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交配

2006-01-17 2:51:24

      不能够由自己的鸽舍中,选择人为配种鸽来培育优良的子孙的人,通常在仔细考虑下,以两对鸽子互相交配。即使这种方法不能绝对地保证得到欲求之效果,但这种方法失败机率减低至最多有五十百分比。当然,机率是一种无法完全去除的因素之一,但是我们要能接受幸与不幸之结果。    一九四四年,世界大战的最後一年,我们的鸽舍中仅有两只年轻的种鸽开始互相吸引。因为我们认为它们的体质相当配合,就在一九四五年让它们住在一起有几年的光景。这对鸽子有著相同的血统,而後成为著名的老哈贝尼斯和Witkop母鸽。它们生了一家族的冠军鸽,它们在英国皇家赛鸽协会赞助之下,由一九四七年起不断赢得第一大奖,且在各种比赛中赢得不少奖赏。     这对鸽子不平凡的後代,在连续好几个世代相传,都仍然主宰我全部鸽群之特质。当然,在那段期间内,它们亦有做异种交配过。但是,一九四五年原来的一对鸽子之主要遗传特徵:白头,挺拔而庞大而修长的白翅膀,仍然保留著相当有规律地,出现在我现在所养的鸽群中。这件事对我来说,其意义十分重大。     一九六七年,一只挺拔的一岁雄鸽,这只鸽子就是後来因优越的表现,而赢得Eddy Merckx(艾迪。迈可斯)的美名,它向一只叫做Witstaart  (卫兹塔)的後代小红母鸽求偶。因为两只鸽子均是一岁大,且那只雄鸽因为不久就得被放入玻璃制鸽笼内,我就让它们相处在一起。碰巧,我们留养了这对鸽之後代中的一只雄鸽,这只雄鸽在一九六七年整年与舍内的小鸽混在一块长大,却从来没有一次配对作出的记录。经过脱毛期以後,这只雄鸽却长得非常均匀出色,以致於它威了我们後来最受宠的鸽子。事实上,那一年它在与势力强大的比利时安特卫赛鸽联盟会及其他三个大联合会上的竞赛中,赢得四个第一名奖赏。结果,在同年的七月,它的父母即被提升为舍内最优秀的种鸽。    大多数的养鸽者都曾经有过许多相同的际遇,但是我们不可以轻易地将这些自由交配现象忽略不顾。实际上,在交配时期任由鸽群们自由发展,其培育出来良好的种鸽之百分比率,都会比养鸽主人在冬季计画裏,培育出来的幼鸽要来得高些。所以,偶而一次成功的自由交配经验,不可以日後全部采用自由交配,而影响我们原来的交配措施。通常来说,在鸽界中突来的意外事件和成功,并不会导致我们想要取得的永久结果。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