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后的养鸽人
2009-05-12 0:42:12
记者们匆匆离开“幸福家园”,坐车前往彭州时,老人站在活动板房间的走道口,微笑着,轻轻挥着手:“慢走。”
那一刻,我电光火石地想象,如果是我父亲,看着刚刚围着他有说有笑的年轻人,一下子全走光了,会不会不舍?没有人明白老人的心思。
不过,5月6日,当参加地震周年网络媒体灾区行的记者们,在老人那20平米的活动板房前停驻,听他聊养鸽经时,他脸上的快乐神情,是朴素而真实的。
从四川都江堰市奎光路西下中街18号一个127.9平米的大房子里,搬到都江堰灌口镇“幸福家园”安置区,从养80多只鸽子,到现在的13只鸽子。60岁的老人,对当下生活的变化接受得很坦然。
相比起“5.12”地震中房子的垮塌和财产的毁损,让他难过了好一阵子的,是他养了好多年的80多只鸽子,全都没能躲过那场劫难。当时觉得,“生活的希望没了,心都死了。要知道,每一只鸽子我都叫得上名字,光给它们喂食就要半天。”
5月22日凌晨三点,老人和其他人作为第一批灾民被安置到这片活动板房小区。此后,来自都江堰市老城区灌口、幸福两镇的群众,陆陆续续住了进来。
“其实还有好多人比我苦。”老人觉到了一种温暖,也为之前的悲情不安,他又开始想要继续养鸽。原来的鸽市在地震中没有了,为了寻找新的鸽市,老人费了不少周折。
“我现在一共养了13只鸽子,有詹森,有杨阿疼 等品系,每天听着它们的叫声,心里特别舒服。经过地震,我们大家更懂得生活和生命的涵义了。这一切的得来真的是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要感谢社会各界的资助。这不是假话,是我们大家的心里话。”
当有记者要拍照时,细心的老人连忙笑着把和鸽笼晾在一起的内裤收进屋,“这个不好拍进去。”有记者问老人的名字怎么写时,他很乐意地接过本子,“要我签名啊?”看得出来,他是真喜欢和这些陌生热情的年轻人聊天。
老伴和儿子都出去打工了,在没有记者到来时,老甯的大多数时间,也许就只是侍弄他喜爱的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