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子消毒的误区

2009-11-17 20:35:15

养鸽子在消毒上有些误区。     误区之一:没有发生疫病不用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最基本的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饲养信鸽过程中,尽管有时没有发生疫病,但如果不消毒、净化鸽舍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大量繁殖,越积越多,一旦条件成熟,就会暴发疫病流行。因此,消毒是防治鸽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养鸽消毒主要针对三个方面:鸽舍内(带鸽)消毒、用具消毒和饮水消毒。鸽舍环境和用具每周应消毒一次,饮水始终要消毒或保证清洁卫生。   误区之二:消毒剂的气味越浓,消毒效果越好   消毒效果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消毒剂气味浓度,而是看它的杀菌、杀毒的能力。有许多好的消毒剂,如双季胺盐类、复合碘类消毒剂是没有什么气味的,相反有些气味浓的消毒剂,存在着消毒盲区,而且气味过浓对鸽子呼吸道也有一定的伤害,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误区之三: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   细菌、病毒对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对消毒剂也同样有可能产生耐药性,因此最好用几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交叉使用。   误区之四:消过毒就不会再发病   虽然经过消毒,并不一定将所有的病原体全部杀死了,这与选用消毒剂种类和消毒质量有关。有许多消毒剂存在消毒盲区,况且许多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昆虫、老鼠等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即使再严密的消毒措施也很难以切断所有传播途径。因此,除了进行严密的消毒措施外,还要结合养鸽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