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难

2006-05-23 10:51:29

时间 :2006年5月21日 天气:晴  时间:16:30  星期一        为难     20日晚为了维持和巩固“水神”的光荣称号,满怀激情开始了21日的鸽舍日记写作,在灵感的驱动下历时3个半小时 将一片名为《为难》的日记撰写完毕,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正值我点击确定时却意外地遇到了麻烦,辛苦写出几千字的鸽舍日记毁于一旦,看着自己几小时的心血被毁于一旦,我整个人都快爆炸了,为什么会这样???唉,无言。    发完求助管理员一贴后,即刻关闭电脑躺在床上就象翻饼似的怎么也睡不着,想起身重新再写一次。但仅凭记忆重新写时怎么也找不到当时的感觉了。一赌气再次关闭电脑躺在床上玩起了手机游戏,直至凌晨4点才睡。这种事情的发生,写吧生气,不写吧又觉着对不起自己(这样随便放弃不是我的性格)和关心支持“水神”的鸽友们,于是今天早起重新将《为难》一文奉上。写到这里单位已经开始做操,我也接到了开会的通知,无法继续将文章写完,心想等所有事处理完毕后再将日记完成,谢谢大家的期待。    20日,早晨起来按常规先去鸽棚,将赛鸽放开,然后清理全部鸽棚卫生,清理完毕等赛鸽入棚将全部信鸽饲喂后,开始了一天的活动。今天该干些什么呢?干脆约鱼友一起钓鱼去吧,于是取出手机于4位老钓友联络,约定9:00在通往鱼塘的十字路口会合。由于天热我们约定骑摩托车去,顺路兜兜风。期间战果颇丰,大概到了下午19:00左右,因我要喂鸽我们便回城,我叫他们到鱼庄等我,我先去喂鸽。酒足饭饱之后到了大约21:05分左右,我猛然想起每天100贴的任务还未完成,尽顾玩了,于是乎如往长一样开始发贴、跟贴。到了23:15分,圆满完成了这项工作任务。坐在电脑桌前,望着电脑屏幕,想着今天还没发篇日记呢,不能辜负经常点击我网站的鸽友们,更不能辜负我“水神的名号,呵呵。    点开了鸽舍日记,却找不到一点点的写作感觉,什么灵感也没有,真不知该写些什么。正在为难之际有了这篇日记的标题,干脆就叫他为难吧。当时的想法是欢迎点击我鸽舍日记的鸽友能够给我点写作题目和适合于大家探讨的话题,日记发表后能够达到一种好的目的,我便以此为题,也向鸽友提出了征题请求。    坐到电脑桌前不写点东西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大家,今天实在是没想出好的话题,就谈几点个人在训放过程中积累出来的一点小经验吧,希望对大家有用。    我自1982年8岁起开始养鸽,当时也不懂什么是信鸽什么是观赏鸽,那时我这们里的鸽子极少,我养的4羽鸽子还是家人想方设法帮我弄回来了的,我如获至宝,对它们可以说是关心倍至,从4羽鸽子发展到了20多羽,它们给我带来了无限乐趣。1992年,我同院的一位叔叔养的鸽子里出了几羽小雨点和瓦灰,我们从来没听说过,于是我便成了他家的常客,天天有空、没空只要他在家我都会去他家看鸽,有时帮他扫扫鸽子窝,他不在时帮他喂喂鸽子。和他混熟后,有一天我向他提出请他送我2羽鸽子的请求,并申明要一只雨点和瓦灰,他开始不舍得,经过我软然硬磨20天之后,他受不了终于送了我2只,我高兴极了,不停的说谢谢叔叔。拿鸽子的当天,他对我说要养这2只鸽子原来那些鸽子就不成养了,说怕养杂了,我当时也不懂,现在明白了,我养的属观赏鸽他给我的是现在所说信鸽。为了养好这2羽鸽子,我征得父母的同意将原来的鸽子全部送给了朋友。开始喂养这两羽鸽子,当这两羽小鸽抱出的小鸽长到差不多大时,我开始赶它们飞,有时和同学骑车出去玩,便带着它们一同去,到了地方放开,看着朝家方向越飞越小的鸽子,其乐无穷(当时只是好玩,并不知道这和现在的训放有关)。回到家看到鸽子平安回来心情就无限的好,第二天一早就会迫不急待的向同去的伙伴述说,分享那份快乐。有时鸽子没回来,我会闷闷不乐好几天,母亲常说我的脸象晴雨表,并说我对鸽子太投入了不准备让我养了,因为养鸽已耽误了我的学习和正常的作息。为此,我和家人闹了好一阵的别扭,但最终我的鸽子还是没有幸免于难。没过多久,我又偷偷用零花钱买了2只鸽子回来,偷偷藏在床底,但为时不久就被家人发现,家人看我实在喜欢,也就没在阻拦。    转眼到了高考阶段,我因成绩不优未能考入理想的学校,便偷偷当了兵(在“水神”小传有介绍)。1996年12月退役后,用退役津贴买了几只鸽子养,当时也不知怎么鉴别鸽子好坏,看见有脚上有环环,长的漂亮的鸽子就买,经“行家”鉴定说不行便开始一轮轮淘汰,竟没有想到用放路检验鸽子的好坏,就这样一茬茬淘汰、更新耗费了当时对我来说的大量资金,有时为了买羽鸽子要跑好几趟,好话说尽人家才肯转让,实为得之不易。    1998年开始,单位安排我到乌市培训,从此我开始有了到乌市出差的机会。由于在乌市没有认识人,也无缘结识现在认识的那些鸽友,只有在鸟市买些鸽子,拿回来后没有一只走路的,心想靠这样的养法永无出头之日(当时我们这里还没鸽会,养鸽纯属个人爱好),做便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收购一批带赛绩,遗传发挥较好的鸽子。1999年我再次到乌市培训,同桌的一位老哥也曾养过鸽子,对乌市行情较为了解,通过他我认识了另一个鸽友,并通过那位鸽友结识了新疆龙翔联合鸽舍黄春生先生,当时他在开鸽具店,未曾养鸽由于他治鸽病水平较高,在乌市鸽界享有胜名。通过黄先生我结识了当时在乌市飞的较好的两位鸽主,他们对我十分关照,鸽子价格也不高对于我们工薪阶层的人也比较容易接受,于是我购买了2羽回来。新引进的鸽子感觉就是不一样,长的威风凌凌十分漂亮。这些鸽子的后代在我们这里100公里回归正常,超过100公里就没了当时的训放知识也较少,与我本人也有很大关系,就这样2年过去了,期间多次去过乌市并从这位鸽友家里又引进了多余带赛绩的鸽子。2002年,再次到乌市发现黄先生也开始了养鸽,并且鸽子飞的十分出色,便提出从他处引进2羽回来用,开始他也不肯转让,他说我可能不适合养他们这种鸽子,但我十分固执,他见我这么执着加之几年的感情已建立的十分不错,便给我转让了当时在他棚中属保姆级别的鸽子,说先拿回来试试。一羽是龙园詹森,另一羽是只浅斑,我也没问什么,便将鸽子带回了家,并精心照顾。2003年,我州成立了鸽会,我涌跃参加报名,并成为其中一份子。5月1日鸽会开始组织发放百日龄大赛环,因这对鸽经过一年的调养,幼鸽出的较晚没法参加此次百日赛。为了检验黄先生的的鸽子能不能出路(他也想证实下北疆的鸽子能不能在南疆发挥,看看南疆的鸽子到底多难飞),征得他同意后我寄了一枚环给他,请他代挂。事情很巧,5月中旬单位接到开会通知,领导刚好安排我去乌市开会,借此机会我将出壳9天大的幼鸽带回,一路上我精心喂养,生怕养不好,到家后棚中又没有喂养这对小鸽的保姆鸽,于是我继续开始了手喂小鸽的历程,这也是我养鸽以来第一次体验手喂小鸽,在黄先生的指导下我喂的很成功,幼鸽成长迅速,身体特棒。这羽幼鸽一出窝就是那么的与从不同,第一次出笼就朝一个方向飞行而去,转眼不见踪影,使我特别担心失去小鸽(我以前养的鸽子从没碰到过这种状况),40分钟后小鸽又从同一方面飞归,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第二天一早,我赶紧打电话向黄先生汇报了小鸽出窝的情况,他要求我改变饲料搭配比例,尽量让小鸽少飞。可能是我操作不当,改变饲料比例的第二天小鸽一出去就没影了,走的更快,真是担心死我了,我站阳台上焦急的等待望眼欲穿。1个半小时后,小鸽借着微弱的月光落下,随后入棚。这下我急了,这次飞的比没调整前的时间还长,赶忙电话询问,黄先生说正常,别急过两天再看看。经过几天的调整鸽子趋于平稳,这种类型的鸽子更使我对黄先生的鸽子痴迷。待该鸽家飞一月后,随着飞行时间的增长和小鸽的身体成长,在黄先生指导下我开始了训放,并从中慢慢吸取、总结经验。第一站从5公里开始,骑车到训放点后,将鸽笼取下让充分休息十分钟后开笼放飞,看着小鸽起来,我立即驱车赶往家中,2轮始终跑不过双翅,小家伙已到家等我了。就样从5公里开始一直到100公里,我都是骑摩找车训放,凌晨6点起床赶往训放点放鸽,10点前赶回单位上班。由于南疆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老早以前的东方红牌小四轮还随处可见,这个牌子的小四轮无任何标识,摩托车的灯照度有限,在我映象中好象有6次差点钻入东方红牌小四轮底下,幸亏本人运气+车技极佳,次次幸免于难但也不免心惊肉跳。在训放过程中风吹雨打、日晒秋寒那是家常便饭。经过50次的训放,小鸽逐渐成熟状态也随之而来,由于是第一次动作,状态早来了10天,无奈之下仍然送上赛程,第一次参加比赛也没什么经验,对飞行时间之类的都没什么数。等了1小时后,便无耐心,进屋看电视(当时我养鸽条件有限,鸽棚建在阳台里),我想鸽子一到就能看到没必要守在鸽棚里,就是这个想法耽误了我报道时间(当时还没买鸽钟),待我再次进鸽棚观看时,小鸽早已在自己的巢格内休息,我兴奋极了,这是我养鸽子以来第一次参加比赛也是鸽子飞得最远的一次。当我手持鸽子到鸽会时前10名刚好报完,结果是我受到了黄先生的批评。    2004年,有过一次比赛经历的我已被赛鸽这项运动深深吸引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这期间我陆续引进了多羽黄先生的鸽子开始抱仔参加训放。依照2003年黄先生指导的训放方法和自己积累的经验,我依旧将5公里训放站做为首站(有人会想鸽子既然那么好了,训放站才5公里是不是很可笑?),然后以5公里为递增点,根据鸽子状况决定第二天的训放里程和次数直至60公里训放站。训放到60公里后,鸽子飞行正常便开始根据鸽会发放的竞翔计划的日期和公里数配合饲料比例进一步调整鸽子状态,刚开始总是把握不好,鸽子状态要么来的较早,要么来的较晚,有时个别鸽子刚好能碰到比赛日期来状态,鸽会又临时提前或推后比赛,可能是自己的运气十分的背吧,不能怪鸽会,就这样2004年参加了3次比赛毫无建树。许多会员也因此退会并组建了市鸽会,观察了市鸽会的两场比赛认为十分正规,从不随意提前或推后比赛时间,除特殊情况外没有办法才会改变。我很快加入了市鸽会的行列。    2005年,随着与黄先生交流加深,对自己引进的鸽子也有了些了解,接到竞翔通知后,立即与黄先生联系,听取他的建议共同研究2005年的比赛训放方案。最后我们选定了春季排名赛和百日龄赛这两场比赛,原因有二。一是参加排名赛的鸽子基本上是2004年出生的幼鸽,到了3月份鸽子羽毛和大条刚好倒齐,鸽子也逐渐趋于成熟。二是我自认为黄先生的鸽子属早熟品种,出壳22-26天部分鸽子便会自己吃食,出窝较早。认定这两点后,一方面调整种鸽准备做育参加百日赛的幼鸽,另一方面,将棚内仅有的8羽选手鸽开始从5公里处的训放点开始逐步训放。加上饲料的配合,鸽子状态来的很快,训放到第60次时刚好飞第三次150公里,鸽子回归一切正常,8羽鸽子1羽家飞时撞伤,1羽训放时丢失,2羽被猎隼(南疆地区猎隼泛滥)打伤无法继续参加比赛,剩下的4羽选手鸽状态来的不是十分明显,在黄先生的建议下,我又骑摩 托车于凌晨5点出发直奔180公里训放点(当天向单位请了2小时的事假),于凌晨8:20天已亮,太阳还未升起时将鸽放开,望着爱鸽定向准确,我立即驱车以最快时速往家赶,我刚到鸽棚鸽子也随之落下,急忙做完喂养工作,赶往单位上班,当天随领导到乌恰县出差,下午18:30分请同院朋友帮我喂了下鸽子,我们从县上回来已是深夜,我不顾一天的周车劳顿立即爬上鸽棚对四羽选手鸽上手进行观察,鸽一上手立即使我感到鸽子来状态了,鸽爪微热,肌肉象充足气的轮胎一样,鸽子上浮感极强,翅膀拉伸有力,用手机微弱的灯光照明我翻开鸽子腹部羽毛观察选手鸽肌肉微红,毛细血管轻微暴起,简直是太好了,因为再过一天就要参加比赛了,这次状态来的正是时候。次日,我把这一情况向黄先生进行了通报。他又临时教了我一手小绝巧(因部分原因不能外露请大家见谅),我付诸于实践于第二天夜晚将4羽选手鸽交入鸽会,送上征程。交完鸽后我去商店购买了新电池,回到鸽棚做好了充分准备。晚上回家兴奋的心情使我无法入睡,便开始了网络环游至凌晨5点入睡,早晨7点30分准时起床赶往鸽棚(因在部队上已养成早起的习惯,时至今日懒觉都与我无缘),先打扫鸽棚卫生,然后给其他鸽子喂食。随后为参赛鸽准备好了电解质水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将鸽钟调式好,总之是做好了一切迎接准备。    早上9:00拔通会长彭忠明的手机询问放开时间。同晨,吸取上次失败的经验头顶烈日未敢离开半步,时至11点20分,我接到了鸽友的电话,他说:勇勇你到鸽子没?我说:没。他说:我已经打表三只了,听说还有人也到了,前10名满了,别等了。我沮丧的回答了声:哦。鸽友也听出了我的沮丧,在电话的那头呵呵大笑起来,晕啊,我也反映过来他是在逗我玩呢。此时最怕的就是手机再次响起,真是越怕什么,什么越来找你,手机再次响起,我急忙接听时也未看是谁的电话,第一句话便是:你到鸽子么?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原来是母亲,她知道我一定没吃饭,便打电话问我想吃什么,她给我送来。过了20分钟,母亲将热腾腾的饭菜和水给我送来,我在鸽棚上边吃边等鸽,她便在院内与邻居聊天。11:50分我的第一羽爱鸽从遥远的天空开始收翅、滑翔准确无误的落在鸽棚上,随后立即进棚,我扔下手中的碗筷高兴的边喊边往鸽棚冲,我的喊声惊动了母亲和邻居,她们大笑说我都快30的人了还象个小孩子一样,见鸽子回来这么高兴。我很快打表完毕取出手机与鸽友联系,鸽友的手机光响没人接听,我知道他也一定到鸽子了在打表。过了2分钟我的另外三羽选手鸽一起入棚,我逐一打表,然后提鸽带表赶往鸽会,其他鸽友均未来,只是打电话互通了信息。会长也到了鸽子,还有鸽子在陆续到,我便陪他一同聊天等鸽,他看了我的表说:你的速度不慢,进奖应该没有问题(其实我也已经感觉到要进奖,因为那天的感觉特别的好),我谦虚的说:不一定呢,等等看吧。时至中午15点25分鸽友齐聚,在裁判和鸽友的参与下评出了前10名,我第一羽归巢的爱鸽取得第6名(第6名的鸽子已发在信鸽摄影栏目里,就是那羽带头红卡环的漂亮小灰雌),后三羽与名次搓肩而过。    百日赛选中的三对种鸽相继下蛋,种鸽抱7天后倒给保姆抱,种鸽准备下第二蛋,看着蛋一天天的变黑离出壳的日子越来越近,我每天都会忍不信去拿出来看看,小鸽终于出壳了也正好赶在5月1日发环时刚好套环,但不足什么原因保姆失职了,小鸽卡食,万般无奈之下只有淘汰了第一批幼鸽,第二批幼鸽出来时已比其他鸽友晚了几步了,凭着我对爱鸽的信任还是将6个环套上了,这次重新选了三对保姆,幼鸽长势良好十分让人满意。待家飞30多天后随着幼鸽飞行时间增长,身体也逐渐成熟,又按常规开始训放。6羽赛鸽2羽家飞时撞伤、3羽训放中被猎隼打伤,最后只剩一羽幼鸽参加赛。交鸽当天,天气十分好,当运鸽车缓缓驶出阿图什40分钟后,天气转阴下起了大雨。当时我想不知放飞地的天气会不会也是这样(这段时间我们最关心的也是天气问题),带着这样的担心渡过了难熬的一夜。第二天,我们担心的事情是发生了放鸽时,放飞地天气能见度还不错,但鸽子放飞后连续降雨并传来了一路有雨的消息。     即使这样我也要等,我一人搬个小橙打个小伞独自在雨中等鸽,中午母亲冒雨来为我送饭,看我一人等鸽独孤便留下与我一同等鸽。此时,我心想天下父母都以百分之百的爱心对待儿女,真爱无边,而到了我们父母年迈之后又有多少儿女能以父母对儿女十分之一的真爱去回报父母?想到这里,真是无言了........。就这样我和母亲坐在鸽棚旁边聊天、等鸽,独享母爱。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听到鸽棚顶部传来“砰”的一声,我和母亲立即抬头向上看,到了,我的小精灵回来了,但鸽子已经拼尽最后一点力量飞到鸽棚,却无力再进跳台,我随手将鸽拣在手里,赶紧用注射器抽了点电解质水灌入鸽嘴,然后取了几粒以蜂蜜为主的自制食物塞入鸽嘴,最后给她填喂了2粒帮助恢复体力的药物。做完这一切后,才猛然想起还未打表,立即补做。母亲也十分高兴,我把母亲送回家后再返鸽棚,看着爱鸽已恢复了一点体力便到鸽会报到,小家伙不负我望取得了第九名的好成绩。    预定的两场赛势均以完成,并取得了不太理想的成绩,但对我来说已经十分知足了。    综上所述我的体会是:要想养好鸽需先做好人,这是与好鸽结缘的基础;要想鸽子飞得好,日常管理和训练不能偷懒,需环环紧扣;引种时需看鸽主是否能即受与鱼又授与渔,非如此不能成也。    最后衷心的向新疆联合龙翔鸽舍黄春生先生表示感谢;向海网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好的交流平台表示感谢;向关心“水神”的鸽友们表示感谢。也许有人说我最近说的谢谢太多了,但我还是觉的不够,因为我要更努力,多写些心得供大家交流,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会向你们表示更衷心的感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