和死亡率,但在成鸽则没有严重病情,整个病程约一星期,抗生素和磺胺剂治疗皆没有效。材料和方法病例检查 编号A、B两鸽场,八只有水样下的痢病鸽,病材放入福马林中经石躐包埋,做切片用H.E染色。电子显微镜检查 一小段的小肠病材用3%oglutaraldehyde固定後,再放人1% OSmlUm tetoxide,然後用无水酒精脱水,再放入Epoll 812,做成超薄切片用uranyl acetae和leadcitrate染色。寄生虫检查 粘膜刮片检查,球虫的卵母细胞(oocysts)被发现,收集虫卵放入2.5%k2 CR207溶液中培养。结果 八只病鸽主要在小肠引起病变,特别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前段有黄红色水样肠内容物,肠腔中充满了黄红色软的纤维块,组织学检查,肠上端的绒毛细胞坏死、剥落,在这些剥落的肠细胞中发现了嗜酸性的核内包涵体。在小肠组织切片中发现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球虫卵,这些虫卵只在绒毛的上皮细胞中,并没有侵入固有层,大量的球虫卵在肠内容物中被检查出来,每一个卵母细胞发育成四个芽细胞。在病例A的鸽子,胰脏有许多坏死病灶。但在病例B的鸽子则没有此现象。从核凝缩核崩解、核融解的现象,证明了外分泌细胞有严重的坏死,其他器官没有病变。 超薄切片是为了检测病毒颗粒,在小肠细胞核内发现腺状病毒颗粒。讨论 这是在台湾第一篇有关鸽子腺病毒肠炎的病例,从临床症状、病理学、电子显微镜检所发的水样下痢,绒毛细胞核内包含体和腺病毒颗粒,可以让我们确诊是感染了腺病毒,此次的感染是由岛内流行感染,并不是从外来病毒感染。很有趣的发现是在猪腺病毒引起的病灶和鸽子的情形类似。有些文献指出除了在肠绒毛细胞外,也可以在肝细胞中找到核内包涵体。在此病例中没有发现,其中的差异可能是感染病毒的型(Strains)不同。 除了腺病毒外,小病毒(Parvovirus)也可以引起鸽子的肠炎。并且在肠细胞形成核内嗜酸性包涵体。通常小病毒喜欢侵犯活动力强的肠细胞,如腺窝细胞(cryptcells)但在此病例没有发现有细胞的增加和核内包涵体。因此小病毒的感染就被排除了。 在此病例中有严重的球虫感染,球虫感染和细菌性肠炎之间没有关联,但是球虫的感染在腺状病毒的发生,扮演何种角色,则需作进一步的探讨。预防与处理预防措施 (1)维持整体鸽群良好的健康性,降低受感染之机率。 (2)疫苗之预防注射。 (3)包括人员、鸽舍、环境、鸽子之运输工具等,确实作好消毒工作。『宏佳公司』特别推荐『鸽舍宁~长效碘液』以及『鸽舍宁~氯四级胺液』雨种强效之消毒药剂,轮替使用於消毒工作,可有效的杀死本病毒,降低互相感染之机会。治疗 (1)腺病毒至今尚无有效之制剂来作治疗工作。 (2)病鸽迅速的隔离,并加强鸽舍人员及器械之消毒工作。(3)支持疗法: a》控制混合感染,包括球虫,及细菌性之感染(徽浆菌、沙门氏菌等)降低死亡率。可探用本公司『治球虫胶囊』配合『咳痢散』等剂,清除之。 b》支持疗法:补充电解质、维他命、营养物质等等,可能会提高病鸽之耐过比例。应变措施 於训练期间或私训期,如当地有流行之疫情发生时,如当日於下午六点交鸽,那麽可於下午四点喂食,当於交鸽时,确实做好每只鸽之检查工作,如发现嗉囊内容物仍饱满时,则表示可能已被感染(尚未发病),那麽此类鸽子则不交鸽,可减少比赛鸽於公训期以前,损兵折将之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