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鸽之“最”

2006-06-08 13:01:32

最早的通信鸽子      我国最早用鸽子通讯的是公元八世纪初期唐代的张九龄,他少年时就在家乡皖南训养鸽子。用来与亲友通信。明《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说:“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惊讶。” 最早的信鸽专著      清代的《鸽经》是我国最早研究鸽子的专著。作者是张万师,山东邹平县人,字扣之。全书共分:论鸽、花色、飞放、翻跳、典故、赋诗等六大部分,约一万余字。 最早的鸽子集市   我国最早的一个鸽市,是十八世纪中叶,在上海旧城厢内的城隍庙(现上海南市区豫圆商场),集市设在大殿东侧的东楼茶馆。集市上有鸽铃、鸽笼、鸽窝、鸽蛋,以及各种鸽子买卖。各地养鸽爱好者都纷纷聚集在这里,泡上壹壶香茗,三三两两地大谈鸽经.茶楼座无虚席,热闹万分。 最早的信鸽协会   “上海赛鸽会”(简称S、H、C)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个群众性的信鸽组织。发起人和鸽会负责人有王叔平、周昌善、李梅龄、黄钟、郭子颐、杨信芳、欧阳惠民和陈其惠等,成立于一九二九年,曾多次举行信鸽竞赛。 最早制造的鸽环   我国最早制造鸽子脚环是在一九二八年,由上海南市小西门中华路一O六七号祥泰制罐厂工人季少钧,仿制国外脚环而成。他自己开模,自己冲压,自己经销。在此以前均向国外订购。一九四二年季少钧因去苏北从军抗战,将全副脚圈模子买给山海关路菜场的胡桂桢。 最早的定型种鸽   “李梅龄种”,是我国最早定型的优良种鸽,育种者是李梅龄医师。他是广东梅县人,少年时酷爱养鸽。曾获德国医学博士,移居上海后,从德国引进各种名鸽,同各国的优良种鸽杂交,培育出一代良种“李梅龄种”,人称“李鸟”。在一九三二年举行的天津——上海全程九百六十公里竞赛中,他的一羽雌鸽雨点(足环:“七五九”),以十六小时归巢的记录,夺得冠军。以后多次获得好名次。当时在上海凡飞出名次的赛鸽,几乎都有“李鸟”的血统。 最早的信鸽杂志   我国最早发行的综合性信鸽杂志,是《鸽讯》。创刊于一九四七年九月十五日。发行人夏永齐,主编是蒋正方,由“中国胜利信鸽会”主办。编辑部设在上海广西南路八十八号,经销处设在林森中路(今淮海中路)一八三九号。是一本十六开二十四页的铅印刊物,只出一期就停刊了。 最大的军鸽基地   我国最大的军鸽基地是某军区军鸽队。始创于一九五四年,训养着中外三十多个国家,一五O多种优良种鸽。有一枝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系统的档案,并出版了刊物《信鸽报》。这个基地曾向我陆、海、空三军和地方许多部门输送大量的优良通讯鸽。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