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鸽育种三要素
2005-12-08 18:04:30
作者:日本九州大学理学部副教授 市川敏夫 (一) 冲击波对信鸽的袭击
以下是曾经出现过归巢率极低的困难赛程。
(1) 1997年6月29日6点30分,进行了从南特到英国之间的300至500公里路程的放飞比赛。
通常这条路线有95%的归巢率,但这次参赛的6万羽信鸽的归巢率和分速都极低。
(2) 1998年6月31日举行了苏斯顿到荷兰之间1100公里的放飞比赛。参赛的 13600羽的信鸽
中次日的归巢率只有10%,到第六日的归巢率也只有40%。
(3、4)1998年10月5日,在美国东部举行的2次距离分别为320公里和250公里的放飞比赛中,
前者参赛的1200羽信鸽中当日只有13羽归巢,到次日也只有4%的归巢率;后者参赛的700羽信鸽
中当日只有5羽归巢,到第六日的归巢率只有40%。
以上四次放飞比赛的遭遇困难的原因还不十分明了。特别是苏斯顿比赛,与此比赛同时进行
的从巴尔究拉克到荷兰之间900公里的放飞比赛中,有42800羽信鸽参加比赛。到次日下午比赛结
束时不仅归巢率良好,而且产生了最高分速为1600米的好成绩,而苏斯顿比赛结果情况回异,并
别悬殊。
美国地质调查机构的亨达斯,托拉姆博士找出了这四次比赛的共同点,就此发表了论文。众
所周知,飞机的速度超过了音速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法国航空公司的超音速客机空中客车在飞
行途中产生的冲击波很有可能是这四次困难赛程发生的原因(空中客车在法国2000年7月26日发生
坠机事件以来已被禁止航运)。
冲击波是从空中客车以圆锥形状向四周发出的。从空中12公里的飞行高度到地面的这段距离
计算,冲击波的波及范围直径竟达到100公里。亨达斯,托拉姆博士将这块压缩音块称为“冲击
波地毯”。比赛当天,从空中客车的飞行时刻、航线、高度以及速度来计算,“冲击波地毯”通
过信鸽飞翔路线的时间、地点来看,无论上述的哪一场比赛,信鸽在归巢中与“冲击波地毯”相
遇的概率都极高。
图土英国和荷兰之间的比赛路线和空中客车运行航线的例图、点线部分是推测归巢途中信鸽
和“冲击波地毯”相遇的路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次困难赛程的参赛信鸽都在那里遇到了空中
客车。而巴尔究拉克比赛的参赛信鸽则得以幸免。(美国比赛的例图这里暂不例举了)
通常地面上的人类对于超音速的空中客车发出的冲击波基本上是听不到的。这是由于人只能
听到20赫兹以上的音波,而这种音波到达地面时已变得十分微弱。但是20赫兹以下的音波(次声
波)到达地面时基本上毫无衰减,这是因为音速的衰减率和频率的平方根成正比例。假设一种强
度为1000赫兹的音波能传递10公里,而同样强度的0.1赫兹的音波竟能传递1000公里。
(二) 信鸽能听到次声波
人们在20多年以前就知道了信鸽等鸟类可以听人类所不能听到的次声波。图2是人类和信鸽
的听觉能力的对照表。横轴代表声音的频率,纵轴代表所能听到的音强。 (音强数值越小表明对
这个音越是敏感)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3000赫兹以上的高音域,信鸽比人类的敏感度要低,而
对于人类所听不到的从20赫兹到0,05赫兹的次声波有50分贝(以音压计算约为300倍)以上的高敏
感度。
图中黑色的长方形代表到达地面的空中客车的冲击波的强度。人类是听不到的,但对于信鸽
的耳朵的影响却极为惊人。只要其中1/3的强度,假设人类能够听到,就会造成暂时性或半永久
性的失聪。而这种强度对于信鸽而言就如同在耳边放炮。遭受到这种声波袭击的信鸽发生恐慌、
迟归、不归的现象也在情理之中。
(三) 次声波和信鸽的归巢性
在自然界中,次声波是时常发生的。如地震、打雷、龙卷风、火山喷发、地磁场等场令产生
次声波,当然这是异常时期的次声波。而由波浪因素、气象、海洋因素引起的地球震动、喷气式
飞机的振动、风吹到山上引发的振动等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风力强劲的冬季,基本
上会产生连续性地发生这种次声波。图2中用细线表示的阴影部分即是自然界中上述状况的次声
波强度的分布图。这些次声波均在信鸽的听力范围之内,所以对信鸽的听觉冲击非常之大。山地
的地形由于地域不同而相异,因而山地发出的次声波有各自的地域特色。听到这种次声波的信鸽
会把声音和生养它的故乡联系起来,在它听来也许是一首“故乡的歌”,抑或它把次声波当作空
间地图来学习并记忆。这首故乡的歌使即传到远离鸽巢的地方也不会衰减,信鸽极可能是依赖这
首歌而归巢的。
若是放飞信鸽,它会在上空一圈一圈地盘旋。信鸽在迎着次声波的方向能听到其中的高音部
分,而在与之相反的方向只能听到其中的低音部分。亨达斯,托拉姆博士认为信鸽正是利用这个
对次声波的音域特性来辩认归巢的方向。
为了归巢,信鸽以东南西北的方位为线索,以自己和鸽巢的位置关系为地图而飞回的。据研
究表明,方位是利用太阳位置和地磁场来判定的,地图的信息则是依靠气味来判定的。
有报告指出,如果信鸽的鼻子里有堵塞物或嗅觉神经被麻痹,它的方向判定能力就会变得极
差。但是还有一个难点,即使有故乡的气味,但这个气味并不能到达很远的地方。而这点对于能
长距离传播的次声波而言却不成问题。因而次声波成了信鸽的极为有益的地图信息。一般认为信
鸽是利用各种感觉到的信息来归巢的,但其中应加上次声波的作用。
当然也有人工次声波发生的情况,如桥梁、高速公路、水库、新干线的隧道、大型空气机械
(压缩机、送风机、风车)、大型交通机车(航空飞机、列车、大型汽车)等发出的次声波。这种次
声波可能会成为“故乡的歌”的一部分,当然它同时也是巨大的噪音。
最近由这种人工次声波引发的紧张、奢睡、乏力等症状损害了人类的健康。经过计算机的检
索,我们已发现了多起事件的报告。在这里请饲养者们注意,人工次声波对感觉不甚敏感的人类
尚且造成了损害,对感觉高度灵敏的信鸽所造成的损害,更是不言而喻了。
当然猛禽和电磁波亦被指出是产生低归巢率的原因之一。文章所介绍的亨达斯,托拉姆博士
的论文旨在提醒大家考虑到次声波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