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赛鸽育种

2009-07-21 10:41:46

  谈到有关信鸽配对技巧的问题,实在是见仁见智,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实际上,遗传是个非常奥妙的学问,很难琢磨,也非有公式可循,所以懂得遗传理论者,比较容易领悟出一种所谓的第六感配起对来,成功几率就会比较高。   有关配对的技巧,是否存在一种准则呢?个人认为配对的技巧只能说是一种基本的原理,而没有绝对的准则,比如冠军雄配上冠军雌,就一定能配出冠军么?答案是否定的,并没有绝对的成功率。   在比利时有一位鸽友,对鸽友优劣的判断方法,是用双手抓住鸽子的腰部,此时鸽子如果翘高尾羽,表明它腰部缺乏力量,也就没有速度和耐力。是因为龙骨和趾骨的空间太大,而这种缺陷,也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他在配对时,习惯用双手抓住鸽子的腰部,把那些尾羽下垂的鸽子留下来做种。   美国还有一位赛鸽强豪,他在配对时,重视眼睛的构造,他认为,赛鸽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适合晴天的“好天鸽”,另一种是适合恶劣天气的“坏天鸽”,而这两类鸽子的区别就在于眼睛的构造。“好天鸽”,眼睛的底砂必定细窄,眼砂的色彩比较淡,眼砂的立体感也比较浅。“坏天鸽”,眼睛的底砂必定宽畅,眼砂的色彩较浓,眼砂富有立体感。   不过真正说起来,通过外表来判定一羽鸽子的好与坏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鸽子除了力学上的构造,以及运动学上的构造外,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定向力和归巢欲。   力学上,体构上,运动上的构造,我们似乎可以由鸽子的外表,也就是双翼构造,尾巴构造,骨骼构造等条件来判断,但是鸽子的定向判断力及归巢欲,并没有正确判定的准绳。   一羽鸽子的聪明与愚钝,除了观察眼神动作之外,就要靠真实的血统了,所以说“鸽子是靠一滴血而飞的”。梦想飞出好成绩,优良的血统非常重要。 (个人浅议,如有不妥,敬请谅解。)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