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傷寒 - 沙門氏菌症

2005-08-31 22:39:57

病原:沙門氏菌對鴿子威脅很大卻又常為鴿友所忽略,此菌活動力及抗性都很強,是一種極為頑固的病菌,一但污染鴿舍便不容易將之徹底根除,因此鴿友不可輕忽此菌的危險性。 傳染途徑:病鴿可由糞便、唾液、鴿乳或產蛋時將沙門氏菌排出體外,經由污染的飼料、飲水、空氣傳染(較少) 、卵巢或產蛋後沙門氏菌穿透蛋殼而傳染。 症狀: 腸內型:病鴿最常見為腸內型,鴿子消化遲緩、排綠色粘稠泡沫糞便,間帶有惡臭味,鴿子急速消瘦、傳染快。 關節型:沙門氏菌會穿透腸壁經由血液循環到達其他部位,在腳部及翅膀關節常見引起腫脹及僵硬,鴿子羽翼下垂或無法站立、跛腳. 內臟型:沙門氏菌亦會在肝、腎、脾、胰臟及心臟、胸肌、輸卵管、卵巢、睪丸內造成膿瘍,會造成鴿子死亡或繁殖障礙,臨床上常見許多患過沙門氏菌的鴿子不孕或不產蛋,或者受精蛋無法孵化,胚胎在蛋內死亡,有些雛鴿數日內死亡無法育成即是由於此菌所致。 神經型:沙門氏菌若侵入中樞神經及腦部則會引起神經症狀,造成歪頭、斜頸,復原極緩  急性型:在幼鴿常會因敗血症造成死亡,若耐過也會引起許多後遺症,特別是帶菌潛伏及排菌污染其他鴿子。 區別診斷:沙門氏菌腸炎排綠便及易與其他腸炎或寄生蟲性下痢混淆,而神經症狀與羽翼、腳部關節炎與巴拉米哥病毒感染亦不同,沙門氏菌引起關節發炎腫脹,而巴拉米哥病毒則引起羽翼及足部關節神經麻痺。 預防:接種疫苗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