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秘密
2005-11-22 8:22:37
比利时的布里考克斯医师拥有着辉煌的成功经历,由此鸽友们都普遍认为他在成功的背后隐藏着特别的秘密。人们如此认定的原因在于“针剂”,作为医生,他完全知道这些针剂对于赛鸽发挥的神奇效果。如果这位冠军不使用某些神奇药物,又如何能合理解释他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经历呢? 的确,如今鸽界为了取得成功,有些人不得以而使用强效药物来克服赛鸽的身体极限。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明显会大大缩短赛鸽的竞翔生涯。布里考克斯医师的鸽舍却绝非如此,他家的赛鸽的参赛年限普遍都为4—5年。布里考克斯医师直言所有这些关于神药的传言纯粹是鸽友们妄力口臆断。不要让幼鸽参赛 其实,赛鸽界多的是昙花一现的明星赛鸽,原因就在于此。布里考克斯医师自有一套方法,至少与药物作用相同,但又不会毁灭赛鸽的前程。那么是什么方法呢? 简而言之就是: (1)不要让幼鸽参赛。 (2)按照自然制训练一岁鸽,空距逐步增至200—250公里。绝不要采用鳏居制赛一岁鸽。 (3)赛鸽的竟翔生涯自两岁时逐步展开,起初参加少量比赛,空距增至600公里为止。它们真正的竟翔生涯开始于三岁,通常可持续到七岁。这样,总计可以参加五年比赛。 布里考克斯医师曾说过,作为医生他认为赛鸽自身的抵抗力相当强,以至于从三岁起偶尔才会受到致病菌的感染。他甚至注意到,某些寄生虫,如毛;商虫,随着鸽龄的增长,赛鸽受其感染的次数也在减少。 布里考克斯医师认为一岁鸽在鳏居制下耗费了精力,这会有碍于其身体在成长期内的发育。鸽子一岁时,其竟翔生涯极易被缩短。他说:“在我家鸽舍,我甚至不考虑一岁鸽的名次问题,因为我认为它们在250公里以内的短程飞行只能算作训练。只有满三岁时,赛鸽才应该真正开始它们的竟翔生涯。假如赛鸽在成长期未经历赛事之苦,届时体态丰腴、出自优良品系的它几乎不会令人失望,因赛鸽到两岁时才算长大。” 选鸽秘芨 谈到拣选赛鸽,如果布里考克斯医师没有独门秘笈,他就不会成为现在的他了。虽然他用于长距离赛的赛鸽相当少,并且不赛幼鸽,而按自然制训练一岁鸽,但是常言道,赛鸽笼(比赛)是鉴别赛鸽100%可靠的方法。 要想建立一间赛鸽舍,舍内仅保留优秀的长距离赛鸽。布里考克斯医师对此有两张王牌来协助完成任务。首先,他让赛鸽在成长阶段养精蓄锐,三岁前不耗费精力,这样就能减少犯错的机会。其次,布里考克斯医师有一套自创的“养鸽技巧”。他知道赛鸽应该拥有怎样的体格,对此他极少出错,因为他卓越的赛绩已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布里考克斯医师用双手拣选赛鸽时遵循的是什么样的原则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在布里考克斯医师看来,长距离赛鸽的特征归根结底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赛鸽体形应呈梨形一一身体前面阔,骨架坚硬。这个梨形应从上身向尾部逐步变窄,但应具有整体’性,没有缺陷。这就是说赛鸽的尾巴应该和身体“焊接”在一起。赛鸽的羽毛宜柔软,能促进空气透过。翅膀宜十分灵活,就好像只是用一根线缝合在身体上。不过,翅膀应较厚实,大小和赛鸽的身体相称。赛鸽应认真凝视事物,观察力敏锐。至于剩余的事宜,就由赛鸽笼(鸽赛)来验证吧。 布里考克斯医师的鸽舍很“神奇”,栖息在内的每只赛鸽都有出色的发挥。他一共有三间鸽舍,一间实施自然翔制,一间安置幼鸽,另一间安置鳏居鸽。从房屋中间有专用的楼梯直通鸽舍,几间鸽舍就位于民居的顶上。 布里考克斯品系 此外,还应提一下名闻遐迩的布里考克斯品系。 布里考克斯医师品系的秘密在于他的养鸽技巧。他的品系基于以下诸品系:赫里昂(Herion)、比克曼(B e e c k m d n)、卡不利尔(Carlier)、巴克莱恩(Baclene)、卢梭(ROUSSedU),以及法国的保尔·西翁(PaulSion)。 然而,布里考克斯医师认为要想比赛成功,就必须有“专长”——擅长于距离赛、中足巨离赛或是短程赛。 其实,成功并没有秘密,但是,回首思索布里考克斯医师的故事,还是能从中发现一些秘密_道理人人都懂,但不是人人都愿意这么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