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列表
漫谈养鸽的效率
2007-07-12 14:43:41
大道理先放一边,先讲两个我身边的例子。
一、近日,和一位近年来在本地赛绩优异的工薪鸽友喝茶聊天,深为其今年的赛绩所折服,但让我更感到惊奇的是:他春赛16只赛鸽起翅,到参加完本地大大小小近10场200至500公里的比赛后,居然还有14只,另外两只是一只放丢,一只因病死亡。而同样的参赛,本人是68羽起翅,到最后只有20只不到存棚。通过对其他鸽友的了解,损失率也在50%左右!
二、有位鸽友,爱鸽情深,几十年如一日把大量的金钱、精力投入到了赛鸽中,也买了大量的外血名种,支援给别人的鸽子倒还时有发挥,但本人赛绩却难以启口。为什么?繁殖过量,养功极差,长期病鸽不断而鸽主却敝帚自珍,不舍淘汰,种鸽、幼鸽、赛鸽管理不到位。
故事讲完,我又想到了一个场景,同样打中一个目标,有的人“一枪中的”,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而有人用的是散弹枪、冲锋枪,更遗憾的是有的人用机关枪居然也没把目标打中!
做事讲成本,养鸽讲效率。注重和关注养鸽赛鸽的效率对于我们很有意义。
在我们引进鸽子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关注鸽主本人的参赛情况,参赛多少羽,获奖多少只,对于其比赛的含金量要认真鉴别,如果是一场只有几百种鸽子的比赛,而且鸽主又参赛了几十只,获得个什么好名次其效率和价值都有折扣。我们引种过程中应该关注那些参赛少,获奖多,效率高的鸽友和鸽种。从他们那里获得的鸽子往往能一鸣惊人。
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好的赛绩是鸽友的共同愿望。但大多数鸽友往往难以做到。因为把鸽子养多是鸽友的本能,把鸽子养少却是一种水平。有少养多易,由多养少难,养得少而精,更是难上难!提高赛鸽效率,可以从三方面做起:一是心态要静。养鸽赛鸽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养鸽效率的低下主要在于鸽友心浮气躁,做了一些本不该做的事,买了一些本不该买的鸽子。而该做,该办,该投入物力财力的地方却没有到位。比如在买鸽子上,事后的悔恨总比出手时的痛快来得容易些。因此,要提高养鸽效率,首先要心无旁骛,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棚中,少去羡慕别人,多去思考自己的养鸽方法技巧。二是淘汰要狠。对那种明显吊食孱弱,生病医治无效,检验多年明显无优质遗传基因的鸽子要早淘汰,早清理,避免南郭先生的存在。三是参赛要慎。对自己的鸽子适应的天气和距离要做到心中有数,对鸽子的状态也要观察细微,要选派健康,状态好,有入赏可能的鸽子参加比赛,对于那些一时不适合比赛的要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思维,切忌“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不经历风雨,怎么会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棚少鸽精,多拿冠军”的道路坚持到底,需要的是睿智聪明,更需要执著刚毅和一以贯之。
评论
张安 07-23 13:24:29
还真是的,由少养多易,由多养少难啊.这其中主要是很多鸽友都怀着买采票,撞大运的心理.以为出的多,里面一定会有超级赛鸽,是的这是必然的,但是如果鸽舍面积,养功跟不上的.那真的是劳命伤财,还毁了里面那几羽好鸽,而且种鸽的质量也只会直线下降,到头来钱财两空,还会对鸽子的兴趣锐减.那些养太多鸽子的鸽友,不要再执迷不悟了,赶紧加大淘汰力度,腾出空间,时间好好喂养较少的精英,那样的话,成功可能就离你不远了
邱枫 07-15 00:43:36
养鸽子的都是爱鸽情深,玩赛鸽的没有不想成功的,肯花钱买好鸽子的,决不会向笔者所说的那样,买了名血名种当“鸡”养,买鸽子的大钱都花了,买点优质粮食建个宽敞的鸽棚,能在话下吗?我没有见过一个花钱买名血赛鸽当鸡养的傻瓜,只要是买的起名血的,管理饲养条件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上的,有钱玩赛鸽,出上一大群,一个人比你们全鸽会放的还多,只要是名血名系的优秀赛鸽出的,再笨的养鸽子的也决不会拿不上几个好的名次。有钱买名血的养鸽人,人家的鸽棚宽敞不用说,鸽子饲料优质不用说。训放管理更不用说。专门的教练管理饲养,养功哪个普通鸽友能及,鸽海战术只要具有一般的养鸽常识,就能称霸一方。养鸽少而精这个只是一般鸽友经济条件限制的最佳赛鸽饲养策略,没办法,经济条件跟不上,只能精兵简政,赛鸽取胜也只能在着点入手,出奇制胜。说起枪支,再好的枪法一枪也只能打中一个,散弹枪,冲锋枪,机关枪,哥们他们的威力就是一个瞎子,只要有点目标方向,一打就是一大片,你 那一枪一个百发百中这个时候谁能看的见呢?参赛几百羽,包揽前几十名,就算给你一个冠军,你的成绩能算的了什么呢?少而精的养鸽策略笔者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举例引述太不恰当,买的起名血的,鸽子就是好,不要刻意贬低,有钱的决不是愚人。没条件引进新的优秀赛鸽何来养鸽效率呢?
王德顷 07-14 21:28:34
养鸽的效率,用经济学的角度去讲,其实就是成本与回报的概率关系.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善于投资的高手.反思我们养鸽,都知道精养,少养好,但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呢?这就是侥幸心理的存在造成的,什么鸽子都想试一试,结果欲罢不能,越养越多.如何能克服侥幸心理,这就需要知识的累计,多看好鸽,善于总结,少迷信血统和名家,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去发掘个体,还有,只养能保持健康的鸽子.只要能坚持下去,你的投资就会收到理想的回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