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归巢鸽复放短程为何会迷失?

2005-12-11 23:47:45

  远程归巢鸽复放短程为何会迷失?                                     陈文斌 有一次在鸽会曾听鸽友忿忿地说:“真不知我那只鸽子是什么鸽子,去年都放过1500公里了,今年再放一次200公里却’拜拜’了,太恼人了!”再一次听鸽友说:“我那放1000公里的鸽子报到后,从鸽会放出,竟然不懂得回家,你说怪不怪?。”又有一次在网上聊天时,我说起此类的事,网友也深有感触地说:“这事不希奇啊,我的一羽放过2000公里的,在当地放彩鸽时也一去不复还了。”几次听到这类说不希奇又是希奇的事时,我总是觉得不可思议,或觉得会不会是他们在编织一串鸽坛的奇闻异事,来诱人视听,以博个好玩。直到我有过一样的亲身经历后,我才对此类事引起了注意。 今年我将一羽去年曾放过千公里但归巢速度慢的鸽子,连同秋季比赛的鸽子一起训放30多公里,打算今年再给它一次上千公里表现的机会。当天,在正常归巢时间内十几羽秋赛鸽全部归来,偏偏就是那一羽放过千公里的,一直等到天黑了还不见影子。这下我可被怔住了,不由地有点伤感,心想:现在大多数地区都难得进行一次千公里比赛,自已在当地等了三年才碰上一次,才留住一只千公里的归巢鸽(尽管在别人眼里这是不值钱货,但敝帚自珍),就这么在30多公里线上阵亡?我不信,第二天一早就到鸽棚,但扫遍棚里的所有的鸽子,还是不见影子。幸好在9点多时,从空中慢悠悠地飘下一只鸽子,我一看喜出望外:啊,正是它,回来了!而它却不急不慢地在棚外又张望又剔毛,玩了一会才进棚。我在心里骂了一句:“坏家伙,去旅游啊,让人急得-----” 当我平静下来之后,细心分析这羽千公里归巢鸽为何复放30多公里时,竟会比其它十几只第一次训放的秋赛鸽归来慢得多呢?按常理说,这30多公里是同一方向的30多公里,轻车熟路,它飞过好几回了,就是闭着眼也能快速飞回的。为了解开我心中的谜团或说进一步证实我心中还不很成熟的推断。大概家飞十几天后,我又将它送上450公里的训放。结果它却能在当天下午正常归巢时间内顺利归来。这一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在操作上犯了操之过急的错误。因为这羽鸽子在训放30多公里之前是一直关在种鸽棚中,还作育了几只雏鸽,放出种鸽棚后又正值它处在换毛时节,所以体力有所不支。由此,我想到以上所谈到几种远程归巢鸽复放短程会迷失的原因,可以肯定地说不可能是鸽子本身会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它的定向的能力。也就是说,已放过远程的鸽从其本身的能力上看,是肯定能在短程上归来的。而会迷失在短程上,是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就主观方面说,是指鸽主的对鸽子的观察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操作方式上的失误。如本人对自己那一羽千公里复放30多公里之前,就没有做过细心的观察和分析,没有慎重考虑到它当时的状态,而急于训放,而险些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交了一次不必要交的学费。这是我个人的例子,以上所说的几羽远程归巢鸽复放短而丢失,可能会有类似的情况,也可能会有其它方面的主观上的原因,这是要对自己鸽子的不同状态作出不同的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鸽子的状态是复杂多样的,不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从客观上来看,鸽子丢失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或是路上遇到鹰隼一类天敌的攻击,或是公母鸽正处于发情期,或是因风向不对而随大群鸽一起飞错方向,而进入它没有能力归巢的区域,或是遇到太阳黑子爆炸,或是遇到网鸽的,此外还有等等许多目前人们还解不开的意外事故。总之,我认为造成客观上的丢失的原因,这是天有不测之风云,这是我们养鸽者主观上无法把握的,这也就是鸽友中流行的一句话“运气不佳,奈何奈何?”但从主观上看,作为养鸽者是要对自己爱鸽负责。要做到负责,就要平时多观察,而观察分析判断正确与否,这是一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学问。这又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不断地去总结,才能渐趋完美。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