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病毒
2006-05-17 15:35:15
病毒為非生命體,是一種介於生物與無生物間的物質,自身無法獨立生存,而必須要靠宿主的代謝系統才能複製繁殖。病毒引起的疾病很多,但是至今尚只能控制少數幾種疾病。
病毒是一種形小體微、結構簡單、寄生在細胞內以複製方式增殖的微生物,能通過細菌所不能通過的濾器。由於病毒沒有胞器,本身不能進行新陳代謝,只能在活細胞中寄生和繁殖。在生態系統中,病毒是非常活躍的一員,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廣泛,而且神通廣大,幾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生物。
治療病毒所引起的疾病目前並無有效的特效藥,多靠自身的免疫系統與外來入侵病毒對抗,故加強鴿體的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醫藥的積極的治療方面,病毒式疾病的治療方式與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是不同的。細菌感染可以抗生素,針對細菌自身的代謝功能加以毒殺,但是病毒因無自身的代謝系統,侵入鴿體後便開始使用動物細胞內的蛋白質來達到其繁殖的目的,換句話說,病毒的生存是與細胞的存活息息相關的。此時,抗病毒藥物的選擇就要考慮到:要如何能避開正常細胞的生理功能,而有效的針對病毒進行攻擊。
針對「細胞的敏感性」使用干擾素(Interferon)
利用干擾素對細胞內的訊息傳遞途徑(Receptor -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的影響,誘使細胞產生能夠抗病毒的蛋白質。
針對「避免病毒接觸細胞」使用抗體
設計專一性的辨認病毒與細胞接觸位置的抗體,阻擋病毒貼附細胞表面,無法進行入侵細胞的第一步。
針對病毒的外層結構「套殼」(capsid)設計藥物
設計黏合在套殼上的藥物,使病毒無法進行侵入細胞的第二步:去除套殼。或是可以阻擋病毒套殼與細胞接受器(receptor)的接觸。
針對病毒感染後期,阻擋「大量複製遺傳物質(DNA or RNA)」的藥物
經由藥物大量篩選,得到一些能夠有效阻擋遺傳物質複製時所需要的蛋白質,藉以阻擋病毒大量複製侵害細胞。
病毒複製需要一些特殊的蛋白質來組成套殼蛋白或外鞘,以構成完整的病毒構造,故此種藥物專針對病毒所需必要蛋白質合成加以阻斷,以達到抑制病毒複製的目的。
市面上許多標榜能治療病毒纇鴿葯的,值得鴿友審慎再一次想想,咱鴿友面臨愛鴿可能感染病毒疾病時,一般能採取的做法有1.消極支持治療 ,提供舒緩[如隔離休息 維他命 電解質纇] 或症狀消除療法 。2.積極療法,由於對病毒尚無直接有效的滅殺,通常只能干擾或阻斷其繁殖所需物質,好比鋸箭療法 花費大,效果差,最最根本在做好環境衛生,預防才是最好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