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了鸽瘾,今后还有什么乐趣

2006-05-17 1:11:45

2006年5月16日   星期二      本人在撰写《浅论“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于渔”之观点》一文时,曾提到:“今后不再养鸽”,也曾试着长时间不去看鸽或想鸽,但始终控制不住那份思鸽的狂潮,不论再忙再累那怕是晚上也忍不住去我那简陋的鸽舍看看爱鸽。也怀着矛盾的心情写了《养鸽是愉是忧》的随笔请大家讨论。近日来本人一直想着同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有一天真的一只鸽子也不养时是什么样的生活,会有乐趣么”?     我常想现在除了家人和特别知心的朋友能说说知心话以外,处处得小心谨慎,一不小心就会有事非上身,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隐私,这些隐私有些能说有些不能说,现在有鸽时,对人不能说的话都能对这些小精灵倾述,籍此喧泄一下,试想如果有一天连这些小精灵都离开我时,我会有多么的孤独。    每年新春到来时,家家户户都要忙着欢度春节,年后各单位都要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而每位鸽友除忙这些锁事之外都会忙着帮爱鸽选胥挑媳,为新的一年而忙碌。自从写了《浅论“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于渔”之观点》说不在养鸽后,内心十分矛盾,既然已说不在养鸽,但春天的到来又管不住自己和广大鸽友一样做好配对、育种的各项准备,虽说忙忙碌碌,但也其乐融融,每当此时我都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能放弃不养这些小精灵。     眼下看到爱鸽们都已筑起了窝巢,为培育下一代做好了准备,近日的一切坏心情都随着想起爱鸽追偶、衔草、调情、踩蛋、咕窝等一幕幕情景而云消雾散,有时看着这群小精灵在高空飞舞,仿佛自己也飞上了高空,任意遨游,养鸽真是一付调剂心情的良方啊,每当此时我又会想上述的问题“假如有一天真的一只鸽子也不养时是什么样的生活,会有乐趣么”?     如今已经该是三十而立的我站在事业和养鸽的十字路口和养鸽与不养鸽的双重选择,在内心十分矛盾的情况提出这样一论题,请大家讨论指教,为兄弟指条明路。     声明一点本人除养鸽、钓鱼、养鱼等健康活动感兴趣外,对黄、赌、毒等不良现象均无兴趣,因此而为戒鸽瘾头痛。      相关连接: 浅论“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于渔”之观点       授之与鱼:授者送的是鱼,收者得到的也鱼;授者不送鱼时,收者便无鱼。而援者将永无缺鱼之日,因其知捕鱼技术。      授之于渔:鱼和渔虽同为yu音,但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同为一音为两意,其寓意深刻。 用于养鸽,要知其理难、难、难、难......      鸽无言,并不代表鸽无法与人交流、沟通。古人云:“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为什么同样的鸽子在这家飞得很好,到别家就飞不好,是鸽子不好么?本人认为不是,我想别家人只是得到了上面所说的“鱼”       一鱼一渔,一物一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质量的品种是飞归的前提,精湛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取胜的基石,无轻无重。因此,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找到能人品高尚,即授鱼又授渔的鸽舍。同时,养鸽人还需具备“悟”性和百折不挠、不耻下问、求真务实的精神。具备以上条件仍需养鸽人付出许多精神、物质和时间去深入了解自己鸽子的品性,这就需要养鸽人要有爱心、恒心和坚定的养鸽信念。养鸽偷不得懒,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正如:“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三天不练师傅知道、十天不练观众知道”,建议所有养鸽人做人也好、养鸽也好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切忌急攻近利,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鸽德。      本人因缘巧合,有幸结识新疆龙翔联合鸽舍黄春生先生,在黄先生的大力指导和支援下,取得一点点的小成绩。可谓即得鱼又得渔。但因本人“悟”性不高,不具备求真务实的精神,急功进利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黄先生分析本人性格,多次建议本人不要继续养鸽,继续在养鸽上浪费精力和金钱。本人原来也想不通,但今次黄先生高资引进的一羽试金石因本人管理不善染病,使之再无用武之地,对此本人懊悔不已,经反思方明白黄先生所言:“你是喜欢养鸽?还是真正的爱鸽?”      高品质的好鸽难求,有时更是一种缘份,不慎失去更为可惜。有时失去不仅仅是一羽鸽子、时间和金钱,失去的是什么只有失去鸽子的人心里清楚,更重要的是授之于鱼和渔的人的无奈和无言。      经过几次失去爱鸽的痛苦经历和多日的静思本人痛下决心不在养鸽,建议所有和本人有过同样经历的养鸽人也静思一下,自己到底是喜欢养鸽还是真正爱鸽;是否即得鱼又得渔;是否真正适合养鸽,有足够的精力、财力、时间和爱心;希望不要重导本人覆折,因为你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羽鸽子。      借此机会也衷心向黄春生好友表示感谢,更衷心的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