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友討論篇[種鴿高 低代問題]

2005-08-15 19:16:37

arrow: 對於老品系,我覺得不能停留於原持有者時之刻板印象,除非你已對上個持有者手中之性能及其育種手法有充分了解,否則易造成引進者誤判,浪費人,物,財力.此問題跟鴿界種鴿高,低代問題,似乎有點關聯,有些鴿友迷信高代,我個人覺得有點失真,生物演進公式,總是適者生存,而人為汰選,更為激烈,高代鴿豈有比下代鴿優秀的道理[此有但書,若有持續比賽,嚴格汰選,有優秀主其事者],若真的高代鴿比低代鴿來的優秀,其種鴿育種價值也不過如此一般.  丫呆: 老一輩滴鴿友總是會一再強調高代鴿滴好處ccc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鴿友迷信高代種鴿滴行為是錯滴或是一種誤導喔 早期丫呆也是跟當時鴿友一樣會追求高代種鴿 原因是高代種鴿確實好用嘛 進口原鳩早期會那麼風行也不是沒原因滴ccc因為就是粉容易贏嘛 對此丫呆個人滴看法是 早期偶們滴本土賽鴿根本就是菜鴿一群(註1) 難怪隨便引進一些外國二流鴿子就能打倒同會對手 而通常偶們引進鴿子就是用來雜交滴嘛 賽鴿跟菜鴿雜交滴結果當然是一代不如一代囉 用個粉籠統滴算法來推演 假設進口賽鴿八十分來配本地菜鴿四十分 第二代平均是六十分 第二代再配菜鴿 第三代滴平均分數是五十分ccc這麼算來早期大家追求高代鴿就是正確滴喔再者就其時代滴背景而言 早期進口鴿子非常不容易 加上偶們鴿界當時研究育種滴養鴿家粉少 平心而論當時滴鴿友包括丫呆對於配對也只是亂點鴛鴦譜 其作出滴重點也只是在乎賽鴿能否入賞 少有培育種鴿滴觀念 所以有賽鴿血統滴高代種鴿才能如此吃香 丫呆當時充其量也不過只是有個近親留種滴觀念 會想要把主力種系滴血緣集中保留而己ccc就被同期鴿友及年輕一輩譽為育種大師了 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當之有愧喔近代台灣鴿界發展可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隨著國際通路滴開放加上大量職業養鴿者滴介入 甚至在頂尖滴鴿會競爭之下 衍生出一項集眾多金主及專業教練滴賽鴿集團 也就是把一切有利於賽鴿勝利滴因素集中在一個比賽鴿舍裡 因此以前隨便進口個二流賽鴿就能得獎滴情況不再 想打敗眾多財力雄厚與鴿質粉強滴高手 不挖比利時一流種鴿過來是不夠看滴 因而也替國內外產生了一個新滴職業ccc就是職業鴿販 專門替不計代價滴買家掘出一流鴿子 也替賣家到處廣告製造商機 所以只要泥聽過滴養鴿名家包括許多不見經傳不打廣告實力堅強滴各國強豪 他們費心培養出來滴好鴿 幾乎都己經上過了台灣賽鴿戰場 許多在各地為王滴賽鴿 如今在超強戰區不再有壓倒性滴勝利 只求在入賞名單站有一腳之地就算粉好了 甚至有更多情況是連一點小獎滴邊都沾不上喔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 連九十分滴一流賽鴿都拚不進得獎圈了 那八十分滴高代鴿還會再有生存滴空間嗎?所以近代滴鴿友就不會像老一輩鴿友那樣猛追高代鴿了 ccc也許古代削鐵如泥滴寶劍遇到現代高科技產品 就形同破銅爛鐵也縮不定喔 雖然天才鴿也經常被當成三流鴿子賤價賣出或免費贈送 也有某些鴿友幸運獲得並使用發揮 而這些天才種鴿滴實力 也確實能在古今中外都可以佔有一席之地 可惜滴是天才種鴿數量實在少之又少 如果泥現在手中握有如此寶貝ccc千萬不要讓別人知道了 好用就暗自慢慢享用 又如果泥一定要分享給鴿友ccc可別忘了丫呆喔註1: 丫呆沒有崇洋或排外思想 只是客觀拿當時比利時超過百年滴賽鴿歷史來跟台灣剛萌芽滴比賽情況對比 相較之下當時鴿友眼中漂亮無比滴土產愛鴿 若與歐洲經過賽鴿籠長期汰選滴賽鴿同台 也只是形同菜鴿一隻 根本就沒有啥競翔能力可言 而為何縮當時被捧上天滴進口鴿只是國外二流賽鴿呢?因為一流種鴿人人愛 沒有充分滴動機是不可能割愛滴 況且當時台灣滴購買能力並沒有現代滴強 雖然在當時進口鴿好像都屬天價似滴 但想想現今也屬萌芽期滴中國大陸鴿友 目前中國平均國民所得約八百美元 偶們現在台灣鴿友隨便買一隻賽鴿滴價格 在他們而言也是否算是天價呢?也想想他們為何甘願花一仟元人民幣(這是多數當地鴿友要存了好幾年才有滴)去買一隻台灣迷飛滴天落鳥呢?這些均屬來路不明滴台灣賽鴿 但為何會那麼貴呢?原因就是會幫他們得獎嘛 而這些迷飛鴿與我們舍內一流種鴿相互比較 若縮牠們是三流賽鴿也不為過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