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友常愛把比賽說成是 “短距離高速賽”(Sprint)和“速度賽”(Speed Race),這經常讓我非常驚訝,而且這顯然會令人想起一個問題:“為什麼比賽時總有一羽鴿子能超前和獲勝?”並且引發一連串的思考。對於這個問題,最容易的回答就是,“冠軍鴿飛得比較快嘛”。但事實真是這樣嗎?為什麼一羽鴿子可以比對手飛得快呢?還有,牠真的飛得比較快嗎?要給這些問題一個正確且圓滿的答案或許有點困難,或許根本就不可能,但有些基本的事實可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現在讓我們來針對部分基本的事實探討吧!
探討之前,我們必須先討論一個我相信是瞭解鴿子的飛行速度所需的基本概念。我相信鴿子在比賽的時候,皆以一種我所謂的舒適飛速飛行。而“舒適飛速”的定義是“鴿子在晴朗、無風和溫和的比賽天氣裡,在沒有任何外在因素影響之下,以及在疲勞情形出現之前的飛行速度。”
思考一下,在一個好天氣裡,你帶著裝滿鴿子的鴿籠到50公里以外的地方做拋飛訓練。接著發生什麼事呢?這些鴿子可能先在天空裡盤旋了一會兒,然後才整批朝著家/鴿舍的方向飛去,最後同時一起回到家。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何會出現這種情形呢?可能性有三個如下:
可能是全部鴿子都用相同的快速度飛行,或者是速度最快的鴿子刻意減慢速度,讓速度較慢的鴿子趕上群體,或者速度最快的鴿子繼續保持在前,而速度較慢的鴿拚命地追趕上來。
現在我們來簡短的討論一下這些可能性。
1. 所有鴿子都用相同的快速度飛行嗎?
牠們為何要這樣子飛行?兩個人賽跑的時候,速度絕對不會一樣快;兩匹疾馳的馬兒、兩頭奔跑的雄鹿、兩隻爬行的烏龜或兩條遊行的魚兒,速度絕不會一樣。因此,兩羽飛行的鴿子速度可能一樣嗎?如果牠們真以相同的速度飛行,這就太不可思議了吧!
2. 速度最快的鴿子刻意減慢速度,讓速度較慢的鴿子趕上來嗎?
依照經驗,我們經常發現鴿子在被拋飛出去後,領先的鴿群拋開落後的鴿子繼續向前飛行。那些即將下蛋、生病或受傷的鴿子被領先的鴿群遠拋在後,落後很久才飛回家。因此,領先的鴿子絕不可能刻意減慢飛速來等待落後的鴿子,即使伴侶在後面牠們也不會慢下來等。所以,結論是,鴿子絕不會為等其它鴿子而慢下來。
3. 第三個假設的可能性最高。鴿子是群體的動物,我相信每個鴿友都看過鴿子一有機會就集結成群飛行的情形。速度較快的鴿子在前面帶頭,其它落後的鴿子用比牠們正常的飛速更快的速度賣力追趕上去。這表示鴿子並不用最快的速度飛行,而是用能讓領先的鴿子持續感覺舒適的速度飛行的。我稱這種速度叫做“舒適飛速”。邏輯告訴我們,落後的鴿子為了趕上群體就必須用比牠們的舒適飛速更快的速度來飛行。
這跟比賽速度有什麼關係呢?鴿子在進行任何距離的訓練時的舒適飛速,也就是牠們比賽時的舒適飛速。鴿子不會知道自己在比賽,也不知道自己離家有多遠,所以無論訓練或比賽,不管距離有多遠,牠們都用相同的舒適飛速飛行。即使離家1000公里遠,比賽鴿也是用相同的舒適速度開始飛行的,一直到後來牠們開始感覺疲倦了才會調慢速度。
當然我們不會知道比賽鴿在“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過我們可以從過去的比賽成績記錄裡找出一些端倪,最有意思的莫過於短距離賽。我們收集了過去10年來許多鴿會的成績紀錄後,把冠軍鴿的速度繪製成一個圖表。結果我們發現,冠軍鴿的速度要到比賽距離到達700公里時才會開始減慢。700公里以下的所有比賽,冠軍鴿的速度實際上沒什麼不同。不過,這當然要假設比賽日當天氣和條件完全相同下才成立。
我們另外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少於200公里的短距離賽的冠軍鴿的平均分速實際上也比較慢。(因此,我們說“短距離高速賽”和“速度賽”等等完全是個錯誤,只有人類的短跑賽才可以說是短距離高速賽。鴿子在短距離賽時實際上分速比較慢,這也可能是為什麼戈登.恰莫斯醫師針對鴿子的肌肉進行研究和比較後,發現長距離鴿和短距離鴿的肌肉纖維在構造和外觀方面並沒差異的原因。這個研究結果跟人類完全相反,人類短跑運動選手和長跑健將的肌肉纖維有明顯的不同。)鴿子在短距離賽時平均分速比較慢,可能跟鴿子浪費較長時間找尋回家方向和時間浪費有關。(請注意,實際花費的時間相同,只是飛行時間有關係,5分鐘對一場為時2.5小時的比賽的影響,比5 分鐘對一場為時5小時的比賽的影響還大。)長距離賽浪費的時間相對上比較長,因為路程遙遠,路上的障礙也比較多。每一個障礙都會使得鴿子的飛速減慢下來──速度減慢多少要看障礙的種類和大小(嚴重性)而定。
但是,讀者有可能反駁說,比賽時鴿子不是沒同時飛回家嗎?這跟牠們在訓練時一起飛回家有何關係呢?這個答案包括許多面向。
就短距離賽來看,找出正確的回家方向的“快速性”非常重要,(稍後我再解釋為什麼我不用“歸巢本能”)任何能比其它對手更快找出回家方向的鴿子就有一個立即的優勢。這解釋了為何有些有經驗的老鴿,在賽季的第一場比賽時,往往能夠比沒經驗的幼鴿飛得好。鴿子這方面的能力受鴿友的影響很大,鴿友必須經常在比賽翔軌的地點上給鴿子進行訓練,這樣鴿子就能獲得更多經驗,給鴿子創造一種找出回家方向的反應感。如此一來,這種鴿子可能比其它沒經驗的鴿子快上整整一分鐘或更快就找出回家的方向,而我們都知道,“整整一分鐘”對短距離賽有多重要。許多幼鴿賽在幼鴿還相當稚齡時便舉行,因此在幼鴿時期便能迅速找出回家方向可能是早熟幼鴿的一個優勢,因為幼鴿越成熟和越有經驗就越有競爭條件,獲勝的勝算也就越高。
鴿子比賽時為何分散歸返的第二個,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每一羽鴿子脫群單飛的能力各有不同。壓抑群飛本能可能是鴿子最優秀的一個品質 ,特別是在短距離賽時,即時脫隊經常能獲得好成績,晚脫隊導致歸返時間延後。參賽的鴿舍位置各有不同,河谷、山勢等地形和風向經常左右了比賽成績。勇於脫群單飛和找出回家的最短距離的鴿子能夠大幅克服不利條件,飛出好成績。育種這種鴿子可能是育種最難的一項工作,鴿子為了求生存,經過世代的演化之後才建立了群飛的本能,鴿子要打破這項本能並非易事,所以後代能夠完全抑制這項長年遺傳性行為模式的種鴿十分少見,也彌足珍貴。
比賽過程裡可能出現各種障礙,距離越長,鴿子遇到阻礙的機會就越高。通常所有的比賽鴿都會碰到障礙,但是地區性的雨勢只會影響部分鴿子。領先的鴿群穿越高山時,可能剛好雲霧圍繞,迫使牠們不得不另覓途徑,而當第二批鴿群抵達時,雲霧可能已經散去──這可能對鴿子的成績造成戲劇化的結果。每批鴿群回家的路線距離可能差上10公里之多,而一場地區性的沙塵暴可能只影響路徑A上的鴿子,路徑B上的鴿子卻不受影響。有很多像這種只影響一部分比賽鴿的障礙例子,稍有比賽經驗的鴿友對它們都很熟悉。
公棚賽的比賽鴿不需要脫群飛行,所以牠們應該全部一起歸返?除了脫群飛行外,公棚賽的比賽鴿面對的狀況跟其它一般比賽類似。放飛比賽當天,來自不同鴿舍的比賽鴿不管本身狀態如何,全部都要比賽,這讓情況更加複雜起來。這時,比賽鴿如果本身狀態不好或生病,牠們的比賽能力顯然較低,比賽成績也大受影響。這裡有多少讀者在訓練鴿子時,看過鴿群在接近較高的丘陵、大樹或大建築物時,呈直線散開的情景呢?在這種情況下,鴿群時常會分成左右兩隊繞過障礙物。避開障礙物後,鴿群會繼續沿著牠們原先的路線飛行。不過,分成兩隊的鴿群經常不會再飛在一起,結果其中一隊可能一路保持領先幾公尺先馳得點。障礙物、獵食者和不正確的方向選擇等因素導致的一個小方向調整,經常決定了鴿子歸返的時間。
長距離賽時,舒適飛速較慢的耐力鴿跟其它鴿子分開,牠們裡有些能夠不屈不撓的繼續往家的方向飛去,有些支撐不了停下來休息、覓食或喝水。這時,舒適飛速較快的鴿子保持領先,其它舒適飛速較慢的鴿子聚集成群以較慢的速度飛行。等到領先的鴿群開始疲倦,不再能以原來的舒適飛速飛行時,這些因舒適飛速較慢而落後的“耐力鴿”便能夠後來居上,超越原先的領先鴿群。
綜合上述各點後,比賽的兩個層面清晰可見。首先是鴿子的舒適飛速大大影響了牠們的比賽速度,其次是每羽鴿子的舒適飛速是先天遺傳的──這顯然無法改變,而像訓練、鴿子健康、食物和鴿舍環境等管理方面卻是可以改變的。因此,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鴿子(和鴿族)在某個速度時能飛得好,而當速度較快或較慢時就飛不好。
一般比賽讓人困惑的是,一羽鴿子晚歸可能是各種原因造成的。這羽晚歸的鴿子可能跟著一或兩羽舍伴一起回來,但造成這幾羽鴿子晚歸的原因又可能不同。因此,這解釋了為什麼有些晚歸的鴿子歸返時依然顯得生龍活虎(可能是舒適飛速較慢的長距離鴿),有些卻疲累不堪(路上可能有停下來喝水和休息過),有些則完全“飛偏了”(可能牠們並沒脫群,多飛了100公里或更長的距離)。但是,這三種鴿子卻同時一起飛回來!有些鴿子歸返的方向顯得不同,這經常解釋出牠們何以會晚歸的原因。當龍頭鴿表現失常時,鴿友如果反省交鴿時牠們是否已準備好去比賽,比賽策略有否缺失,或許可以找到一些失敗的原因。賽季結束時,也就是鴿友汰除的時刻,但我們首先必須要瞭解鴿子飛不好的原因才行。不過,這再次證明保持好鴿子的成績紀錄,以供檢討的重要性。
育種決定了每一羽鴿子非生理(精神)和生理的特質。比賽的生理特質是肌肉品質、翅膀構造、每秒拍翅的次數、體型、眼睛特性和對訓練的反應等。雖然非生理特質是鴿子獲勝的必要條件,不過生理和非生理這兩個特質絕對是互助互依。精神上,鴿子必須具有不屈不撓的意志,而生理條件必須足以支撐這個精神意志。一羽鴿子可能具備不屈不撓的毅力,不過要是牠的生理條件不夠的話,失敗就避免不了,特別是長距離鴿。
一般文章並未提及鴿子每秒拍翅的次數,但我相信它對比賽非常重要,而且它可能是解釋長距離鴿和短距離鴿之所以不同的關鍵原因,未來我們可以針對它做探討。下一篇文章我們會針對決定鴿子的舒適飛速的育種做探討,也就是說,我們將討論各式比賽所需的鴿子類型,以及所涉及的管理因素等等。對於理想的鴿子的外型標準和牠們的照顧方法,每個鴿友都有不同的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