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外訓[2]

2006-09-27 18:52:39

進入外訓期後 訓練距離基本上應近 遠 近3個階段外訓初期短距離需列為重點 在寫指定鴿之前 剛好完成遠距離階段 之後以培養歸返欲為主 並避免過勞 防止乳酸 尿酸等有害物質堆積 囤積爆發力 訓練點的選擇參考歷屆氣流 賽線地形及拆群點為主 至於外訓期需家飛不 端看訓練強度 及賽鴿肌肉狀態而定因各家訓練強度 飼料內容 量方面 都有所不同 1.當外訓距離越遠時 營養的補充 此時顯得重要 尤其使用飼料控制法的鴿友2.外訓時間的決定 最好有多幾天時間的餘裕 避免中途發生意外致措手不及[天候突變導致賽鴿失膽  傳染病   人為疏失----------] 3.訓放時的施放羽數  個人以為會影響賽鴿飛行模式  也許可供鴿友參考 4.進入外訓期 按事前所擬定計畫進行 不受周遭鴿友影響[與鴿友比分速 整齊度甚至比賽] 因循漸進作好基礎功 5.注重休息與運動量的平衡 關於拆群點的擇定1.拆群點的選擇 以一小時飛翔距離為準 好天氣可以遠些 氣候不理想近些鴿子具群飛天性 熟悉的環境有助於勇敢拆群 獨自衝刺回棚 2.肌肉狀態以胖瘦 顏色 Q度為準 原則是逆風時 鴿子從外表觀察時 看起來輕 上手時有質量 順風時 反之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