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的治疗
2005-11-23 16:15:48
当鸽友遇到某种信鸽疾病如:雏鸽发育迟缓、甚至猝死,雌鸽产下黑蛋、鸽子持续腹泻等等时竭尽全力仍无法解决问题,不得不承认失败,重头来过。几乎没有什么事能比这更令人沮丧的。如今,出现在鸽友面前的困难实在不少。要想彻底治愈一种疾病,就必须依赖于一些必要条件。首先,你需要进行完善而又全面的诊断。因此,我们不仅要去咨询相关的兽医,如有必要,更还需进行实验室检验。多数情况下,通过检验可以查出其他感染。这些“继发性”感染是临床诊断的重头戏如:各种感冒伴有毛滴虫症和细菌性感染(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副伤寒伴有葡萄球菌与沙门氏菌感染;腺病毒感染伴有大肠杆菌感染……凡此种种。由此可见,全面诊断是相当重要的。许多人认为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副粘病毒等)对疾病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继发性感染的细菌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记。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在治疗阶段,对于大多数病毒我们依然无药可治。因此,我们不得不去消灭这些继发性感染的细菌,这样就能依靠鸽体内资源(白血球、抗体等)有效对抗病毒。为了有效消灭这些细菌,我们必须知道哪些药物效果最佳。通常我们会选用正确的培养基,在培养皿内进行细菌培养,取几张小号吸墨纸,让纸张渗入几种不同的抗生素后放入培养皿。几小时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哪种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繁殖,然后就使用该种抗生素。可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摒弃此种方法,而随意选一种药应付了事,而且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实即使你知道哪种药物最适用,在使用时也要谨慎,千万别以为任何病症都能在几天内治愈,有些疾病可能尽快治愈,而有些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所以,如果治疗副伤寒病时,仅饲服几天抗生素后就草草了事,那么鸽子很快就会旧病复发。沙门氏菌是一种耐药性较强的菌种。要想将患鸽迅速治愈不太可能,最多我们可以看到鸽子经过治疗能康复几周,但其性器官、肠壁和肝脏内依然存在感染。一旦治疗停止,沙门氏菌又会再度活跃起来。如果咨询兽医,他肯定会强调治疗必须持续一个周期,接着再接受检验以确定细菌彻底灭除,还要看是否有必要接种疫苗。我知道这是一个艰难、复杂且费用昂贵的过程。但是,你必须知道你该怎样做。否则,你只有宰杀数羽病鸽直至鸽群中无症状为止。此种方法对于副粘病毒而言,是可能做到的。尽管该病属顽症,传播性广,但致死性不强。但换作是副伤寒,一旦症状露面就宰杀鸽子的做法是徒劳的。病鸽通常为“健康的病毒携带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其粪便中可查出病毒,甚至在其精子和卵子中也可查出病毒。此外,感冒和慢性球虫病也是这个道理,只是病因有所不同。当然,对于球虫病你必须认真医治,就和医治毛滴虫症一样,在疗程结束后,你应该选用效果好,气味不浓的消毒剂给鸽舍消毒在天气炎热时更是要消灭球虫卯和其他寄生虫卵。在一些环境好,干燥,通风足,采光充分的鸽舍内鸽子不太容易患上感冒和球虫病,因为良好鸽舍环境激发了鸽子的生命力,同时抑制了鸽病菌的繁衍。