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传递了重大新闻

2006-04-05 3:03:06

  1944年5月下旬,英伦三岛到处流传着盟军即将反攻的消息,甚至连希特勒和他的部下都非常清楚,强大的英美联军正在英国蓄势待发,准备跨过英吉利海峡,进攻德军控制下的欧洲西北部。对德国情报机构来说,现在惟一不能确定的就是盟军进攻的确切时间和地点。   在英格兰那些焦急地等待出发命令的人中,有58位美国战地记者,他们在想,谁会被分配到首轮进攻中。这些人都是民间人士,他们将会描写并记录发生在诺曼底的这场人类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战争。   现在,这群记者接到了一个奇怪的命令,让他们到伦敦克内特桥附近的艾治顿花园公寓区的38号院。38号院的主人对所有的美国记者来说,都是很熟悉的,他就是巴内·奥德费德少校、美国第一军的新闻官员,第一军将参加诺曼底战役。   奥德费德的任务是管理这帮在英国的美国记者。一旦他们到了欧洲大陆,奥德费德将建立并保证他们与设在伦敦的新闻机构的联系。他同时也向他们提供一些新闻素材,并且邀请一些记者们感兴趣的军界要人给这些记者吹风,以使他们能够写出想写的东西,并且能够通过新闻检查。   今天,记者们一到38号院,就被要求提供住址和联系电话,然后被告知,他们将被派遣参加某一支部队的进攻。   奥德费德少校是空降兵出身,自己也曾经是一个新闻记者。他现在有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战斗一打响,这些记者如何才能尽快地把他们的新闻稿传回伦敦。他们现在拥有的设备是无线电发报机、电传打字机和商业电台等。   用来传送信件的快艇线路已经在诺曼底和英格兰之间建立了起来,从英格兰南部海边到伦敦将由摩托车来传送这些重要文件。另外,在欧洲大陆上,将有一个专用跑道用来起降往伦敦传送新闻资料的飞机。   尽管有这么多措施,但还是不能确保新闻稿和新闻图片能够迅速地从诺曼底海滩传到伦敦。时间越来越紧迫了,奥德费德少校和同僚都着急得睡不着觉。   在D-日即6月6日(从6月4日延迟到6月6日)的前几天,一个美国记者罗伯特·卢本来找奥德费德少校。卢本将在进攻前6小时随美国第101空降师进入诺曼底,他担心自己的新闻稿将难以传回到伦敦,那样的话,他就和与世隔绝没什么两样。   “你带一对鸽子怎么样?”奥德费德随意问道。卢本以为这位新闻官员在跟自己开玩笑。   “鸽子?”他几乎喊了出来。   少校解释说,英国军方已经进行了试验,发现鸽子的飞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45英里,它们能够在24小时内飞行700英里后安全地回到自己的家。卢本对此并不感兴趣,不管怎么说,鸽子都无法与在诺曼底建立起来的现代化的电子通信工具相提并论,这些设备每天能发送1亿个字。   6月5日午夜前夕,也就是D-日前一天晚上,罗伯特·卢本正心情紧张地随101空降师的官兵们坐在运输机上,朝预定的空降地点飞去。这位记者最终采纳了奥德费德的建议,随身带了两只鸽子作为他的通信工具,它们正静静地伏在他腿上的笼子里。   D-日的早上9∶31分,英美法军队对诺曼底海滩发动了进攻。3个小时后,Shaef的公共关系官员恩斯特上校对大批记者宣布,“战争已经开始了。”   宣战12小时后,在英国南部海边靠近普特矛斯Shaef的司令部,一个军官匆匆忙忙地跑进一个帐篷。   “我们终于有了诺曼底的消息!”他兴奋地朝奥德费德少校喊道,“它来自多佛!”“多佛?”另外一个官员问道,“为什么是多佛?”   “因为它是鸽子送来的,而且有罗伯特·卢本的签名。”   突然,奥德费德意识到这是一个巧合。在19世纪40年代,德国人保罗·冯·路透创建了路透社,并为其发展成全球性的新闻机构打下了基础。他利用马车、灯光信号以及电报等手段向德国的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提供前一天英国伦敦交易所的信息。   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在路透社繁杂的交通系统中有一段是空白的,那就是从比利时的维卫到德国的亚琛。于是,路透决定让鸽子来跨越这段距离,他发现,鸽子比马车快得多。   而现在,93年后,罗伯特·卢本也用鸽子打败了他的竞争对手。让人称奇的是,卢本也是路透社的记者。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